• 4

美國總統拜登新冠病毒檢測陽性(拜登打了4劑疫苗)

有沒有打針都染疫風險!

打了有副作用!?就像押寶,打四劑押四次,染不染疫也算押寶。
有打四劑押五次 ,沒打押1次。

下下下吃小賠大
當初最有權力最怕死的一、二類搶打第三、四劑了嗎?
拜登再度確診了

川普沒疫苗的時代 吃藥 好用多了!

可惜一堆藥不能用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herblee

川普使用的REGN-COV2並非口服藥物,是兩種單株抗體。REGN10933採自痊癒患者的B細胞,經單株化產出抗體;另一REGN10987注射新冠病毒棘蛋白到帶人類基因的轉殖小鼠身上,再篩出抗體。

2022-08-01 12:31
nikon_user wrote:
我這樣說好了:為了這個強盜於是家裡提早聘請保全來因應(激活T細胞),所以,突破性感染(病毒帶靜電)可早一步被待在家裡且早以就辨識出是強盜的保全所收拾,這就是疫苗主動性防護,這部分沒問題。

若比喻聘請保全? 保全外聘常駐在人體? "保全(疫苗)並沒有常駐
(疫苗)已被 APC細胞吞噬再分解為較小單位的"胜肽"了
並非是外來的保全 (疫苗) 去清除病毒(強盜)
而是自己身體製做出來的 "抗體", 而 T細胞 是早存在自己體內 , 是活化後才能殺毒 , 都是自己身上的 , 比較難比喻為"外聘"
只是送進來"病毒模型" , 人體就自己做出防盜門鎖, 自己記住病毒並毒殺

nikon_user wrote:
但問題出在於:
1.疫苗主動防護,一樣有人打了三針染疫當天死亡,當然按慣例就是因為有慢性病,或歸屬於機率。

並不是 "疫苗"在擋病毒, "疫苗"甚至是"仿製"的病毒 , 和病毒長相一模一樣
如果 "疫苗"仿製"得不像病毒 , 和病毒長相不一樣, 我們的免疫系統又如何能認得出來?

病毒會有的毒害 , 也會發生於疫苗
前面解釋過病毒受體為 ACE2 , 病毒會嵌合ACE2 , 模擬病毒的"疫苗"當然也嵌合ACE2
這樣就阻礙了ACE2"拮抗血壓"

已有心血管慢性病 , 又再加上不能"拮抗血壓" ? 當然就造成問題

nikon_user wrote:
2.家裡進駐保全,請問是否要付薪要提供住處(身體增加負擔)?而且,保全在家中活動,難道,家俱不會有所損耗,這些都是對身體負面的部分,不是嗎?

沒有付薪, 沒有提供住處 , 是身體自學 "防禦"的演練
免疫系統都不是外來,不是外聘保全, "疫遞免疫" 和 "細胞免疫"都是身體已經有的
只是需要被啟動
打疫苗時 和 真的病毒入侵時 , 都是外來的異物蛋白,免疫系統啟動, 動員武裝起來的程序是一樣的
中間都有Interleukin 和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炎性細胞激素因子加入
會有發炎的反應
所以前面才解釋為事先演練 ,而演習和真的作戰同樣有殺傷性的炮火
差別在於"疫苗"無法像"病毒"複製增生出完整的"病毒"顆粒 , 侵入破壞下一個細胞
"假想敵"只是模擬扮演紅軍 , 不是真的入侵

nikon_user wrote:
3.既然出在鑰匙的問題(帶電病毒,非新冠獨有),為何不針對這部分去加強門禁甚至於改變,例如:加裝號碼鎖、卡片感應式、指紋或人臉辨識...等等。

帶電以『靜電吸附』感染是新冠病毒所獨有
前面舉例過 SARS 沒有, 嵌合的骨幹病毒RaTG13沒有,嵌合的 S蛋白編碼最相似的MP789 也沒有

免疫系統 是 身體一出生就有的 ,來自於遺傳 , 功能是固定的 , 變不出來
加強門禁 ? 人體不是像機器能"換零件"就換 , 說加裝就加?
在人體繼有固定的機制上 , 人體就是以液遞出去的"抗體"綑綁病毒, 現在的情況卻是綁住病毒了, 病毒照樣帶電吸附黏上去感染 ?
可以想像我們的身體像個巨大的城堡 , 有數萬個能侵入的"門戶" , "抗體"溶於我們的體液,循環全身(巡邏繞行整個城堡)去嵌合病毒防禦 , 現在因為病毒逃脫抗體嵌合, 就要改裝換新全身的門戶(加裝鐵窗)? 很難 ?
人體如何改變? ←這種"改變體質"的事只存在"商業廣告"當中 ?

這些受體"門戶" , 是跨膜蛋白 ,各有個的功能 , ACE2 有固定於門戶上, 也有游離進入循環
,有各種功能,現在封死通氣窗 ? 改變拉門的功能? 除了現實上"對人體改裝"辦不到 , 生理功能會大亂
加裝號碼鎖 很難 ? 那是在人體既有的ACE2受體上加裝 ? 那是改人體結構 →生化人
卡片感應式 , 我們是要防就是這種病毒被改的黏附方式 , 不是改成更容易感染

nikon_user wrote:
4.沒施打疫苗,屬被動性,但請留意,新冠並非是百分百致命,自體被動防護,雖不比主動防護快,但多數人都來的及消滅,疫苗要大家都打,道理何在?

疫苗主動防護?沒施打疫苗被動性防疫?
這看不大懂 ?
並不是疫苗進入體,疫苗就主動跑去攻擊病毒 ?
沒打疫苗就不是主動 ? 是被動 ??? 自體被動防護 ?
自體被動防護,雖不比主動防護快,但多數人都來的及消滅, ?
來不及吧 !
SARS-2抗體生成需要時間 , 這個病毒產生抗體IgG是 10 -21 天 , 達到足夠抗體力價要接近20天

但是這個SARS-2病毒的潛伏期 5.3 天, 症狀持續 5.8天
早在抗體生成之前 , 已經發病轉肺炎了
病毒跑得速度(紅線)比抗體IgM(綠)及 IgG(藍)生成的速度來得快 , 如果沒打疫苗(您所稱之被動防護?), 免疫系統根本尚未啟動,何來『被動防護』? 是根本沒有防護
T細胞沒有活化?沒有啟動?是如何『被動防護』?

新冠並非是百分百致命? 是因為早就有"交叉保護" 抗體 及免疫記憶
有"新冠"當然有"舊冠" , 這早就有的"交叉保護" 抗體 及免疫記憶來自於"舊冠"
大多數人在4歲之前, 都得過症狀類似感冒的其它人類HCoV-229E, -OC43, -NL63, HKU1這些冠狀病毒
因為彼此是親戚病毒 , 所以有類似的蛋白
免疫記憶了"舊冠" , 就能認出 "新冠" , 在"新冠"入侵時狙殺
這和免疫記憶了"新冠疫苗" , 在"新冠病毒"入侵時認出 "新冠" 加以狙殺 道理是一樣的

nikon_user wrote:
5.還是那句老話:好的歸屬在有打疫苗,出事算是機率,這是百分百的信仰,信仰不同就會造成沒有交集,最後淪為口水之爭。

信仰 ?
這是數千年來人類付出了許多生命,所累積得到的寶貴經驗教訓
疫苗 ?
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五世(Ramesses V.),他的木乃伊在皮膚留下痘瘢的痕跡,是被發現最早曾得過天花的紀錄。
古早的人並不了解人體免疫運作的道理,只知道「曾罹患天花者,不會再次染上天花」,於是讓其感染上輕微的天花 ,就不會再次染上天花 , 成為預防療法

最早出現的天花預防法為接種(「人痘接種術」)。根據梵語文獻記載,古印度早於公元前1,000年採用了這個方法。接種者吸入已被磨成粉末的治癒未死者的痂皮,或使用沾有這些皮痂的利器刮破皮膚。
中國則最早於公元10世紀(北宋時期)開始採用接種法;晉代葛洪在《肘後救卒方》(又稱《肘後備急方》或《肘後方》,共8卷70篇)中記載有關天花(又稱痘疹),當時稱之為「虜瘡」。
唐朝「醫聖」孫思邈為預防瘡癤,曾將生瘡病人的血和膿汁,用刀具接種到健康人的皮膚下。

清·朱純嘏編撰的《痘疹定論》, 記載了宋真宗宰相王旦請來峨眉山神醫,為其子王素成功種痘,有效預防了天花的歷史。王素健康地活到67歲去世。
朱純嘏奉命為滿清貴族子弟種痘,他成為第一個為皇室種痘的太醫院御醫
同時期的清人張琰《種痘新書》記載明朝安徽甯國的種痘術。經張琰之手種痘的人數就高達八、九千人,其中也有二、三十人免疫失敗不治。
因為這仍有相當的危險, 因為根本不知道此"痂皮"屬於為天花強毒或弱毒株?也不知道乾燥的痂皮是否已經減毒成功。
只知成功接種的人可建立持久的免疫力,因患上天花而死的機會亦會降低;若失敗,接種者會染上天花,並可能散播病毒。並未成為一種可靠的療法

18 世紀的英格蘭,開始有了「曾罹患牛痘者,不會染上天花」的鄉野傳說,牛痘對比人類天花是相對症狀輕微。愛德華.簡納(Edward Jenner)醫師也觀察到擠牛奶的女工不會染上嚴重的天花。因此假設擠奶女工從牛痘(一種類似於天花的疾病,但毒性要小得多)感染 的水泡中的膿液可以保護他們免受天花的侵害。
簡納在《天花疫苗的原因和影響的調查》一文說: 馬在馴化狀態下經常患上一種疾病。馬蹄鐵匠稱它為油脂。它是腳後跟的炎症和腫脹,由此產生的物質具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特性,似乎能夠在人體中產生疾病(在它經歷了我現在要談到的改變之後),它具有與天花如此相似,我認為它很可能是這種疾病的根源。

(顯然當時簡納根本不知道那是牛的痘病毒,他當時的假設為:最初的傳染源是馬的一種疾病,稱為“ "the grease"油脂”,由農場工人傳染給牛,轉化為牛痘? 其實油脂腳跟是一種由細菌引起的皮膚炎)

不以傳統危險的由天花患者身上取得痂皮的「人痘接種術」,簡納改為由採牛奶女工「牛痘接種術」。1796年5月14號,他在伯克利村找了Sarah Nelmes莎拉·妮爾姆思的一名擠奶女工人,採集了她感染自一頭名叫 Blossom 的母牛的牛痘,所產生之瘡痘病灶濃汁,並在簡納園丁的兒子,一名八歲男孩詹姆斯·菲普斯(James Phipps)的手臂劃出小傷口,讓他感染此種症狀輕微的牛痘。男孩康復後,在7月1號愛德華·詹納再次對他植入天花病毒,這次男孩沒有天花發病。
1798 年,簡納 發表了 23 名接種牛痘,其後能免疫天花的報告。 這牛痘相對於人痘(天花)毒力降低,且能引發對天花病毒的交叉免疫保護。自此,人類首次有了安全對抗天花的武器。 1840 年,英國政府禁止使用人痘病毒來誘導免疫 - 並免費提供使用牛痘的疫苗接種

由西元前1000年印度梵語文獻到1798年 , 花了2000多年的時間才在臨床上能實用, 而且當時還不了解其中的原理機制是"減低病毒毒力"及"交叉免疫保護" 。
對病毒加以減毒再注射,是直到 巴斯德Louis Pasteur 的狂犬病疫苗, 將染了病毒的兔子脊髓掛在洛氏瓶(Roux Bottle)的瓶子中,讓其乾燥,至少放12天後,當脊髓內的病毒弱化時,取出注射到健康的狗身上,連續12天,每天都注射比前一天毒性還要強一些的病毒。 讓狗不斷接觸越來越強的病毒攻毒 , 終至能完全免疫 。

但是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減毒疫苗所治療的患者,仍然有人感染了狂犬病,巴斯德為此也遺憾自己沒有改良好,沒有完成疫苗開發。

1885 年的7月6日,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的實驗室來了一對不速之客:一位憂心忡忡的母親帶著一個九歲的小男孩。她的小孩前天被發病的狂犬咬傷,她聽說大名鼎鼎的巴斯德正在研究狂犬病疫苗,因此特地從鄉下坐火車來巴黎請巴斯德救她小孩一命。

巴斯德陷入天人交戰,因為他只是化學家與微生物學家,並沒有醫生執照,依法不得有醫療行為,更何況他剛研發出來的狂犬病疫苗只用狗做過實驗,如今若直接施打於人身上,萬一將來追究起來,肯定罪加一等。

望著這個母親絕望中的懇求眼神,巴斯德決定放手一搏。男孩痊癒後,果然並未發作狂犬病,一個月後另一位接受疫苗注射的少年也證明有效,消息傳開後,各國傷患紛紛前來求診,巴斯德成了世界英雄,他雖然不是最先發明疫苗的人(英國簡納醫師),卻是第一位清楚指出疫苗製造原理的人,也因此啟發後來的科學家研製出更多疫苗,挽救了無數人。

為了感念巴斯德的偉大貢獻,除了法國政府,多個國家也都紛紛捐助響應巴斯德成立研究中心的願望。1888 年 11 月,「巴斯德研究所」落成時,他已因中風無法言語,只能由兒子代為宣讀致詞。1895 年,巴斯德過世後即葬於巴斯德研究院地下室的禮拜堂內,墓碑上刻著他嚥氣前的最後遺言:「我已經盡了本分。」

後來Fermi和 Semple 引入了疫苗製備的重大改進,他們使用苯酚部分或完全滅活病毒。1913 年開始,使用完全苯酚滅活的死毒狂犬病疫苗。

疫苗沒有100% , 是群體中大多數人免疫就達標了,且疫苗的演進是踏在前人失敗的經驗上不斷改進

nikon_user wrote:
但現實就是要一劑接著一劑打,而且加強劑現在下放至50歲,所以才向您請教還要打幾劑才能終止?還有,各家藥廠的疫苗,當初一上市就有明確宣告要持續打滿三劑嗎?甚至有宣告第四針加強?

打幾劑 傳統上就是 使用 "抗体效價" Titer
「中和抗體效價」的評估,是比較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的能力,此抗體能辨認出特定病毒、與之結合而阻止病毒侵入細胞的抗體。
先加熱去除血清內補體,階梯式稀釋血清,
在不同稀釋倍數的血清中,加入固定濃度的冠狀病毒, 然後加入 Vero E6 細胞中;對照組為染疫康復者的加入到 Vero E6 細胞中培養;觀察細胞死亡狀態(CPE現象)評估抗體中和病毒的能力。
就能知道‘最大稀釋倍數’為多少

知道打一次疫苗能產生多少抗體?
第二次補強疫苗能產生多少抗體?
第三次補強疫苗注射又能產生多少抗體?
這樣的抗體濃度,加入培養能讓病毒養不出來,就能決定,是打二劑就夠了,還是要第三劑。

但是這個病毒能「靜電吸附」,抗體擋不住,是靠T細胞在感染之後才清除掉病毒。是T細胞在清除,所以無法依據抗體「力價/效價/滴度」評估打二劑還是三劑
在機場檢疫就發現,打四劑照樣突破性感染。

然而,評估T細胞毒殺病毒的能力困難得多,雖然依照過去的經驗,針對冠狀病毒的抗體無法持久,約100天就會下降,但是T細胞記憶能維持數年。
但是,每個人的T細胞動員能力也都不同,即某人打兩劑就無症狀或輕症,是無法拿這樣的結果有效,來評估另外一個人
因爲抗體無法完全中和病毒,都是靠T細胞清除
但是‘清除’是靠很多不同種類和不同功能的T細胞,經由記憶-協調-毒殺,分工的團隊合作。
複雜而難以評估
所以打第三劑的目的,也還是在刺激T細胞
並不能拿,會產生多少抗體來評估
所以很難評估打幾劑,只能以事後結果論

nikon_user wrote:
這段話說明疫苗無能為力之處,事實上有不少打三劑本身沒有慢性疾病,染疫死亡的案例。再次回歸:新冠不是百分百致命,如果一開始都沒打疫苗,死亡也是少數。

疫苗本非100%
以新加坡的數據,年齡80+未注射疫苗44%,需供氧氣 注射疫苗降到12%。ICU未注射1%死亡, 完整注射疫苗者則降到0.1-0.2%, 補強第三劑則更低到0.01-0.05%,也避免醫療崩潰

因為 60 歲以上的老人 , T細胞老化, 打第三劑是補強抗體力價 , 這樣病毒都有抗體可以看守 , 就不會嵌上人類細胞, 也是喚起 T細胞的記憶拿的都是實事來做提醒:

nikon_user wrote:
淡水魚放生海水會死是常識,帶頭那法師是建中畢業,放生信徒百人,卻做出這種事;麥可傑克森被醫生用藥所害死。
大師對疫苗的副作用只看眼前,卻積極投入宣導,只看正面(其實功效就是有限),卻完全不去平衡看看那些反對打疫苗醫師的論點,大師不是神,是否正在犯類似這種"低級錯誤"而不自知。


nikon_user wrote:
拜登的對照組,理所當然就是川普。

其實他們使用同樣的方法 , 都是"免疫" 清除病毒 , 而不是藥物
拜登 打過疫苗 , 抗體雖然綑綁了病毒被以"靜電吸附"逃脫 , 所以進入體內被驗到陽性 , 但最終被T細胞清除
川普使用的REGN-COV2並非口服藥物,是兩種單株抗體。
REGN10933採自痊癒患者的B細胞,經單株化產出抗體;另一REGN10987注射新冠病毒棘蛋白到帶人類基因的轉殖小鼠身上,再篩出抗體。
差別只是"實驗室"做出的抗體, 不是自身產生的抗體

nikon_user wrote:
這點無法證明是疫苗的功效。打過一劑被毒死的,打第二劑被毒死的,所以那些打第三劑生存者,可以說是體質相對最強的,沒經過疫苗汰除的未打者,是最弱的,因為,持續打疫苗早已先汰除一些不合格者,況且還有那些不是馬上死,不歸屬在疫苗致死者。

這樣還無法證明 ? 當時紐約和倫敦沒有疫苗時塞爆醫院的窘況 ? 都忘了

nikon_user wrote:
先說在前面:人不是統一規範工廠生產的單一產品且保存在相同條件的環境裡,簡單的說:人的個體、生存環境,存在各種不同的變數,所以,只要提供任何嚴重失真的統計,個人視為宣傳與廣告,恕不回應。

疫苗不是100% , 同樣的疫苗, 免疫反應高低都不同
同樣的課本和教材 ,教出不同的學生
herblee wrote:
而是自己身體製做出來的 "抗體", 而 T細胞 是早存在自己體內 , 是活化後才能殺毒 , 都是自己身上的 , 比較難比喻為"外聘"(恕刪)

因為難以比喻,但目的是在問:大量活化後的 T細胞對身體不會有所負擔?後遺症?


herblee wrote:
新冠並非是百分百致命? 是因為早就有"交叉保護" 抗體 及免疫記憶
有"新冠"當然有"舊冠" , 這早就有的"交叉保護" 抗體 及免疫記憶來自於"舊冠"
大多數人在4歲之前, 都得過症狀類似感冒的其它人類HCoV-229E, -OC43, -NL63, HKU1這些冠狀病毒
因為彼此是親戚病毒 , 所以有類似的蛋白
免疫記憶了"舊冠" , 就能認出 "新冠" , 在"新冠"入侵時狙殺
這和免疫記憶了"新冠疫苗" , 在"新冠病毒"入侵時認出 "新冠" 加以狙殺 道理是一樣的(恕刪)


重點在這段,這是以台灣人的本土的實際狀況,既然,有這些根據,那可否依此推算出台灣如果沒有打疫苗的狀態下的死亡率與重症率嗎?


herblee wrote:
打疫苗時 和 真的病毒入侵時 , 都是外來的異物蛋白,免疫系統啟動, 動員武裝起來的程序是一樣的
中間都有Interleukin 和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炎性細胞激素因子加入會有發炎的反應(恕刪)

herblee wrote:
並不能拿,會產生多少抗體來評估
所以很難評估打幾劑,只能以事後結果論


只好持續打疫苗持續發炎?很難評估打幾劑,但要大家跟風打好打滿,然後接受被疫苗毒死或打殘?
連打幾針到位都沒法講,憑甚麼要我聽您的?

herblee wrote:
信仰 ?
這是數千年來人類付出了許多生命,所累積得到的寶貴經驗教訓
(恕刪)

這裡單指新冠疫苗。
如果未達藥廠當初宣示效力與規範 ,經後來一再加強,然後穿鑿附會護航的行為。例如:當初號稱防染疫、破功後改為防重症、防死亡,前面都破功後,改為"降低"感染、降低重症、降低死亡..等。

herblee wrote:
其實他們使用同樣的方法 , 都是"免疫" 清除病毒 , 而不是藥物
拜登 打過疫苗 , 抗體雖然綑綁了病毒被以"靜電吸附"逃脫 , 所以進入體內被驗到陽性 , 但最終被T細胞清除
川普使用的REGN-COV2並非口服藥物,是兩種單株抗體。
REGN10933採自痊癒患者的B細胞,經單株化產出抗體;另一REGN10987注射新冠病毒棘蛋白到帶人類基因的轉殖小鼠身上,再篩出抗體。
差別只是"實驗室"做出的抗體, 不是自身產生的抗體


所以這兩個老人一樣存活,川普省了可能被疫苗打死打殘的風險以及已知未知的疫苗後遺症?另外,拜登沒接受任何醫療用藥,完全靠自己復原?

herblee wrote:
這樣還無法證明 ? 當時紐約和倫敦沒有疫苗時塞爆醫院的窘況 ? 都忘了

您也別忘了前面所提到的:大多數人都有"交叉保護" 抗體 及免疫記憶。要歸功於是有打疫苗的功效,無法認同。

herblee wrote:
疫苗不是100% , 同樣的疫苗, 免疫反應高低都不同
同樣的課本和教材 ,教出不同的學生(恕刪)

疫苗百分百在汰弱留強。

以上如有失禮之處請包涵。
herblee

對於疫苗和人體免疫的認識,是幾百年來學術不斷通過實驗的驗證,所累積出來的, 很遺憾這些都比不上鄉野傳說來得有說服力

2022-08-03 22:12
nikon_user

對EUA疫苗保持懷疑之心沒有錯。正方有可能隱瞞缺點而誇大優點,反方有可能誇大缺點低估優點,所以,拿兩方說法平衡之。更何況目前是遵照大師所給的論述方向所衍生出的懷疑,何來鄉野傳說?莫非已無法自圓其說?

2022-08-04 9:25
herblee wrote:
若比喻聘請保全? 保(恕刪)


打0%的時候 萬人感染 10人死亡

打80%的時候400萬人感染7000人死亡

別用深奧的學術來混淆視聽了!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herblee

這是假設疫苗保護力為100%的錯誤, 而且對於不同樣本未納入取樣權重,以為是是線性關係?

2022-08-03 21:49
herblee wrote:
疫苗要一劑接一劑?

來(感染),但是事先已經拿到"強盜開門進來的鑰匙"(疫苗) ,當然知道拿這把鑰匙進來的就是個"強盜"而不是客人。 而且T細胞認出的是強盜拆解後的五官特徵,很難像"抗體"一般被逃脫 , (恕刪)

你最好再確定一下,是不是確診之後才能產生T細胞記憶?

確診了,有打疫苗的叫「突破性感染」!

台灣打的新冠疫苗是偽造的蛋白質,只能產生表面抗體,並不像麻疹、天花、水痘疫苗是活性減毒疫苗可產生「核心抗體」。

所以,你落落長寫一堆,還扯到T細胞記憶全都互相矛盾!

能有T細胞記憶的,搞不好只有大陸的科興/國藥非活性或死菌疫苗。
ria.ru dzen.ru 瀏覽器全頁翻譯沒被歐美改編的俄文吧!
herblee

這樣說只證明, 不知道何謂 antigen presentation 抗原呈遞, 而且液遞免疫和細胞免疫不分? 而且不知道SARS2的S蛋白三聚體多變, 有up和down二種構象, 完全不知所云

2022-08-03 21:4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