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ro5 wrote:首例!長榮機師打2劑(恕刪) 1. 觀念可能有誤,疫苗只是降低感染率與死亡率,不是免疫,況且,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才染疫的(僅假設)2. 要說偏的話,真要拉,還不如不要吃,反正都要拉
降低重症跟死亡率,就像小孩打了水痘疫苗一樣有機率長水痘,但是症狀非常輕微。但是這時候沒打疫苗的人就要注意打過疫苗的人了,因為他們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感染後依然會傳染給其他人,沒打疫苗的就比較危險。群體免疫已經不存在了,只能偏向共存。
kun429 wrote:你長這麼大有看過哪個醫生做的醫療行為跟你保證百分百的....lol 對岸來的是不是對岸的才有百分百因為漏網的消息不會讓你知道. 對岸的反而不會這樣想因為滅活疫苗的有效性*打一開始就不及 AZ跟 mRNA技術的兩支疫苗但防中、重症、死亡則仍非常有效所以對岸衛教上一開始的文宣就是以此 (防重症死亡) 為主。* 疫苗三期實驗評估有效性時的受感染定義是包含極輕、輕中重症、甚至死亡的。反過來看看第一批 AZ還沒到之前的媒體文章反而可以發現當時各媒體評判疫苗價值是以有效性當標的的(尤其是要打低滅活疫苗的時候)所以有效性相對低落又已知有血栓風險的 AZ在一開始也很受詬病。這個風向的後續翻轉是在 Delta出現後了。畢竟他老兄就是殺翻一眾疫苗,很多實驗數據顯示打沒打對受感染差別就是不大。 但防中重症差異還是很大。所以不打不行, 風向不轉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