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台灣又「輸出」新冠肺炎! 日本驗出3人陽性、法國1人!

執手相看淚眼 wrote:
鑒於日前菲律賓檢出多名自我國入境陽性個案,為釐清該國檢驗陽性率偏高真實性,經外交部取得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通知,9月間自我國返回菲律賓檢出陽性22名外籍移工,經該國研判確診後,依規定進行14天集中檢疫,並於檢疫結束前進行第二次採檢,全數結果皆為陰性。


謝謝
菲律賓 證明 台灣沒有武漢肺炎
我最近從大陸工作地返台灣休假完又回大陸上班
在台灣做了0次檢驗
在大陸強制做了5次核酸(每周一次)外加一次抗原抗體檢驗
哪一個政府防治比較用心?
高下立判
執手相看淚眼 wrote:
https://udn(恕刪)


結果相信大家都知道...

匡列者全採陰性。
不排除於日本、法國境內出關時感染




台灣本土依然0確診,HIGH一波!!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sugerbaby0621 wrote:
我最近從大陸工作地返(恕刪)


你這樣沒有台灣價值,小心會被貼上親中賣台的帽子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sugerbaby0621 wrote:
我最近從大陸工作地返(恕刪)


那是因為台灣信心滿滿,台灣價值滿滿
大陸沒有這些......
這個黨一直高舉正面
寫著"防疫有成"的扛磅
但這扛磅的背面卻寫著
自欺欺人四個字...
一堆常識不足的,這些人核酸檢驗全為陰性就代表抗原檢驗是偽陽性了,還說是什麼「輸出」。
執手相看淚眼 wrote:
https://udn(恕刪)


PCR 檢驗到 陽性 , 根本不代表 "有感染能力" 或是 抓到 活病毒 ?只抓到核酸 !
驗到的是 死病毒 , 病毒碎片,還是沒感染力的活病毒?
目前對於 病毒的診斷
(1) 把病毒在活體細胞培養出來 , 再透過CPE , 或 HA , 電子顯微鏡 ,做出初步判斷
(2) 針對 病毒蛋白鞘envelope 的表面抗原 (S蛋白M蛋白)
例如 IFA , Immunochromatography , ELISA , 找出 特異性抗原屬於那一種病毒
(3)針對 人體所產生相對於病毒抗原 的 抗體 , 測 IgM IgG
例如 CF ,ELISA , NT ,HI , Mac-ELISA (IgM補捉Elisa)
(4)病毒分子生物診斷 (找核酸 )
如 核酸雜交探針 Hybridization probe , PCR

為什麼 能隨便下標 什麼 "輸出病毒"?
PCR 只是還原 病毒某一片斷的核酸排列
驗到有 『 某一片斷的核酸序列 』 符合某一種病毒
請先了解 PCR 是如何做出來的

不是完全建立在誤解之上 , 拿對病毒的錯誤認知要求要普篩 ?

基本常識
(1)COVID19(SARS-2病毒) 的潛伏期大約是5.2天。
(2)感染後,前期症狀發作大約會持續5.8天。
(3)感染力估計在臨床症狀出現前2~3天就開始了,症狀出現之前的感染力最強,但在7天內會下降。
(4)5天內追查接觸者,會發現許多新感染者,但超過5天後追查接觸者,發現出現的機率很小。
台灣由發病病患去追蹤他周邊的相關接觸者 。 追蹤過1818名相關接觸者 , 接觸者當中有22人被傳染, 全都是在5天之內被傳染。 台灣的病例當中, 5天後造成感染的病例數 是 0 人
超過 5天之後接觸 ,......造成感染的病例數 是 0 人
再綜合國外的報告 , 「無症狀者」第一次採檢陽性結果的十天後,幾乎就沒有任何傳染力。
中國寧波疾控中心研究顯示,平均每個有症狀確診病人可傳播3個病人(R0=3),平均每個無症狀感染者可傳播則不到1個病人(R0<1)。

偽陽性一定會發生 , PCR 需要有 primer 引子
偵對病毒RNA 不同的 位置 , 是要 檢測病毒基因組的兩個不同區域的ORF1b和核蛋白基因 或是 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基因? 有不同的primer引子

不同的 primer 引子, 敏感度及 專一性 都不同 , 不同的引子可能出現 一陰一陽 ?
是不是要重做或是 檢測病毒基因組的不同區域 。
如果 有其它親戚冠狀病毒 , 或是相似片斷的RNA , 也有可能被還原放大呈現 偽陽性 , 還要試不同 primer 引子 。
如果 Ct值很接近 , 還要再重做一次
再篩或改做血清抗體 ? 甚或要做病毒培養, 觀察 CPE ?要不要有人疫調 ? 有人抽血 ? 有人檢驗 ? 有人看報告研判 ? 有沒有動用醫療資源 ?
如果要增加數量 ? 不只是 機器 ,人力, 試劑 而已, 還要 P2+以上的實驗室
所放大的, 絕對不是表面上看到

這個病毒 是搭 直達車 , 在上呼吸道不停留直達肺部, 所以檢體(鼻咽拭紙) 中發病初期 的病毒數量低,PCR可能會低估 , 造成偽陰性
Real Time PCR 可以定量沒有錯 , 但是 ,如果 咽喉採樣時 ,沒有採到足夠的病毒顆粒,或是檢體中所含病毒經過RNA萃取損耗變少了 、cDNA反轉錄效率影響後最終可以真正進入qPCR中的病毒核酸copy數已經低於偵測極限,都會造成偽陰性 。

以(案486)來說明 ,60多歲本國籍男性,長期於菲律賓工作(前次自台灣出境時間為2020年1月),8月12日返台。
指揮中心表示,個案妻子於8月2日出現發燒症狀,曾於菲律賓當地就醫採檢,結果為陰性,後與妻子於8月12日返台。個案入境時無症狀,於機場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檢疫,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於8月14日及15日反覆出現發燒情形,15日由檢疫所安排就醫採檢,於18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
個案太太入境時主動通報曾有發燒症狀,由機場檢疫人員評估後送至醫院隔離,經X光診斷有肺炎情形,分別於8月12日、13日及14日採檢,結果均為陰性。
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 , 就算是陰性還是反覆採檢了很多次 ? 陰性就放心了嗎? 沒有
和您們 想像的相反 , X光診斷有肺炎 , 有 發燒症狀 仍然是陰性
感染初期常常驗不到 , 但是傳染性反而最強
感染後期常常驗到 , 但是傳染性減弱不強 , 就算超過一個月還會被驗到PCR陽性

之前所謂 13例 , 是真的造成傳染嗎 ?????
(1)X 6月 23日 : 日本女學生的 Ct 值是 37.38 , 之後7/18血清抗體檢驗為陰性 , 在台接觸者213名檢驗皆陰性 。
(2)X 7月25日 : 男移工赴泰國, 2020年7月21日返抵泰國,在曼谷隔離,22日出現腹瀉症狀,但無呼吸道症狀、無發燒、無嗅味覺異常,25日確診。8月3日 二採 , 泰方檢驗為 『未確定』
返泰之女友檢驗為陰性 , 在台匡列接觸者253名檢驗皆陰性 。
(3)X8月1日:一名20多歲、5月初來台工作的比利時籍工程師,7月底出境前自費檢測新冠肺炎時確診(Ct33)。該名男子在3月中旬於比利時檢疫時即曾喪失嗅味覺,但無其他明顯症狀,在當地就醫2次未被確診。5月3日入境來台工作,7月29日因欲出境返國,至醫院自費採檢,於1日確診(Ct33),但其血中抗體IgM陰性,IgG強烈陽性,表示非近期之感染 。個案迄今皆無症狀。只有換氣功能出現變化,但沒有出現肺部浸潤現象,肺部病毒應該已存在三個月以上,接觸者採檢470人血清抗體及核酸檢驗都是陰性,研判是入境台灣前感染比較高。
(4))X 8月5日 :一名30多歲的日本籍男性工程師,來台一個半月後,返回日本後被驗出陽性。該名男子在6月15日來台,入境後至29日進行居家檢疫,6月30日起於北部某公司工作。8月1日返回日本,於當地機場入境時經檢驗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
其中8名接觸者已離境無須採檢外,其餘72名接觸者截至目前已採檢71人(1人待採檢),核酸檢驗39人陰性、32人檢驗中,血清抗體檢驗33人陰性。經層層疫調、採檢及專家評估後宣布結案 。

(5)X 8月6日 中年女赴香港 居家檢疫逃逸 暫判為港本土病例
第5例:一名54歲的香港女性6月20日才從其他國家返台,7月27日又飛往香港,雖經採檢為陰性,竟不顧居家檢疫規定趴趴走,甚至想搭機再返台,在機場被攔截後,女子二度採檢竟確診。該案由於在居家檢疫期間曾逃離檢疫處所,被香港暫判定為本土病例。

(6)8月17日 男赴馬來西亞
第6例:馬來西亞通報一名自台灣返回馬來西亞後確診之大馬籍男性,二月即入境台灣待到八月初,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不排除他在台灣被感染。(待確認當中)

(7)X 8月18日 男移工赴越南 後證實在越被居家檢疫者感染
第7例:45歲、男性移工患者為8月7日自台灣搭機前往越南後,被發現確診。該名男子於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入境越南後進行集中檢疫,當地檢疫場所為3人一間且共餐,與個案同住之另2人,分別為自美國及日本返國之越籍人士,2人皆於8月12日出現不適症狀並確診,該名男子則於8月15日起出現喉嚨痛、發燒、腹痛症狀,17日再度採檢,並檢出陽性。
不過,18日傍晚指揮中心收到越南通知,該個案應是被從日本返回越南、一同居家檢疫的兩名確診個案所感染,因此,不算為「台灣輸出病毒」案例。

(8)1名中國籍旅客在台灣探親,8月14日自台灣出發,當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集中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症狀。指揮中心已接獲該名個案在台友人主動聯繫,並初步掌握個案相關資訊,將進一步與陸方確認個案詳細資料後,進行國內之疫情調查、接觸者匡列等防治作為。(待確認當中)

(9)一名寮國籍30多歲男性,今年2月15日來台,於北部就學,8月10日在台灣自費採檢,結果為陰性,8月11日出境至韓國等待轉機,8月12日入境寮國並進行採檢,8月13日檢驗結果為陽性。(待確認當中)

(10)今年8月15日該七旬婦人入境上海。入境上海當天採檢為陰性,入住防疫旅館檢疫,20日出現喉嚨痛症狀,22日採檢陽性,23日確診入住隔離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匡列其在台期間的33位接觸者,其中14名親友核酸檢測皆為陰性,也會進行血清抗體檢測,研判其於台灣或上海感染機率各半,仍希望透過接觸者檢測,釐清感染途徑。(待確認當中)

(11)X本月18日出現得自台灣,該個案在上海期間(15日至19日)天天都採檢,竟只有在17日是陽性,其他天數都是陰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21日就已解除隔離,但是否為偽陽性,中方沒有進一步說明。

(12)8月19日回菲律賓的菲律賓籍女工程師 , 接觸者不論核酸檢驗(PCR)、血清抗體均為陰性,均排除感染可能性,但仍須等疫調完畢,經專家評估後才會宣布是否結案。(待確認當中)

(13)X 上海市29日新增一名來自台灣的確診病例,為中華民國籍人士,27日抵達上海,在集中隔離期間確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 。此案為20餘歲台灣人,長住美國,8月4日入境台灣。在台灣結束檢疫後沒多久就到上海,個案的Ct值高於35,且抗體IgM、IgG都是陽性,研判在美已感染。

被其他國家篩出??
PCR 檢驗到 陽性 , 根本不代表 "有感染能力" 或是 抓到 活病毒 ?

這PCR 並不是把檢體在活體細胞培養出來 , 再透過電子顯微鏡 , 確定看到整個 "冠狀病毒" ? 病患檢體中真得有冠狀病毒在這裏 , 並不是 !
PCR 陽性 是驗到 "檢體"當中有『 某一片斷的核酸序列
只抓到核酸 !

驗到的是 死病毒 , 病毒碎片,還是活病毒?
這片斷的核酸在放大35輪之前 , 比對出和 COVID19(SARS Cov-2)這個病毒的 鹼基排列 , 發現符合 。
PCR 檢驗到 陽性 , 根本不代表 "有感染能力" 或是 抓到 活病毒 ?只抓到核酸 !
請看這一篇文獻報告
Duration of infectiousness and correlation with RT-PCR cycle threshold values in cases of COVID-19, England, January to May 2020 separator
這篇報告除了測 檢體的 Ct值 , 也同時培養病毒 , 看病毒能不能在活的細胞內複製(造成CPE)
RT-PCR循環閾值(Ct)值與可否培養病毒密切相關。
用臨床檢體樣本接種Vero E6細胞,並在37°C,5%CO 2下孵育。每天檢查細胞的細胞病變CPE效應,直至14天
發現
所有藍色的點是能培養出病毒的, 全部都分佈於發病之前14天(發病前→發病時感染力最強)到發病後的13天之內


(1)Ct> 35的樣本中培養病毒的可能性降至8%

所以標準才訂為 Ct值35
(2)發病後10天降至6%

發病 13天之後的樣本 , 就再也養不出病毒了

所以 檢疫期才訂為 14天
否則 就算是 30天之後 , 仍然能驗到 PCR為陽性
因為不知道 有偽陽性 ? 不知道有不同的引子primer? 不知道 Ct 值各國不同 ? 不知道PCR只抓到核酸?
就會被不知所以然的人當成 "輸出病毒"???

https://www.ecdc.europa.eu/en/covid-19/latest-evidence/transmission
歐盟衛生部綜合數篇報告的整理
Viral shedding 病毒排毒
Detection of viral RNA by PCR does not equate with infectivity, unless infectious virus particles have been confirmed through virus isolation and cultured from the particular samples.
由 PCR 測到 病毒的RNA , 並不代表有感染力 , 除非 透過 細胞培養分離並養 出病毒

Viral subgenomic RNA (sgRNA) provides evidence of replicative intermediates of SARS-CoV-2 and has been shown to correlate moderately well with infectious virus in culture.
病毒次基因組 RNA (subgenomic RNA) 就是一項證據
病毒除了也會轉錄本身的 RNA , 也會轉錄出一系列較小片段的次基因體信使核糖核酸(subgenomic mRNA)。這些sgRNA也會利用細胞的蛋白質合成系統,做出病毒結構所需的棘(S蛋白)、膜、套膜和核鞘蛋白。
來自香港的一項研究(包括輕度COVID-19病例)在症狀發作到之後的8天, 都能檢測到sgRNA(能做出 Spike protein棘蛋白)為陽性 , Spike protein棘蛋白能嵌合到人類ACE2受體 。相反,可以在幾週之後 ,通過RT-PCR能檢測到病毒RNA ,但是卻驗不到 次基因體信使核糖核酸(subgenomic RNA)sgRNA 。


因為病毒 RNA 進入細胞質中,首先將 genomic RNA 轉譯出 RNA-dependent RNA 聚合酶及一些與病毒 RNA 合成有關的蛋白,形成之聚合酶便以 genomic RNA 為模版製造負股 RNA 。
負股 RNA 便可複製出genomic RNA 及轉錄出一組(約 5-7 個)具有相同 3’ 端 subgenomic mRNA(nested set of subgenomic mRNA),其在 5’ 端也都有相同的 leader sequence,此種不連續轉錄方式(discontinuous transcription mechanism)也是冠狀病毒的一大特性。
多數 subgenomic mRNA 僅在最接近 5’端的開放讀碼區基因會被轉譯為蛋白質(M、N、E、S 蛋白等)。

檢測到sgRNA(能做出 Spike protein棘蛋白) , 表示能夠合成出能嵌合人類細胞的Spike protein棘蛋白 。
只驗到 病毒的核酸 RNA , 卻沒有驗到 次基因體信使核糖核酸(subgenomic RNA)sgRNA , 是沒有辦法做出Spike protein棘蛋白 , 沒有Spike protein棘蛋白 要如何嵌合到人類細胞 ?

以為 PCR 陽性就代表有感染力 ? 以為這叫做輸出病毒 ? 是很大的誤解?
herblee wrote:
以為 PCR 陽性就代表有感染力 ? 以為這叫做輸出病毒 ? 是很大的誤解?


版主被醫生或專業打臉
醫生或專業說得好
PCR驗新冠肺炎準確率是世界公認最高的
高達95%
其他抗原抗體測試法準確度不到70%
重點是台灣已輸出50例新冠肺炎患者到世界各國
政府還不趕快出台應對措施
這就有問題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