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kon wrote:
中國 ICU 10 張這個數字
其實只是前兩個月某個官方人士(衛健委?)的隨口一句話
“近十張”
其他網上可以找到的 2019,2020 的數字
都是ICU 3.x 而已
ICU 每十萬人近十張的說法是對岸12/9號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12月9日新闻发布会"新聞稿。
相對於防疫政策大轉彎前一個月的新聞稿11/12"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11月12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中間曾回答提問的每十萬人ICU病床,不到4張。
這兩份都是正式的官方文件,以老共的調性,基本正式發布文件上閒聊亂寫的機率甚低,因為出包的話有人要負責。
一個月間增加了150%,是不是很離譜呢?如果回頭看台灣的醫療儲備,相對於疫情前我國全境的ICU病床數大約是7000床逐年微量增加 (政府公開資訊可以在衛福部網站查詢到)。但是衛福部因應Covid-19,緊急提升ICU病床,下令各醫院進行改裝與床位拓增以一般床位4%為目標,目前單就供新冠專用ICU床位數量就有保有近7000床,與人口比例大約是十萬分之3。即使如此,台灣依然有醫界批評,徒有床位硬體數字變成3倍,卻無相應醫護人力配置因應的弊端。
各位可以看看對岸12/9號新聞稿,除了公布床位數字,也提到了醫療資源配置,ICU床位/ICU醫師/專責護士比例約略是1:1:2,甚至可轉換備援醫/護人力幾乎加倍的安排,代表床位還有翻倍空間。可見對岸疾控單位在防疫政策大轉彎後執行單位跟著動作的速度也很迅速。疾控人員公布詳細儲備數字,自然有在亂局中藉公關宣傳穩定人心的意圖。
ICU病床是特殊病床的一種,改裝與增加床位有一定彈性但須搭配設備與醫護人力,所以存在擴張限制。但是短期床數加倍甚至加2倍並不是很困難的事,至於常態的需求,要看醫療能量的使用率,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ICU病床的營運成本很高,過度空床閒置只會增加整體醫療成本而少益於病患福利。
如果以ICU作為新冠重症治療的最後防線,除了帳面數字外,更重要的是區域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就對岸而言可能是個更棘手的問題。至於ICU需求夠不夠,要看後續疫情發展,台灣與對岸的策略規劃並不相同,因此因應的物資與能量準備不太能直接比較。對岸的疾控單位表現,整體來說操演步伐可謂穩健,有值得參考也有需作為我們警惕的地方。
可以理解,反中仇中者照三餐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謾罵嘲笑對岸的機會。不過統計數字的使用,很容易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誤甚至被人為誘導,濫用多了連帶的也失去客觀理解能力。主觀的說,作為體制的競爭者,我們希望對岸的共產黨都是一幫蠢蛋大老粗,但如果人家不是呢?不由得令人擔心我們台灣的前途,反而可能毀在島內這些蠢蛋的手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