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美國輝瑞首席執行官接種4劑BNT且再次確診!最大的可能:歐美藥廠數據造假+歐美政府官商勾結

wonderzero2 wrote:
你先回答我94.6%(恕刪)




我只知道現實是狂打BNT跟默德納的美國疫情
~~~~~~~~~~~世界最嚴重~~~~~~~~~~~~
台灣也濫到排名第四,那個說氣質打敗病毒的人勒??
喔~跑去選台北市市長啦?

拜登老是說疫情結束,好笑的是入白宮的記者要附上當天PCR檢測陰性才能進去
force2012 wrote:
我只知道現實是狂打BNT跟默德納的美國疫情
~~~~~~~~~~~世界最嚴重~~~~~~~~~~~~
台灣也濫到排名第四,那個說氣質打敗病毒的人勒??
喔~跑去選台北市市長啦?

拜登老是說疫情結束,好笑的是入白宮的記者要附上當天PCR檢測陰性才能進去

covid-19 7日平均確診數 ? 這是一個完全無意義的數字
因為, 您引用的這個數字"單一確診數"?,只有子數, 完全沒有母數 ?不知道這樣能說明什麼 ?
美國是 5萬多人 ,你說嚴重 ? 美國人卻說不嚴重 , 因為今年1月10日是單日143萬人確診
143萬對比5萬 ? 能說嚴重嗎 ?
您看了美國的感染曲線嗎 ? 趨勢是往下還是往上 ?


拿"確診數 "出來說? 這是拿上一個世紀 "傳統病毒"的概念? 套用在一個帶電會黏的"新冠病毒" ?
這個病毒不是傳統病毒, 它的S蛋白帶正電荷 , 能逃脫抗體 綑綁
造成了"突破性感染"
液遞免疫, 釋放到細胞外液的『抗體』會被逃脫 , 當然病毒能一次又一次侵入到細胞內 ,所以病毒一定會突破人體阻絕境外的抗體, 一定會跑進來 , 造成感染數目一定會很高

感染數很高4萬多人, 但是 死亡數沒有波動
連自然感染過後都會再次二度感染 ?
患者接觸過完整的全部病毒蛋白 , 康復之後仍然無法防止再一次感染
會感染 , 是的, 病毒會進來, 靠抗體是擋不住的!
但是, 感染後會怎樣 ?
感染數很高4萬多人, 但是 死亡數沒有波動, 這樣的數據顯示是病毒感染後, 在台灣是99.56%被T細胞近身肉膊殲滅清除掉, 中間必然會經歷感染發燒的這段過程


過去感染了舊冠病毒 NL63 , OC43 時, 你自己會知道嗎? 只知道自己不大舒服,過幾天好了,還以為自己得的是流感?
您會探究 多少人感染 NL63 , OC43 嗎 ? 說感染數很高 ?
上面這個"確診數"? 大部份都是無症狀或輕症 , 包括輝瑞首席執行長 , 拜登總統都是 , 無症狀或輕症完全不必去醫院 , 您說嚴重?

狂打BNT跟默德納 ? 並沒有 ! 美國疫苗施打率很低 , 打一劑只有80.1% , 二劑只有68.3% , 第三劑只有33%?

您人在台灣嗎 ? 台灣生活完全如常 , 不知道台灣那裏濫 ?
您這是關心疫情? 請不要扯 Politics
force2012

covid-19 7日平均確診數,這表是CDC美化過的,實際上更嚴重,你眼睛業障重看不清楚就算了吧

2022-09-28 12:55
herblee wrote:
covid-19 7(恕刪)

台灣Omicron死亡率是日本6~14倍
還有還在鬼扯台灣死亡數低喔~
而且現在感染有更多黑數,你相信CDC數字??
低端疫苗當初不也吹得好棒棒~
現在封存30年

住在台灣就不要被洗腦~
herblee

0.159%死亡率怎麼會是日本6-14倍?該文件的保存年限是30年,說成封存30年? 您這些說法的依據在那裏?

2022-09-28 15:41
niaba

感染有更多黑數,那死亡率會更低,這點你沒想到吧!

2022-09-28 15:55
force2012 wrote:我只知道現實是狂打BNT跟默德納的美國疫情
~~~~~~~~~~~世界最嚴重~~~~~~~~~~~~
台灣也濫到排名第四,那個說氣質打敗病毒的人勒??
喔~跑去選台北市市長啦?

拜登老是說疫情結束,好笑的是入白宮的記者要附上當天PCR檢測陰性才能進去
...(恕刪)

所以 BNT跟默德納 疫苗到底有沒有效。

美國疫情嚴重 故推的 疫苗 沒有效嗎?

之前美國流行BA1,現在流行BA5
問 美國打的疫苗 是BA?or 原始?

如果疫苗沒有效,那疫苗保護力到底是多少呢?


低於50% 我們說疫苗沒有效,請問當疫情非常嚴重時要不要打無效的疫苗
(不打請比照 SARS 台灣死亡率,打 請按現在累積因 打疫苗死亡率)
force2012 wrote:
台灣Omicron死亡率是日本6~14倍
還有還在鬼扯台灣死亡數低喔~你查去殯儀館每月火化數量看看
最近五年平均值,現在根本是暴增
而且現在感染有更多黑數,你相信CDC數字??
低端疫苗當初不也吹得好棒棒~
現在封存30年

住在台灣就不要被洗腦~

台灣死亡率高是有很多89十歲的長期臥床慢性病及癌症患者簽了不急救同意書
這些通通算確診死亡
wonderzero2 wrote:
所以 BNT跟默德納 疫苗到底有沒有效。



看圖就好
疫苗都有一定效力,但最重要還是染疫人口流動管制
看看感染爆量的國家都是躺平開放不管的

中國卻長期沒有上榜,因為動態清零相對安全
台灣CDC說要解禁,我們百姓沒辦法
但是口罩一定要帶、酒精一定要噴、公眾場所一定要閃、CDC鬼扯一定別聽
niaba wrote:
台灣死亡率高是有很多89...(恕刪)

你以為國外年長者就沒簽喔,那邊安樂死還合法耶
以前工作關係常跑醫院,我還沒見過不簽的
一般末期不簽根本是折磨,你沒去過安寧病房吧

日本大哥哥說妳台灣死亡率是十倍嘴回去啊
洗地也有技巧點吧
herblee

中國官媒新華社等媒體24日報導,有關單位抽查核酸檢測機構發現,位於河北石家莊市的實驗室隱匿沒上報一管20:1混管陽性樣本,導致9月21日當地爆發社區傳播。

2022-09-28 16:13
force2012 wrote:
台灣Omicron死亡率是日本6~14倍



啥? 數字那裏來的 6-14倍 ?
這是在玩弄 "峰值" 和 『谷值』? 玩弄數字
感染數增加 , 基數增加 , 死亡數就會增加
如圖 ,日本的感染/死亡曲線圖

在感染高峰時
如果計算日本在9月2日 是 130182人感染 , 350人死亡 , 死亡率為 0.002688 ←比台灣高
但是感染降下來以9月26日 43531 人感染 , 74人死亡 , 死亡率降為 0.0016999
和台灣差不多

但是, 如果在感染數目很少的低谷期
日本在7月8日 是 49927人感染 , 29人死亡 , 死亡率才會是為 0.00058
平均數 44475死亡數 / 2110萬感染 = 0.002107 , 是比台灣的平均數0.0017要高
這在玩什麼遊戲 ?
「下駟對上駟」 拿谷值對比峰值 ?
《孫子吳起列傳》【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
玩弄數字說成幾倍幾倍 ?
卻沒有說明這是拿"感染高峰期"的數字去對比 疫情退燒的"谷底期"數字 ?
《莊子·齊物篇》:“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將 朝三暮四 倒過來 的 朝四暮三 , 只可能騙倒猴子

force2012 wrote:
還有還在鬼扯台灣死亡數低喔~你查去殯儀館每月火化數量看看
最近五年平均值,現在根本是暴增
而且現在感染有更多黑數,你相信CDC數字??
低端疫苗當初不也吹得好棒棒~
現在封存30年
住在台灣就不要被洗腦~

又拿 五年平均值 出來騙人 ?
這個手法在英國就已經發生過了
英國國民健保署 特別出來說明
A doctor can certify the involvement of COVID-19 based on symptoms and clinical findings - a positive test result is not required.
醫生開死亡證書 , 要有證據 ,白紙黑字寫了based on symptoms and clinical findings,依據症狀和臨床發現
依據 英國國家統計局的說明 ,
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birthsdeathsandmarriages/deaths/bulletins/monthlymortalityanalysisenglandandwales/december2021#death-occurrences-in-december-2021-and-year-to-date
統計局還特別說明所謂5年平均值的標準是2015-2019
由於冠狀病毒 (COVID-19) 大流行對 2020 年登記的死亡人數的巨幅影響,會拉高整個平均數, 因此提供了 2015 年至 2019 年(而不是 2016 年至 2020 年)的五年平均值。
2015 年至 2019 年的平均值提供了數字的比較正常(非大流行)年份的預期死亡人數。

「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統計數字。」
— 19世紀英國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

建議您參考經濟學家桑妮・布勞(Sanne Blauw)的書《數字偏見 - 不再被操弄與誤導,洞悉偽科學的防彈思考》, 在這本書中她說了:數據從來都不是中立的。
布勞教授提供了一個檢視的方法:看到數字先請問自己6個問題。
Q1. 誰傳達這個數字訊息?
政治人物嗎?表達政策對誰有益?對其背後資助者有無助益?
謹慎留意數字,尋找額外的數字來源。
Q2. 會讓我有什麼感覺?
這數字左右你覺得快樂、憤怒或悲傷?請注意,不要毫無疑問地接納或拒絕。所以:
理解自己的感受,尋找不同觀點的資訊來源。
Q3. 這個數字是否有對照標準?做過標準化?
請注意這數字背後的主題是否是人為發明的概念?如GDP或智力測驗。測量數字時,測量者做出那些選擇?
請記得我們應該採用不同的方法,去測量一個相同的概念。
Q4. 數字如何被蒐集?
考慮蒐集數據的提問是否有誘導性?詢問的場境是否會影響回答者?被詢問者是否為特定族群?
倘若不是,請記得數計只能代表於研究的特定團體的意見。
Q5. 數字如何被分析?
1. 前後因果關係是否出於純粹偶然?
2. 是否還有其他影響相關因素存在?
3. 將因果關係顛倒推論之下, 其結果是否也成立?
Q6. 數字如何被呈現?
五種特別需要注意的類別:
1. 平均值:有沒有會拉高或拉低平均數的離峰值?
2. 精準數字:與常識不同,加總統計數據時常不會是百分百精準,若看到無比精準的數字反而要當心。
3. 排名:排名相連者通常差異不大,可能有邊際誤差。
4. 風險:看到「罹病機率提高OO%」類的數據,請留心原本的數據與百分比為何。
5. 圖表:注意做圖者有沒有為了效果,偷偷延長或壓縮X軸或Y軸。
herblee wrote:
啥? 數字那裏來的 6(恕刪)




網路一堆圖都幫你算好了
左邊台灣右邊日本,平均十萬死亡值也算好了
眼睛業障重是吧??
不相信日本說台灣死亡率高嗎??

那個跟小三出軌的人說還有人信喔~孩子都生出來了
連私德都管不好再秀文字遊戲~
這麼喜歡數據那就把高端三期結果公開啊~
3+11會議記錄公開啊~

陳時中說氣質可打敗病毒都可以騙台灣人一年了
herblee

又無限迴圈?沒看日期就是只到7月嗎? 7月就是日本疫情的谷底, 對比台灣就在高峰期! 日本到9月又升到高峰卻沒有拿數字出來對比?這又是拿 「下駟對上駟」?拿谷底值對比高峰值 ?

2022-09-28 16:55
force2012

喔~以前的爛帳就不算啦,這圖是打臉你CDC以前都在說謊啦,誰跟你說現在。難怪低端疫苗跟3+11都要封存不敢公開,一堆黑幕

2022-09-28 17:00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