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xin0702 wrote:第一有沒有實驗數據及(恕刪) 實驗數據到中國醫藥研究所的網站,或是影片也有說到沒記錯的話,去年九月就開始外銷,至今有50個國家;這些藥材都算便宜,有些台灣都有種植google搜尋清冠一號就有很多,包括新聞;不是沒資料,只因為它是中醫
自己的命,自己想過的未來 自己救吧 一堆整天在帶風向Omicron輕症 低死亡問題是就算是輕症被治癒後難道你能保證沒有後遺症嗎?如果有後遺症的話,你就不怕會影響你一輩子嗎?Omicron這病毒才剛出來很多併發症現在科學都還沒被發現政客 網軍 這時在帶風向是在卸責今天
中藥抗疫再傳捷報 玉屏風散改良茶飲有效防Omicron 兒少也有防疫茶其中一段: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帶領抗新冠科研團隊,包括中醫部主任黃升騰、副院長薛博仁、副院長黃高彬、何茂旺主任、王韋然博士等專家,以中藥經典成方「玉屏風散」為基礎,聚焦於貝母素、安石榴苷和聚合前花青素,對抑制及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發表研究成果,經細胞實驗證實可有效阻斷病毒與ACE2受體結合,降低7至8成以上的Omicron變種病毒感染率。減少感染率,也意味著可以降低後遺症。隨便google都有
有醫師提出Omicron重症的計算方式有問題喔,不曉得是故意的還不小心??但兩種都不該發生吧??【連結】指揮中心錯了? 潘建志 : 計算中重症比率方法有很大的漏洞潘建志認為,中重症比率應該是 96 / ( 26378 - 17473 ) = 96 / 8905 = 1.07 % = 0.99 % (中) 0.08 % (重)致死率 ( CFR-Case Fatality Rate ) 應該是 4 /(26378 -22920 ) = 4/3458 =0.12 % 才對。若以原先算法= 4/26378 =0.015 % 太少了啦不可能。輕症/無症狀應該是 98.93 %。潘建志認為,由於最近數暴增,分母大量灌水好幾確診倍,若不做調整,中重症和死亡比率會失真,對醫療量能的配置將出現重大誤差,政策制定也會誤判。重新計算後的數值比較可信,接近國外統計。在指數型上昇曲線裏,後面的數字占比很高,會造成很大的偏差。在計算幾百萬人染疫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wow-ouch wrote:潘建志認為,由於最近數暴增,分母大量灌水好幾確診倍,若不做調整,中重症和死亡比率會失真,對醫療量能的配置將出現重大誤差,政策制定也會誤判。重新計算後的數值比較可信,接近國外統計。在指數型上昇曲線裏,後面的數字占比很高,會造成很大的偏差。在計算幾百萬人染疫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真正恐怖的是病人占滿床位會發生的事.....老美最近其他疾病死亡升高了,想想原因?
AG-72 wrote:自己的命,自己想過的(恕刪) 所謂新冠痊癒的後遺症,目前還沒看到更詳細的資料和數據。最終結論都指向快把疫苗打滿打好。有後遺症的康復者,是否打過疫苗?打哪幾劑什麼牌子?原先是否有慢性病?這些詳情一概不知,但媒體一直傳聞有長新冠,連無症狀都可能腦霧。確定這不是藥廠的另類宣傳手法?既然有可用的中藥和老西藥,為何還一直強調打疫苗?去年七月指揮中心說過不再用瑞德西韋治重症,如今卻是所有中重症都不分青紅皂白投以瑞德西韋治療,美國現在還發eua,滿28天的新生兒也能用瑞德西韋。用藥應該是講求辨證論治,就連清冠一號也不該用在所有體質症狀各異的患者身上。誰知道用了瑞德西韋這個開發不久又被研究證實大有問題的新藥,將來會有什麼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