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超級重磅!法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病毒學家認為武漢肺炎來自武漢實驗室

IDF302 wrote:
美國給的技術,但是洩漏的是在武漢(恕刪)


前面大喇喇把那篇文章說成石正麗團隊的研究,結果那篇石正麗根本跑龍套

現在又改口是美國給的技術,病毒重組又不是什麼困難技術

Covid19的序列現在大家都可以得到,裡頭充滿隨機變異,人工出來的序列不會長那樣的
herblee

SARS-2變種雖多,但變異位點重覆,和蝙蝠冠毒RaTG13對比,兩者ORF1a、ORF1b有極高以及接近一半的RBD域同一性,SARS-2和RaTG13在β屬CoV中可以獨立再被分類為同一譜系

2025-02-11 21:08
herblee

儘管RaTG13與SARS-CoV-2同源,有96%相同,但是RBD區(S蛋白)與廣東穿山甲冠毒MP789最同源,懷疑RaTG13與Pangolin-CoV之間有嵌合重組事件。本來就不是完全人工編碼

2025-02-11 21:13
spartamimi wrote:
前面大喇喇把那篇文章(恕刪)

如果要人工製造的話應該會選擇雙鏈DNA病毒 穩定 變異性低
也可以預先製造解藥
RNA病毒太容易變異了
就算事先準備好解藥搞不好一下就因為其變異而失效
herblee

請看石正麗的論文,它在嵌合人類SARS+蝙蝠SHC014的S蛋白,製造出SHC014-MA15嵌合病毒時,就嘗試過以單株抗體及疫苗去中和該病毒,兩者皆失敗

2025-02-11 21:19
這個比較重,據《塔斯社》報導,美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指控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資助研發生物武器,暗指該機關與新冠肺炎病毒的出現有關,更直言國際開發署就是一個「犯罪組織」。
herblee

美國國際開發署曾資助過EcoHealth Alliance,此聯盟擔任掮客資助武漢病毒實驗室蝙蝠冠狀病毒研究,馬斯克因此將兩件事聯結,但時間序顯示,武漢病毒所己經做出來了卻隱匿不說,事後再向美國要錢

2025-02-11 21:22
IDF302 wrote:
武汉病毒学研究所的石正丽5年前的一篇与人合写的《一个类似SARS的蝙蝠冠状病毒群显示了人类出现的可能性》的论文扒出来了!

(编者按:原文为英语,本文所引用的关于石正丽论文的汉语资料,全部来自于百度翻译,英语论文刊登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medicine(自然医学)》的电子刊物上。原文链接为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m.3985?fbcldi=lwAROiTTfDIT-uxNFPtvQH-xFrF6QaF1hKE1Ey2TPrEi17XfFUIbpUIAosDc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9日 更正于2016年4月6日)

“Zhengli-Li Shi”,百度百科的翻译为“郑莉•施”“郑莉李诗”,正确翻译应为“石正丽”特此说明。

在论文中,赫然写着:“为了研究循环蝙蝠冠状病毒的出现可能性(即感染人类的可能性),我们构建了一种嵌合病毒”,并说“这种杂交病毒使我们能够评估这种新的棘突蛋白引起疾病的能力”;还说“在此基础上,我们合成了一株具有感染性的全长SHC014重组病毒,并证明了该病毒在体内外的复制能力”。

“嵌合病毒”、“杂交病毒”、“合成病毒”与“不依赖于其自然主干上其他必要的适应性突变”,这样的词汇和语言,一次次在她的论文中出现。

这篇论文的摘要中说:

她的意思是说,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蝙蝠的病毒蛋白和小老鼠的SARS病毒重组,得到的新病毒可以和人体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能很有效地感染人类的呼吸道细胞,毒性巨大,和当年SARS的传播速度一样。

也就是说,只要人为的把蝙蝠身上病毒改造一下,这个病毒马上就可以传染给人类了。

他们还发现,新病毒明显地损害了老鼠的肺部,所有疫苗都失去了作用!


這件事在五年前疫情大爆發時就知道了
Published: 09 November 2015
A SARS-like cluster of circulating bat coronaviruses shows potential for human emergence
Nature Medicine volume 21, pages1508–1513 (2015)

摘要

這裏我們研究了一種類似 SARS 的病毒 SHC014-CoV 的致病潛力
我們產生並特徵化了一種嵌合病毒,該病毒在小鼠馴化人類SARS-CoV骨幹病毒中表達蝙蝠冠狀病毒 SHC014 的刺突蛋白
無論單株抗體和疫苗方法均無法中和新型刺突蛋白並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其實 , 疫苗會無效 ! 在 COVID-19大爆發時 , 最早是英國倫敦聖喬治大學的腫瘤學教授達格利什(Angus Dalgleish) 和挪威病毒學家索倫森(Birger Sørensen), 在下面這篇文章就已經提出
The Evidence which Suggests that This Is No Naturally Evolved Virus
A Reconstructed Historical Aetiology of the SARS-CoV-2 Spike
Birger Sørensen, Angus Dalgleish & Andres Susrud
Immunor & St Georges University of London

他們發現 ,由Spike 三聚體中可以看出,大多數陽性帶電氨基酸位於Spike棘突蛋白附近或頂部,為受體結合域提供了一個pI=8.906,而 Cov-2 特定的 Cys538-Cys590 鹽橋salt bridge帶來了 526-560 的額外電荷(甚至更高的 pI=10.03)通過 Cys391-Cys525 到受體結合基序旁邊的位置(其中 ACE2受體位於)。
通過結構域的 Cys-Cys 橋接 (538-590) 直接進入 RBD 的核心(到大約位置 400)。 這個新的插入到 SARS-CoV-2 尖峰spike中的 Cys-Cys 屬性( 兩性離子Zwitterion,內鹽或偶極離子), 在 SARS-CoV-1病毒中並不存在。

這個病毒 會造成"突破性感染"的原因 , 根本就不是因為S蛋白變異 , 所以抗體無法中和予以綑綁 ?
而是這個病毒 帶電 能『靜電吸附』, 液遞出細胞外的抗體就算綑綁了S蛋白,照樣『靜電吸附』黏上來感染 ←抗體失效 , 沒有阻絕境外了
必然會發生感染發燒這一段過程 , 並沒有《打過疫苗就不會感染》, 並不會『 感染過一次就不會再次感染』?
而是侵入後啟動了"細胞免疫"近身肉膊後才清除掉"病毒"
傳統冠狀病毒以 "棘蛋白" 插入人體 ACE2受體 , 侵入造成感染
"抗體" 若能把 "棘蛋白" 綑綁 起來, 就能阻斷感染
然而,這個新冠病毒不同於舊冠 , 在S蛋白RBD區遠端帶有正電荷群, 能『靜電吸附』
這一群帶正電氨基酸 K444 R509 R346 , R355 K356 R357 R466 , 在Omicron不但沒有改變,還增加到9個位點帶正電, 和之前的Alpha,Delta一樣,完全能 "靜電吸附", 能以"氣溶膠"黏上來 , 而不需要"ACE2受體"嵌合,躲過抗體綑綁。

產生﹝S蛋白←抗體綑綁 ╳無法嵌入ACE2受體 ﹞防制病毒的模式

如圖 , 抗體(以IgG為例)呈 Y 字型 , Y字型的頂端Fab嵌合了,綁住了棘蛋白

如圖可見K444 R509 R346 , R355 K356 R357 R466(綠色) 這幾個帶正電荷位點, 根本不是在接合ACE2(紫色)的位置上, 而是位於遠端 , 就算抗體綁住了S蛋白去嵌合ACE2 ,這個遠端還能有"額外"的"靜電吸附"力,黏上帶負電荷的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醣HSPGs,與之結合,獨立於結合Spike棘蛋白ACE2受體的模式 ,利於 SARS-CoV-2 黏上人類細胞 , 以雙重結合模式去感染人類細胞。

造成"突破性感染"
用非技術性的語言來說 , 就像是 "象印熱水瓶" 的插頭 ,插頭是 平的 , 又沒有凸出來的兩根金屬頭(如同病毒的S蛋白) , 本來是進不了插座(如同人類h ACE2受體)的,是不會通電的(感染) , 偏偏 ,插頭(S蛋白)接近熱水瓶(人類ACE2受體)就自己吸附黏上去 ← 因為是 磁性插頭(靜電吸附)

嵌合病毒是 拿一種病毒為骨架 , 再裝上另一種病毒的 Spike 刺突蛋白
SARS-CoV-2 正是這種 兩種(或以上)的病毒嵌合在一起的 特徵 !
因為和蝙蝠冠毒RaTG13對比,兩者ORF1a、ORF1b有極高以及接近一半的RBD域同一性,SARS-2和RaTG13在β屬CoV中可以獨立再被分類為同一譜系
但是RBD區(S蛋白),與廣東穿山甲冠毒MP789 有 96.8% 和 SARS-2 的RBD區 最同源

可能以 蝙蝠 RaTG13為骨架 ,通過重組從MP789穿山甲CoV獲得了S蛋白受體結合域(RBD)的基本功能,並且高度保守。
研究人員發現時, 是搞不懂一頭霧水 , 一個在雲南蝙蝠冠狀病毒RaTG13? 是如何能和遠在千里之外?還不同種動物身上的冠毒-廣東的穿山甲MP789 雜交在一起? 還交換了基因 ?

這樣拿一種病毒S蛋白,置換在另一個載體病毒上的特徵, 不就是 符合
石正麗的博士生曾磊平博士论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的反向遺傳學系統的建立及ORFX功能研究」:
將選定的 12个S(即尖峰编码)基因,并将它们插入另一种冠状病毒WIV1得到的重組嵌合病毒

2015年石正麗 將SHC014帶到美國 ,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進行”增強功能實驗”。
其實是展示石博士的學生們早就做出來的東西給美國人看
他們操縱蝙蝠病毒創造了一種適應小鼠的新型嵌合病毒SHC014-MA15 , 能在人類上呼吸道細胞(2B4 Calu-3 - Chapel Hill 提供的細胞系)上增殖
發表於 Nature Medicine
這個 SHC014 也是SARS-2的 親戚病毒 , 只是親源關係 比 RaTG13 遠一些
iamnotapig

Lisa E Gralinski, jessica APlante, Rachel l Graham, Trevor Scobey, Xing Yi Ge, Eric F Donaldson,

2025-02-11 22:27
iamnotapig

Scott H Randell, AntonioLanzavecchia, Wayne A Marasco, Ralph S Baric 怎麼不去扒一扒這些學者,看看是不是他們製造的Covid19?

2025-02-11 22:28
伊龍馬已證實是usaid資助的武漢實驗室開發,德國也證實北溪是美國訓練烏克蘭炸的。可以改叫美國肺炎了。
iamnotapig wrote:
這篇論文石正麗之外的作者,難道都是武漢病毒研究所的?Vineet D Menachery, Boyd L Yount jr, Kari Debbink, Sudhakar Agnihothram
2025-02-11 22:26

iamnotapig
Lisa E Gralinski, jessica APlante, Rachel l Graham, Trevor Scobey, Xing Yi Ge, Eric F Donaldson,
2025-02-11 22:27

iamnotapig
Scott H Randell, AntonioLanzavecchia, Wayne A Marasco, Ralph S Baric 怎麼不去扒一扒這些學者,看看是不是他們製造的Covid19?


請看基因銀行 GenBank 的紀錄 , 石正麗發表 SCH014, 通報GenBank基因銀行 是2013年


早在2008年, 石正麗的學生Wuze Ren等人在病毒學期刊上, 成功展示了在蝙蝠 SARS 樣病毒和人類 SARS 病毒之間交換 RBD 的技術能力:“......
發現最小插入區(氨基酸 310 至 518)足以將 SL-CoV S 從非 ACE2 結合轉化為與人類 ACE2 結合,表明 SL-CoV S 與 SARS-CoV S 在很大程度上兼容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J Virol. 2008 Feb; 82(4): 1899–1907.
Difference in Receptor Usage betwee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Coronavirus and SARS-Like Coronavirus of Bat Origin▿
(Wuze Ren , 等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08 年)。
Wuze Ren,中文 : 任武澤,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2004~2007年指導的博士研究生,曾獲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優秀獎、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08年石正麗的博士生任武澤 , 成功展示了在蝙蝠 SARS 樣病毒和人類 SARS 病毒之間交換 RBD 的技術能力:“......

曾磊平2017年的博士论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的反向遺傳學系統的建立及ORFX功能研究」最顶尖;它利用了嵌合病毒构建技术,即一种 "复制粘贴"的方式。中国研究人员的目标之一是测试不同冠状病毒对几种类型的人类或动物细胞的感染性,而这取决于嫁接在同一病毒骨架上的「編碼基因」。


论文作者曾磊平写道:"为了估计类似SARS的蝙蝠冠状病毒对人类的潜在威胁,我们从不同的冠状病毒毒株中选择了12个S(即尖峰编码)基因,并将它们插入WIV1(另一种冠状病毒)的基因组框架中,作者说,"我们成功地获取了其中四个,分别将其命名为Rs4231、Rs4874、Rs7327和RsSHC014病毒株。"

成功地获取 RsSHC014病毒株 ?

石正麗的實驗室已經展示, 任何冠狀病毒都能換上 RBD 區的編碼 ,就有ACE2的強結合 ?
有?或是沒有 ACE2結合力 ? 完全都是可以在實驗室內"複製貼上" , 是完全可以自行控制的, 不必天然病毒

再對照回到 石正麗於 2015年 發表於 Nature的重組嵌合病毒(稱為 SHC014--MA15)
SHC014 又出現了 ?
?
論文看起來是石正麗博士與北卡羅來納大學著名的冠狀病毒研究人員拉爾夫·S·巴里克 (Ralph S. Baric) 合作。他們的工作重點是增強蝙蝠病毒攻擊人類的能力,以“檢查正在傳播的蝙蝠 CoV [冠狀病毒] 的出現潛力(即感染人類的潛力)。”

原本以為是 天然蝙蝠病毒的 SHC014-CoV ? 卻是曾磊平选择了12个S(即尖峰编码)基因,并将它们插入WIV1另一种冠状病毒, 所變出來的實驗室嵌合病毒?
SHC014-CoV 通報給 GenBank 基因銀行 是 2013年

石正麗2015拿了這種已經是嵌合病毒 SHC014-CoV 再去和SARS嵌合? 實驗重做一次 ? 展示給美國人看 ,再變出 (SHC014-MA15)人畜共通的的嵌合病毒 ?
沒讀書逆?國際上禁止使用歧視字眼,回報你
IDF302 wrote:
而且直接點名中國"吕...(恕刪)
herblee wrote:
請看基因銀行 GenBank 的紀錄 , 石正麗發表 SCH014, 通報GenBank基因銀行 是2013年


我想你沒有理解我前面表達的邏輯。

你給出的兩篇發表論文,都是石正麗和別人合作的。
其中有一群外國人,並且他們的名字都排在石正麗前面。

如果誰發表過論文就說新冠是誰製造的,
那這兩篇論文的所有作者都可以被指責。
herblee

只看兩篇下結論?請看石正麗及研究員胡犇的論文,以及李旭的6名礦工論文,她的博士生曾磊平,任武澤,碩士生喻萍,以及更早之前的論文,嵌合病毒早就做出來的,她只是帶到美國重做展示,不過是武毒所4千種病毒之一

2025-02-13 10:39
herblee

您見過一篇論文只有一個作者的嗎?一個實驗有可能單人完成?包括幫忙養細胞攻毒的,老鼠組織切片,做成疫苗的,很多的技術人員都可能掛名,和整個實驗有關,但未必是嵌合病毒的人,請先看論文的內容,不是只看排名

2025-02-13 11:00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