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民眾囤積的心理,再怎麼多的口罩也是供不應求。如不管控,價格鐵定飛漲。以每個人都想要買個5盒口罩,每盒50片,以2000萬人口計,是500,000萬片=50億片@@ 1盒就好,也要10億片!
2. 聖嚴法師說的好,"想要"與"需要"是有差別的。
3. 中國口罩日產量是2000萬片,佔全球市佔率50%。全球總產量是每日4000萬片,如果有個神很壞心,把全球口罩的產出全數撥給台灣,不顧其他地區人類的死活,以10億片台灣人"想要"的口罩,很抱歉,請先等25天。
4. 這個時候,全球都在搶口罩,台灣是買不到承平時期進口的便宜口罩的。請注意,重點不是"便宜"的口罩進不到,而是根本無法進口買不到。
5. 以衛服部之前尚未釋出儲備口罩前,存量是4000萬片。台灣的日產量目前上限是400萬片。請注意,單位是"片",不是"盒"。
6. 如果憑身分證每人一天發一個,以台灣2300萬人口,只能發2天。第三天就要開天窗。所以此法斷不可行。這真的與錢或經費無關,辦不到就是辦不到。
7. 不是人人都有Costco的會員,入會請先繳1350元年費。設點也少,即使加上其他量販店,據點還是不夠多。難不成要讓一堆人擠死量販店? 想想量販店 vs 便利超商 的數量比例,就知道要避免人擠人搶口罩,搞不好還踩死人,就不能選擇量販店來釋出口罩。
8. 以一次讓民眾買1盒(30片或50片),或是一次3片。我選擇後者,因為這樣才能在有限的口罩數量中,讓10倍以上有需要的人可以有機會買到。政府的工作,是讓更多的人能買到"需要"的口罩。不患寡而患不均,古老的智慧是很有用的。讓民眾買量販盒裝口罩,我如果是決策者,現在這個市況絕不是正確的選擇。
9. 以最容易讓一般大眾"平均"且"方便"買到口罩的首選,除了四大超商,我目前想不出來。但是壞處是增加的物流費用與分售包裝的人工成本比較貴。總不能讓增加的物流車、油資、司機、分裝員工讀生等,全部免費當義工服務。拿單片零售去跟盒裝量販比價格,不是蘋果比蘋果、橘子比橘子。
10. 非疫情的承平供過於求時期,小7 2片裝是18元,平均每片9元;5片裝是39元,平均每片7.8元。現在是有疫情的"戰時",政府為了讓盡可能多(as many as possible)"需要"口罩的民眾可以買得到,選擇了較貴的通路,也選擇了較貴的零售,每片賣6元,不能說便宜,但我認為合理。(註:請不要再吵先前的每片8元了,人家過年還要加班,加班要用倍數算的加班費,人工成本最貴。)
11. 請不要拿承平時期供過於求的情況來比較價格,更不用說還拿供過於求時期的量販價格來比。也請不要把一堆人對你的服務,雖然看不見,想成通通是免費的。
什麼事都拿政治陰謀論來說嘴,又是無良,又是黑心的,真的很煩。自己把數量與人口算一算就知道如果你自己是政府官員的話,該怎麼做與選擇。無論是藍的綠的白的,只要不是紅的,政府有作選擇與做事,都是一樣的答案。當然,最怕的是不作事不選擇,放任市場供不應求而價格狂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