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母跟分子的確診本身就是錯誤的...舉例子..就用"未施打任何疫苗確診比例"這個來算.
政府算法是將未施打疫苗的確診者/未施打疫苗總人口..看起來很正確..但錯誤百出..因為分母每天都在改變.
確診也每天都在改變.而政府會這樣算.例如:今天未施打疫苗卻診是40人..而今天未施打疫苗的總人口為100萬人
政府就會40/100萬........這是錯誤的..因為PCR驗出的確診者.他所檢驗的人可能是好幾天前的人累積出來的..
而做為分母的未施打疫苗總人口..卻是每天都會有幾十萬人在減少(因為大家會一直去施打)...
那這樣算出來的方式怎麼會是對的呢?
第二個:疫苗保護力......現在疫苗保護力都是國外的數據.......而國外的數據不是混打的...
是同品牌的疫苗去施打數次之後.換算出來的保護力.........但台灣是混打的...而且人數非常的多
那用國外的數據來套入台灣的環境...計算出來的防護力...這樣的數據可信麼?


nikon_user wrote:
請問是否有:
未打疫苗死亡數/未打疫苗感染人總數
打一劑死亡數/打一劑感染人總數
打二劑死亡數/打二劑感染人總數
打三劑死亡數/打三劑感染人總數
以上的資料統計?謝謝指教!
這麼惡劣的統計數字只能說誤導至極了⋯
疫苗本身就有三成保護不被感染的風險,
另外就算染疫也會有更低機率感染他人染疫⋯
你扣掉沒染疫的人口都是藉由疫苗保護上來的。
假設一千五百萬人打疫苗的人被疫苗保護到只有一百萬人染疫(有一千四百萬人因此被保護沒染疫)
但三百萬人沒打疫苗卻有二百萬人染疫
所以你要忽略掉那些被疫苗保護好沒染疫到的人的數據嗎?
藉此錯誤統計來降低打疫苗的分母
其心可議喔
先前有個人一直提出這個算法我根本不想理
既然你再提出我就直指問題所在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clwu5724 wrote:
確診人數也是每天快速(恕刪)
我也在懷疑是不是有用.....
因為依照常理而言.......未施打疫苗者會越來越少..而施打疫苗者的數目會越來越多......
如果疫苗有效....應該確診人數要一直減少阿.....否則中央為何要訂出個施打滿三劑者0+7政策???
但問題是........反而一直增加...........當然這可能是因為現在看到的確診數.是以前染疫現在才被PCR檢出的
不過施打滿三劑者一直增加...應該也要快速降低確診率阿..不是發病很快麼??



而且國外的疫苗保護力數據......是施打同品牌的疫苗數次之後所計算出來的..
例如:打滿三劑.那這三劑就是都施打BNT..或是三劑都是默德那..或是三劑都是AZ..
這樣所算出來的保護力數據......
我們台灣可是混打的...不是ABB就是AMM或是AMB....這樣的施打方式所獲得的保護力是有多少???
那可不知道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