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ostsky1763 wrote:
了解.那對於小朋友經常感冒之後,T細胞所產生的記憶效應,因而使兒童"比較免於"在感染新冠之後產生重症,您有見解嗎?
然而12歲以下未施打疫苗的感染者多為輕症,原因為何?
因為交叉保護
美國曾經收集2019大流行前的血液樣本, 發現大流行前的血清, 已經存在對 SARS-CoV-2 的交叉反應抗體, 推測這是之前感染類似普通感冒OC43,NL63、HKU1等輕微症狀冠狀病毒親戚 ,如同牛痘對人痘(天花)有交叉反應 , 先前其它種類的冠狀病毒感染對 SARS-CoV-2這個親戚也產生了交叉免疫反應。
通常又以四歲以下的兒童 , 每年會重複感染類似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親戚, 所以對於SARS-2有交叉保護
CELL | VOLUME 181, ISSUE 7, P1489-1501.E15, JUNE 25, 2020
Targets of T Cell Responses to SARS-CoV-2 Coronavirus in Humans with COVID-19 Disease and Unexposed Individuals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610-3
分別在約 70% 和 100% 的 COVID-19 恢復期患者中鑑定出循環 SARS-CoV-2 特異性 CD8 +和 CD4 + T 細胞。CD4 + T 細胞對刺突S蛋白(大多數疫苗功效的主要目標)的反應是穩定的,並且與抗 SARS-CoV-2 IgG 和 IgA 滴度的大小相關。總 CD4 +對M、spike 和 N 蛋白各佔 11%–27%有反應,其他反應通常針對 nsp3、nsp4、ORF3a 和 ORF8 等。對於 CD8 + T 細胞,spike 和 M 被識別,至少有 8 個 SARS-CoV-2 ORF 被靶向。重要的是,我們在約 40%–60% 的未暴露個體中檢測到 SARS-CoV-2 反應性 CD4 + T 細胞,這表明循環“普通感冒”冠狀病毒和 SARS-CoV-2 之間存在交叉反應性 T 細胞識別。
交叉保護 是辨識到 共通 或類似的蛋白質
T細胞不會無端展開攻擊
OC43,NL63、HKU1等輕微症狀冠狀病毒親戚 , 當然和 SARS-CoV-2 病毒不同 , 但是因為它們是親戚 , 『蛋白質』有長得相像的部份 , 免疫系統記憶了 OC43,NL63、HKU1這些冠狀病毒親戚 , 當長相相似的SARS-CoV-2 病毒闖進來時, 就會因為 有某些特徵 相同 , 也會被認出是"病毒" , T細胞也會清除它
因為對其它冠狀病毒的記憶, 連帶對於 SARS-CoV-2 病毒 也有交叉反應
這些病毒蛋白質(抗原) , 是經由抗原呈遞細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分解成蛋白片段(胜肽)。APC包括 巨噬細胞、B細胞及樹突狀細胞, 能將抗原+MHC複合物質提呈給T細胞的一類輔佐細胞。T 細胞可以使用它們的T 細胞受體(TCR)識別這些複合物。

細胞質中病毒外膜碎片之胺基酸鏈(peptide)透過MHC I呈現在細胞外側,如同「告示板」,將細胞內肽(蛋白質)的合成情況展示給CD8+ T細胞,來自正常細胞蛋白質轉換的肽,毒性T細胞CTL 不會被激活。交叉呈遞的過程呈遞由外源蛋白質(病毒)產生的肽,供胞毒T細胞(CD8+ cytotoxic T cells)辨識。
由於APC會添加MHC II第二型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一并提呈, 送給T細胞的是抗原(胜肽)+MHC II複合物質, 此抗原必然是侵入過人體,中且被APC胞吞過的蛋白質碎片, 避免了T細胞攻擊未感染的細胞 。
以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Cell Press
VOLUME 41, ISSUE 8, P518-530, AUGUST 01, 2020
Published:June 03, 2020DOI:https://doi.org/10.1016/j.tips.2020.06.001
Deciphering the TCR Repertoire to Solve the COVID-19 Mystery
破譯T細胞受體TCR曲目以解決 COVID-19 之謎
引用這一篇的圖1, 加上中文翻譯來說明

左邊這液遞免疫的"抗體"這部份可能失效 , 是右邊 T細胞免疫 最後清除病毒
才會出現突破性感染,被PCR驗到陽性 , 感染之後由T細胞出來清除降低了重症
這就是178 樓所說
T 細胞也可能比抗體更能抵抗新興變種病毒帶來的威脅。Sette 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感染 SARS-CoV-2 的人通常會產生 T 細胞,這些 T 細胞靶向至少 15-20 個不同的冠狀病毒蛋白片段。但是,那些蛋白質片段用作靶標可能因人而異,這意味著一個群體將產生大量可以誘捕病毒的 T 細胞。“這使得病毒很難通過變異來逃避細胞識別,”Sette 說,“這與抗體的情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