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跳過代理商,向原廠買疫苗?💢代理商是智障?💢還是台灣人好騙?? 💢

笨阿樹 wrote:
那請記得別再去看中醫了,台灣中藥材大陸進口的比例有多高你知道嗎???


不只中醫
看西醫也要小心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401813
>台灣製藥產業有三分之一原料來自中國大陸

https://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993
>大陸原料藥產量約占世界原料藥市場份額的22%
Jason kid wrote:

我說了,是整理爆料出來的說法,
不論是最早的記者爆料,還是後來的吳子嘉,
基本爆料內容一致,相不相信看個人,
爆料中被披露出的是衛福部在2020年6月跟BNT談妥的供貨清單文件,
而後來東洋的說法3000萬劑,也與之吻和,
你可以不相信,但你也同樣沒有任何證據去否認爆料的說法,
你能證明衛福部否認的內容就是正確的嗎?
那你為何可以認為東洋說的內容就不正確?
你的根據又為何?


d8859513 wrote:
搞不清楚狀況的是你

本來要簽約的合約就是3000萬劑沒錯
200萬先來
700萬分4次
合計就是3000萬

東洋莫名其妙跑去跟原廠說要3000萬劑?再回來跟衛服部談?
如果你是業務你會這樣幹?


吳子嘉與網路直播主朱凱翔的爆料中,
那場視訊會議出席的台大醫生就打臉了,
吳子嘉說去問台大醫生,
台大醫生李秉穎就有上政論節目說的很清楚,
他就只出席過那一場會議,
那是技術性會議,
主要是與BNT討論疫苗試驗狀況與儲存運送的技術性問題,

李秉穎就只參加過那一次會議,
怎麼會去討論到數量與價格?

那場會議是10.16,
李秉穎也說開這種技術會議的原因是疫苗當時2,3期都還沒測試完成,
但要搶疫苗就是測試完成前就要下手,
所以風險很高,
才需要開這種技術性會議來評估,

張上淳表示,他一直以來只會參加疫苗技術性會議。

那吳子嘉與網路直播主朱凱翔要不要出來說張上淳與李秉穎是串供的?
兩個不是都閉嘴了?

衛福部10.16還在開技術會議評估疫苗,
東洋10.12才開記者會宣布取得德國BioNTech SE(BNT) 武漢肺炎疫苗有條件授權的授權書,
直播主朱凱翔說9月簽了3000萬劑的協議.
還有其他爆料說是7月簽協議的,
不覺得這時間上是見鬼了?

還有
"東洋董事長林全表示,今年底到明年初受到各界關注的是疫苗何時問世,東洋在公共衛生的防疫上超前部署,先爭取到最大數量3000萬劑"
"東洋總經理施俊良指出,8月開始與德國BNT洽談,如果能在雙方協議的10月底前回覆確切數量,BNT將能安排生產時程,最快在明年第1季就能供應台灣1000萬劑疫苗,供500萬人施打。"

"東洋在公共衛生的防疫上超前部署,先爭取到最大數量3000萬劑"
就表示3000萬劑是東洋與BNT談的,
如果是衛福部有簽協議,
東洋會不放出已經拿到衛福部協議或訂單的消息?

再說那協議,
沒簽的日期,
沒簽協議的人的簽名,
有簽名的話那位網路直播主朱凱翔會不秀嗎?
衛福部那位官員簽的?
看合約看協議要先看人家有沒有簽名,
沒簽名那可能是人家草擬或偽造的,

而且「協議」就是合同,「協議」的法律效力與「合同」沒有任何區別。
「協議」一經簽署就要嚴格履行,違反「協議」也將被追究民事責任。
衛福部若有簽協議3000萬劑,
BNT或東洋不去提告求償?

還是BNT連500萬劑也不給台灣,
台灣要去告BNT?








tgdlyg wrote:
吳子嘉與網路直播主朱(恕刪)

你可能會議經驗不多。
商務會議型態多樣,
技術性問題找技術人員談。
主角控場知道結論做法就可以。

商務價格問題,不會一起談,
分開不同人員,自然保密。
d8859513 wrote:
東洋莫名其妙跑去跟原廠說要3000萬劑?再回來跟衛服部談?
如果你是業務你會這樣幹?


代理要付授權費,
上海復興砸了多少?
經銷要有囤貨的成本,
要跟衛福部談要授權,
但東洋好像沒付授權費吧?
看起來是畫3000萬劑的大餅來換BNT的限期有條件授權,
東洋就不像代理也不像經銷.
當然要這樣幹了,
不然連那個衛福部不買單的有條件授權都拿不到吧?
VET01 wrote:
那以後其他事物,可以...(恕刪)


代理商不是智障

1450是

tgdlyg wrote:
吳子嘉與網路直播主朱衛福部若有簽協議3000萬劑,
BNT或東洋不去提告求償?

還是BNT連500萬劑也不給台灣,
台灣要去告BNT?
(恕刪)


德國BNT 會交出武漢肺炎疫苗 給陳時中部長
德國汽車 工廠已經停工

要是台灣有武漢肺炎 台灣會減產德國 賓士 福斯 汽車晶片
你德國 賓士 福斯 汽車晶片
今年不用想拿到一片汽車晶片

福特和大眾汽車(Volkswagen)也在等供應回升,索性先關閉工廠或削減產量。福特1月時表示,將關閉德國廠一個月;大眾也在去年12月時表示,由於短缺,本季將減少10萬輛汽車生產。


台灣承諾解決晶片荒 德國汽車業表歡迎
王美花

時間:2021-01-28 09:31

針對國際車用晶片荒,經濟部長王美花27日表示,已經與台灣4大廠商取得共識,願意配合政府請求,盡力支援車用晶片,滿足國際需求;對此,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立即發表聲明表示歡迎。

德汽車業:零件必須儘快供應

聲明表示,「我們感謝台灣的晶片製造商承諾,儘可能快速解決半導體供應瓶頸的難題。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的政治努力是德國汽車業的重要支持。零件現在必須儘快的供應。」

連繫台灣政府 德國政治努力

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上星期寫信給王美花和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呼籲台灣政府,為德國處境艱難的汽車產業提高晶片供給量。

晶片短缺 德汽車大廠吃不消

儘管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但國際汽車業比所預期的更快回升,但晶片生產商卻無法這麼快就調整或擴大生產。由於車用晶片告缺,單單在中國,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去年12月就比原計劃少生產了5萬輛。

台經濟部邀4大廠喝咖啡

針對國際呼籲提高晶片供給,台積電副總方淑華、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世界先進副總劉啟光、聯電總經理簡山傑等4家台灣重要半導體晶片代工業者的高階主管,應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之邀,27日赴經濟部座談,商討解決之道。王美花在會後強調,車用晶片供應鏈龐大,源頭的晶片缺貨,恐導致末端車廠減產甚至停工,衝擊甚巨,因此會中,已與4大廠商取得共識,願意配合政府請求,盡力支援車用晶片,滿足美、歐、日需求來支持當地車輛產業鏈生產。

台業者有共識 三箭齊發

至於做法,王美花指出,共有3方向,首先是廠商已開始全力優化生產線,盡量將100%產能再往上衝刺一點點,超出100%的部分就盡量生產車用晶片,第二則是拉高對車用晶片的供給率,也就是車用晶片客戶若下單100片,過往可能只供給80片,現在則盡量能提供多少是多少;最後則是要與其他產業客戶做協調。


車用晶片荒!全球車廠盼「Taiwan can help」 等待台廠擠產能

原文網址: 車用晶片荒!全球車廠盼「Taiwan can help」 等待台廠擠產能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記者林妤柔/綜合報導

全球車用晶片持續短缺,許多車用大廠紛紛減產、停產,甚至停工,台積電的訂單塞爆。外媒《IHS Markit》認為,全球車用晶片吃緊,汽車產業首季生產目標恐減少67.2萬輛,影響預計將持續至第3季。美國、德國和日本政府也都罕見向台灣政府求援,呼籲台廠能擠出產能。

美國汽車巨頭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宣布,由於半導體短缺,將關閉三座工廠,並減緩第四座工廠的生產。底特律汽車製造商表示,這可能影響2021年的生產目標;通用汽車發言人表示,儘管採取緩解措施,但半導體短缺將影響2021年的通用汽車產量。本田(Honda)英國因為晶片短缺,在斯溫頓的主要工廠已關閉數天,福特和大眾汽車(Volkswagen)也在等供應回升,索性先關閉工廠或削減產量。福特1月時表示,將關閉德國廠一個月;大眾也在去年12月時表示,由於短缺,本季將減少10萬輛汽車生產。

晶片荒衝擊全球 汽車廠首季生產目標砍67.2萬輛

半導體行業協會經濟政策總監Falan Yinug指出,汽車晶片短缺始於2020第二季,因為疫情大流行,汽車製造商減少生產和購買的晶片,而晶片也用於支援遠端醫療保健、遠距上班和虛擬學習。不過,在隨後幾個月,對於汽車半導體的需求快速增長,超過大多數人的預期。雖然半導體行業一直在努力提高產量,但Yinug認為,應該仍無法彌補供需失衡。製造半導體是最複雜的製程之一,晶片成品的交貨週期通常為26週。大多數分析師認為,隨著供應調整以滿足需求,當前的短期供應短缺將在未來幾個月緩解。

各國政府向台灣求援 台積電春節擠產能

晶片設計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汽車市場營銷主管Bryce Johnstone認為,從短期來看,因為及時生產和複雜供應鏈的關係,汽車業受晶片荒影響很大,尤其車子內部許多零件都會用到半導體,而汽車越智慧化,用的晶片就越多。

車用晶片短缺也促使美、德、日政府向台灣政府求援,並於2月5日舉辦台美供應鏈對話,希望台廠能擠出產能。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也發出公告,將優先供應生產車用晶片;聯電也指出,今年本來就計劃擴充一些車用產能,將配合政府請求,在產能分配上,將車用晶片列入優先。面對訂單、產能滿載的狀況,台積電積極建設新廠,並傳出為了加速建廠步調,每日發放獎金4000元給營建工人輪流趕工,同時也有加發過年「紅包」給農曆春節輪班的員工,以獎勵員工犧牲假期趕工的辛勞。不過,業者也表示,早在爆發車用晶片缺貨潮前,已提醒車廠或相關晶片廠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問題,希望相關業者及早儲備庫存、擴大投片,但當時未獲得重視。
tgdlyg wrote:
代理要付授權費,
上海復興砸了多少?
經銷要有囤貨的成本,
要跟衛福部談要授權,
但東洋好像沒付授權費吧?
看起來是畫3000萬劑的大餅來換BNT的限期有條件授權,
東洋就不像代理也不像經銷.
當然要這樣幹了,
不然連那個衛福部不買單的有條件授權都拿不到吧?


呵呵
你也知道上海復星砸很多錢代理喔
那上海復星知道你跟原廠談然後吭都不能吭一聲?
吭聲維護自己砸大錢的權利,就說〝有人不希望台灣太開心〞,安內甘丟?


就像你說的東洋沒有付授權費、東洋也不像經銷
因為他就只是臨時出來幫衛服部過個水的〝中間商〞,
單純的買家,買到後再轉賣給衛服部,就是只打算做完這筆幫衛服部不得跟中資買疫苗解套而已

我來幫你解套
你買到疫苗 我賺點錢或者不賺錢賺名聲
什麼!數量要我自己抓喔 那到時我抓太多你不要怎麼辦?我怎麼跟股東交代?
你還是開數量給我啦 不然我也不想碰這吃力不討好的事

懂?


後來衛服部翻臉真正原因怎麼可能跟你說啦
d8859513 wrote:
你也知道上海復星砸很多錢代理喔
那上海復星知道你跟原廠談然後吭都不能吭一聲?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010156
東洋總經理施俊良表示,公司在10月12月發布重訊後,已發現公司交易量有變多,約兩千多張。在洽談BNT疫苗的過程中,參與的人員包括東洋少數同仁、疾病管制署官員、BNT代表及大陸某藥廠(指上海復興藥業)在台代表人。

前幾天一張會議照片外流就直指王姓代表洩密,
而且香港雅各臣拿的是上海復興開的意向書,
可見上海復興是一直存在的。
Brian 168 wrote:
你講很多,不過我只反駁一點。

代理授權書分很多種,長期 短期 一次性都有。
條件限制,有局限性的稱為專案授權。

如果,依照授權書範圍成案,
才會用採購合約更新專案授權。
商談用的限期限專案對象授權,
只是證明區域代理有經過正式核可。

不代表其他意義


反駁?
我有說東洋的有條件授權怎樣?
有條件授權稱為專案授權,
所以呢?
就不是衛福部要的授權,
而且採購量要3000萬劑,
縱使可以分批進貨,
這個專案授權也只到10月底,
衛福部10月底沒給東洋訂單,
東洋就沒專案授權了,
當然沒戲唱.
不是嗎?
Brian 168 wrote:
你可能會議經驗不多。
商務會議型態多樣,
技術性問題找技術人員談。
主角控場知道結論做法就可以。

商務價格問題,不會一起談,
分開不同人員,自然保密。


你是在暗示還是明示協議書是在別場會議簽的?

我說的明明就是指吳子嘉與網紅直播的說法是錯的,
又在亂扯什麼啊?
你應該先證明那3000萬劑協議書是真的,
有衛福部的人的簽名,
那毫無疑問是在別場會議簽的,
怎麼會當大家都很笨呢?

業界採購,
老闆帶技術人員,
或是老闆本身就是技術出身,
一場會議簽約也能搞定的,
沒有一定要技術會議與議價會議分開的.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