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pulee wrote:
昨天已宣布即日起騎機(恕刪)
帶著比較好吧, 保護別人也保護自己.
沒人知道停在你旁邊的人有沒有帶病毒.......何況BA.5 巳經來了.
「大魔王」BA.5入侵日本 單日新增病例飆破15萬
2022-07-21 00:56 聯合報/ 施文儀/前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台北市)
新上任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宣布兩項放寬措施,包括:即日起放寬騎機車、腳踏車及從事戶外工作者於空曠處工作時可免戴口罩,散步算運動不必戴口罩,以及自廿五日起邊境再放寬,開放志工、傳教弘法、研習(宗教教義)、國際交流、度假打工(青年交流)等六類外籍人士入境,但不含港澳人士。王必勝宣布增加兩位副指揮官,分別由交通部政次陳彥伯與經濟部政次陳正祺出任,象徵疫情重心調整,要開始拚經濟、拚觀光。
王必勝以兩個放寬措施及新增二位副指揮官做為上任起手式,確實有掌握到組織的運作及未來的方向和脈動,可惜的是,没看到他大破大立的行動,他承襲前指揮官陳時中小心謹慎的風格,依然摸著石子過河,放寬措施充其量只能說是防疫解封的「一線曙光」。他的起手式證明他確實是個人才,至於是不是國家不可多得的「將才」,要看他眼光有多遠?肚量有多大?刀大否?斧闊否?
口罩是給有需要及有需求的人戴的!一般疫情狀況下,只有生病中的人及怕染病的人才自動戴口罩,當疫情非常嚴重時,政府為了確保人民的生命免於損害,才會用法令規範來強制要求一律戴口罩或何種人時地事必須戴口罩,這是民主法治國家的常軌;解封口罩時,是否也依疫情實際情況,如同頒布戴口罩令般地一次到位,不拖泥帶水?
台灣人已經遠比外國人更喜歡戴口罩了,也更順從戴口罩法令,這是我們的福氣及特色。當Omicron 流行至今已有九十九點五%以上無症狀及輕症,也清楚高危族群在哪裡,而確診者也在七+七的隔離管理下,高疫苗接種率,確診者及感染黑數加起來超過台灣人口的半數,如果通盤考量這些訊息及條件,真不知道指揮中心對於口罩解封令還在怕什麼?
我不知疾管署同仁(即指揮中心幕僚)提供什麼科學分析給指揮官及專家諮詢小組,疾管署各區管中心提供多少地方情報給指揮中心,但是依筆者的經驗研判,疾管署幕僚及區管中心所提供的資料與筆者理解的範圍落差不大,當我與退休同事討論時,意見也頗一致,因此推測提供專業建議的專家諮詢小組成員的保守舆偏執,沒將公共衛生政策的宏觀價值放在評估中,才導致指揮中心常常在調整規定,每次都只調整一點點。說好聽是謹慎不躁進,說難聽是對人民「放屁安狗心」。
疫情迄今兩年多來,政府仍不放心,仍需要用強制戴口罩來做防疫,不只是没把國人的優良衛生習慣放在眼裡,也是對Omicron防治没信心的表現。在戴口罩放寬了一小部分時,勢必又引發一些對人時地事模稜兩可的情境,民眾對於多如牛毛的微調很難牢記,想免於被檢舉受罰或忘戴口罩的尷尬,乾脆就繼續戴下去。
口罩等防疫措施慢慢地調整,不只可顯示指揮中心及法律的威與權,從慢慢釋出解封好消息的手段來看,讓人民在這半年中,一直聽到有好消息,一直保有幸福感,對疫情造成的創傷或有撫慰,對政績、選情都是有利,反正,台灣人還滿喜歡戴口罩的,那就戴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