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Omicron 的死亡率

4月底收治1名10歲輕症男童,2天痊癒,卻在相隔1個月後出現高燒、腹瀉、起紅疹、淋巴結腫大等症狀,6月1日住進台大加護病房治療,診斷為MIS-C。
鄭郁蓁/台北報導
2022年6月6日 週一 上午4:10

繼續與毒共存啊!!
新冠絕對不是流感

新冠病毒是全身感染
流感病毒是呼吸系統感染

你以為你得新冠病症像流感
就不在乎
問題是新冠全身感染
之後以其他器官病變展現
甚至過幾個月、幾年後死亡

這部分肯定不會計入新冠統計數據

後遺症有
提早失智症
提早精神病
降低智商
降低生育能力與性能力
提早腎臟病
提早心血管疾病
提早糖尿病
嚴重過勞現象
就算死亡率一千億萬分之一好了....這一千億萬分之一去死你家要不要?100%人肯定說不要
那還洗0.01%勒.....洗個毛

死亡率再多低...誰也不希望死自己家人這才是重點
死亡率再低....誰也不願意排個急診排的天長地久
死亡率再低....誰也不願意再一個事前什麼都不準備的政府....叫我們去共存
死亡率再低....誰也不要政府什麼都沒教什麼都得靠民眾自己....還叫我們去共存

很喜歡講國外的怎麼不去講韓國每個家庭幾乎一部血氧機讓民眾第一時間隨時監測肺部血氧狀態決定送醫
台灣事實上就是什麼都沒有先準備.....急診等出問題了才來改....快篩等不夠了才來改

顯示台灣政策先行遠比民眾生命重要...民眾生命猶如螻蟻

因此不要再洗這種數字化東西.......監督無能的政權做好他們該做的準備

如果事前準備就跟上國際什麼都多做一點....會被怪的問題就少一點

給士兵打仗也得給彈藥
一個小島卻常常第一,真不知要怎麼的無能才能辦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