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加坡“沒有”小孩走.....?

rickchiu wrote:
建議指揮中心可以改一改阿......把之前不幸往生的小孩..死因都改為腦炎...

這樣台灣就沒小孩因為新冠肺炎而死亡....



新冠跟流感的致死
好像都是這樣廣範定義的耶!

以前就有議題在說
流感美國死亡率超級高
但是中國流感死亡率卻很低的議題

好像就在說這個歸類的方式定義不同
rickchiu

所以這就是訣竅阿,看各國政府怎麼弄而已....

2022-05-30 21:49
rickchiu wrote:
建議指揮中心可以改一改阿......把之前不幸往生的小孩..死因都改為腦炎...

這樣台灣就沒小孩因為新冠肺炎而死亡....

然後那些人通通變造謠,全部罰300萬,或抓去關....


改死因沒有用,台灣新冠死亡數的統計不管死因,只要是有感染確診,就算是自殺或是發生火災被燒死,一律都還是算在新冠死亡數的統計裏面。
這些回頭再來談吧

現階段一定要好好自我保護

有狀況

不舒服

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不要硬撐~~

生命是自己的

健保費也不是別人出的
herblee wrote:
自己看,這是去年的, 有沒有提到 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徵 (MIS-C)

今年新北第一個死亡的幼童是不是用上這個,管不管用?
早在香港爆發兒童多起腦炎病例時,我們有沒有同步研究並修正急救治療指引準則?
這是今年5/21才編寫的兒童covid-19 合併急性腦炎臨床治療暫行指引


(內文請上CDC下載)
在此之前難道不能研究別人案例用藥經驗,先擬出一份指引,並備妥相關藥物預作準備?
這份才是真正針對兒童腦炎量身而做的治療指引
可惜已經先有幾位小天使先走了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tiger3456 wrote:
今年新北第一個死亡的幼童是不是用上這個,管不管用?

如果您不了解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為何 ? 一定看到 "腦炎"encephalitis 這個字 ?
所謂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是指身體有超過兩個系統,如:呼吸道、腸胃道、腎臟、皮膚、眼睛或口腔黏膜甚至大腦和心臟同時發炎,合併發燒並嚴重到需要入院治療。

那您只要 到 衛福部的網站就能看到 何謂 MIS-C
新冠肺炎(COVID-19)染疫康復者指引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編
第10頁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
儘管並不常見,但部分 COVID-19 病人可能在 COVID-19 感染期間或急性期後發生 ,可能由被動的免疫反應引起,通常發生在大於 7 歲、小於 21 歲的 SARS-CoV-2 感染者,具有發燒、體內炎症標記物升高、多器官功能障礙等症狀,且無法歸因於其他診斷。可能出現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的併發症,例如:冠狀動脈瘤、頭痛、腦病(←在這裏)、中風和癲癇等。


另外在福利部 網站上也刊登了 " 感染控制雜誌, 去年的2021" 何謂 MIS-C



tiger3456 wrote:
早在香港爆發兒童多起腦炎病例時,我們有沒有同步研究並修正急救治療指引準則?
這是今年5/21才編寫的兒童covid-19 合併急性腦炎臨床治療暫行指引
(內文請上CDC下載)
在此之前難道不能研究別人案例用藥經驗,先擬出一份指引,並備妥相關藥物預作準備?
這份才是真正針對兒童腦炎量身而做的治療指引
可惜已經先有幾位小天使先走了

暫行指引的16版就已經有了 , 現在已經19版了


2年前歐美就有很多病例, 各大醫院的院內早就一再通告了 ,是早就有了
例如長庚這篇 通俗的報導 , 一般的家長都看得懂的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
新冠病毒在兒童族群的特有表現∼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2110014.pdf
之後針對兒童再專門寫一份 , 並不是之前沒有

而且, 是醫生都很笨嗎 ? 都不知道? 都在等主管機關號令?這裏是台灣, 並不需要上級下條子才會知道

這是去年9月
詹怡璟醫師分享,在今年六月底時正值疫情高峰時,有一位一歲十個月的林小弟來掛急診,高燒超過三天,身上出現許多不明紅疹,屁股周圍及卡介苗疤痕處都有分佈,手指及腳趾也發紅腫脹,合併食慾下降與腹痛。詹怡璟醫師說,有經驗的兒科醫師都會聯想到「川崎氏症」的診斷,但在疫情仍未趨緩的現在,建議要加上新冠病毒檢查,以排除MIS-C的診斷

有沒有寫 我國CDC臨床處置?有沒有如何治療 ? 很多腦炎是免疫介導的
herblee wrote:
不,是錯的依據 衛生(恕刪)


認同您說的 不認為"很多小孩走了"不應該就被定論為 小孩走得不夠多~
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寶 這是一定的 不過這種話說了就多餘
不管幾歲死亡都是不好的事實
小孩子死亡誰都不樂見 不過操作這話題已經過火了 不認同這種說法的被冠為認為小孩死不夠~
我如果沒注意看新聞 每天這樣報我也覺得每天都有小孩死掉
herblee wrote:
醫生都很笨嗎

沒人在說醫師很笨,新的指引也是專業醫師寫的,難道是那幾個官僚寫的嗎?
新的治療指引有很多解讀,過去的沒救回案例統歸方法不完善,新指引帶來新希望
或許有些醫師認為這些都很普通,只要權力下放急救方法他們都有
但是家長們最關心的是小孩子能不能救回來?這急救準則只是虛無飄渺
用來安定人心表達政府找到方法了
回歸現實面,死亡率若還是比他國多,講太多沒人信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crazydiamondc wrote:
認同您說的 不認為"很多小孩走了"不應該就被定論為 小孩走得不夠多~
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寶 這是一定的 不過這種話說了就多餘
不管幾歲死亡都是不好的事實
小孩子死亡誰都不樂見 不過操作這話題已經過火了 不認同這種說法的被冠為認為小孩死不夠~
我如果沒注意看新聞 每天這樣報我也覺得每天都有小孩死掉

感謝您理性分析
"很多小孩都走了" 並不是郭說的 , 是被製造加工 , 再栽贓 給郭 , 說成是郭說的

回頭比對郭的簡訊貼文是他的朋友 說 (看到這多小孩就這樣走)
他只是回應他的醫護朋友 , 說了「哇, 真的, 嗯嗯 ,」 只有這樣 , 回應(主任都快垮了) , 結論是要 給醫護加油 , 郭說這些完全沒有錯
語氣也完全不同



但是到了 "徐芳麗" 就完全轉向了 ,惡意操作, 文字變成(很多小孩确诊死亡), 完全不是 給醫護加油 , 而是故意恐嚇 台灣父母,製造恐慌
接著一些臉書開始轉發 , 一些台灣媒體也跟著加油添醋
刊登所說的是 "徐芳麗"的口吻 (很多小孩确诊死亡) , 及"徐芳麗"的結論『 ○○○ 害惨台湾儿童』 , 卻指稱這是 郭說的? 且無視郭的結論是針對友人的前提 (看到這多小孩就這樣走), 給予醫護加油 , 醫護辛苦了

居然將「這多小孩」翻譯為「很多小孩」?是完全不懂台語「這多」在講什麼嗎?
還是故意翻譯錯誤?
這是設下一個圈套 和陷阱 , 等著蘇○●跳進去
無論蘇如何回應 , 這些媒體都一律反向操作 , 新聞標題直接寫『一個月疫死十個孩子蘇○●嫌不夠多?』 , 或是「很多孩子走了」蘇○●要查辦?
明明沒有任何人說過的話, 卻硬要塞進蘇○●的口中? 說成是蘇說的
"徐芳麗"所說的,卻把話塞進"郭"的嘴中?
完全上下其手
明明是要查 "徐芳麗" 製造恐慌 , 卻說成 蘇○●要查辦 給醫護加油的"郭"?

為何要被媒體這樣操弄 ?

tiger3456 wrote:
沒人在說醫師很笨,新的指引也是專業醫師寫的,難道是那幾個官僚寫的嗎?
新的治療指引有很多解讀,過去的沒救回案例統歸方法不完善,新指引帶來新希望
或許有些醫師認為這些都很普通,只要權力下放急救方法他們都有
但是家長們最關心的是小孩子能不能救回來?這急救準則只是虛無飄渺
用來安定人心表達政府找到方法了
回歸現實面,死亡率若還是比他國多,講太多沒人信

感謝您的理解
問題是 相同的醫療為何有不同的結果 ? 大家都在找原因
這一篇 小兒科感染期刊 提到美國一些結果, 指向 種族和民族差異
Pediatr Infect Dis J
. 2021 Nov 1;40(11):e400-e406. doi: 10.1097/INF.0000000000003294.
Racial and Ethnic Disparities in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rch 2020 to February 2021
兒科感染疾病雜誌
.2021 年 11 月 1 日;40(11):e400-e406。 doi:10.1097/INF.0000000000003294。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美國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的種族和民族差異
背景: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MIS-C) 的發病率因種族和民族而異。本研究評估了美國 MIS-C 的種族和民族差異是否超過了 2019 年冠狀病毒病 (COVID-19) 發病率的已知差異。

方法: 我們比較了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發病的 MIS-C 患者(<21 歲,稱為兒童)與 COVID-19 兒童和普通人群的種族和民族分佈。分析僅限於 369 個郡,MIS-C 和 COVID-19 的種族和民族報告的完整性很高。對於每個種族和族裔群體,將觀察到的 MIS-C 患者數量與 COVID-19 兒童和這些郡內一般人群的預期數量(觀察/預期比率)進行比較。

結果: 與一般人群中的兒童相比,MIS-C 在西班牙裔(預期的 139%)和非西班牙裔黑人兒童(183%)中更常見,而在非西班牙裔白人(64%)和非西班牙裔兒童中發生率較低亞洲兒童(48%)。與 COVID-19 兒童相比,MIS-C 在非西班牙裔黑人兒童中更常見(預期的 207%),在非西班牙裔白人兒童中的發生率較低(68%);然而,西班牙裔 (102%) 和非西班牙裔亞裔 (74%) 兒童的頻率並非完全一致。

結論: 即使在控制了 COVID-19 感染差異和地理差異之後,仍然存在按種族民族劃分的 MIS-C 差異。 在相同的COVID-19 感染率之下,發生西班牙裔兒童中 MIS-C 的高比例和非西班牙裔的亞洲兒童中的低比例,而非西班牙裔黑人兒童中的高比例和非西班牙裔白人兒童中的低比例,也無法用 COVID -19 的感染比例高低來解釋。

都是在美國醫療 , 就出現了差異
wugoson

真是一搭一唱 所以那些數字是合理的 蘇是被冤枉的

2022-06-01 23:35
herblee

果然是預設的劇本,寫好台詞硬塞進別人的嘴?因為根本沒人說「數字是合理的」,反而該報告指出MIS-C的數字對比於感染率是不合理的,才有種族遺傳上的差異。

2022-06-02 0:31
還用心找出一堆資料報告出來 誰看啊! 不管蘇是你的長輩或是長官 那麼多小孩走了 個人就是要質疑這政府做得不夠好 至於蘇 那只是單純討厭他那傲慢的嘴臉 他的回應有像是一個父母官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