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談談疫調與框列

自稱住中壢的又來 認豬座站 了
叫別人打高端



台灣價值 小勛章GET
恭禧 獲得無敵星星~
高嘉瑜、邱志偉今快篩陽性 曝喉嚨痛半夜咳醒






疫情延燒,民進黨立委高嘉瑜、邱志偉今接連宣布確診,高嘉瑜指出,前天開始有點喉嚨癢癢不舒服,當下快篩陰,昨天開始咳嗽,半夜咳醒幾次,今天早上昏昏沉沉,有點喉嚨痛、頭痛、咳嗽,然後就快篩陽了。

邱志偉則指出,昨天早上起床喉嚨有點不舒服,立刻就快篩,結果是陰性,中午不放心又再快篩一次,結果也是陰性,但由於喉嚨痛是明顯的徵兆,所以立刻停止昨天下午、晚上的行程,開始進行居家隔離。昨晚喉嚨依然卡卡,今天早上起床立即作快篩,結果就出現兩條線,意思就是快篩陽性。

邱志偉指出,接下來就要等PCR的結果,確診的可能性相當大。從今天起開始進行七天居家隔離,未來七天的地方行程只能由祕書代替他參加,國會辦公室,岡山服務處會進行全面清消,並且照常上班,服務不中斷,工作不打折,立法院的會議及質詢也會用視訊來進行。
--------------------------------

喉嚨保護好是首要
不然就沒辦法高歌了
Disturbia wrote:
我真的好好奇這群人腦袋都在想啥
是活在平行世界嗎?! 還是媽祖護體百毒不侵~


什麼時候確診每日新增會破十萬呢?
以前總認為義和團是由於民智未開,
看來是錯了.
現在這種民智,算開還是不開?
拿神明來操弄選舉,你年底就知道厲害了民進黨

媽祖大戰 民進黨將鎮瀾宮列戰略目標
全台最具代表性的媽祖廟大甲鎮瀾宮,日前完成改選董監事,現任董事長顏清標成功連任;過去顏清標連任多無懸念,本次改選前卻有別以往,特別是綠營耳語不斷,讓外界嗅到不同氛圍。綠營人士指出,近年來拓展宗教版圖確實是民進黨組織戰重要一環,連鎮瀾宮都被視為戰略目標,且強攻不下也已有了「B計畫」,計畫長線扶植白沙屯媽祖,為「媽祖大戰」埋下伏筆。

由於信眾常是鐵票,民進黨積極拓展宗教版圖,二〇二〇年總統大選堪稱分水嶺,蔡英文總統連任後,大甲鎮瀾宮主導結構不再鐵板一塊,也給綠營攻下「台灣指標媽祖廟」的想像空間。

當年綠營操盤社會力的院長級人物,採取不和顏家正面對決的模式,從顏清標核心親信著手;總統大選時,綠營大老和該親信談妥,在中部聯合成立「小英後援會」,並計畫以此為基礎,逐步拿下鎮瀾宮。不料,此訊息提前被顏清標得知,並質問自家人,綠營大老才告吹此次計畫。

綠營人士稱,媽祖廟「青天變綠地」早有前例可循,大甲媽祖過去遶境終點站北港朝天宮,向來政治立場偏藍,但在英系大將運作下,二○二○年大選時,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直接倒戈挺蔡英文,被視為組織戰一大勝利,也凸顯出綠營逐步併吞傳統藍營宗教版圖的成果。

民進黨人士說,雖然強攻鎮瀾宮未果,但扶植白沙屯媽祖的「B計畫」,早已是同步展開的現在進行式。軟實力部分由民進黨文宣部門操刀,導入新世代思維宣傳觀念,包括宣傳白沙屯神轎為「粉紅超跑」,塑造個性分明的白沙屯媽祖、媽祖帶路的神祕感等,甚至去年還安排志工發放「有英鬥陣」字樣的精油貼布,目的在於與大甲媽祖做出品牌區隔,吸引年輕族群參與。

硬實力部分,蔡總統雖然近年兩邊媽祖廟遶境都有現身,但親自隨遶境隊伍徒步六公里,第一位「香丁腳」總統的禮遇,則是只給了白沙屯媽祖;去年蔡總統更不畏疫情,再次做白沙屯媽祖的「香丁腳」徒步進香。地方人士透露,民進黨長線上持平看待大甲媽、扶植白沙屯的大戰略已然成形,今年疫情更勝去年,蔡總統是否參與白沙屯媽祖遶境活動,將是重要觀察指標。

苗栗政壇人士稱,白沙屯媽祖廟拱天宮所在地通霄鎮,屬苗栗海線選民結構偏綠地區,民進黨此一布局有以此為根據地,拓展艱困選區的用意。不像鎮瀾宮有特定政治色彩,拱天宮管理階層多為在地親族、政治立場較偏綠,但不論藍綠政治人物都保持不錯互動關係。
Disturbia

原來你民智未開?[大笑][大笑][大笑]

2022-05-22 17:14
看看前面的回答,所以目前疫調都是自主回報?
那匡列的部分呢?目前都怎麼拿到證明單,是不
小心就拿到了,還是得自己去申請?
有沒有可能整個單位都匡列居家,沒人上班.
bmw_m3 wrote:
請問有沒有可能整個單(恕刪)

醫護不是有個不篩就不會確診的名言嗎?
警察.消防局...應該也會有些防疫潛規則吧?
朋友提到,現階段幾乎大家都會確診的情況下,是否
可省略其他動作,朝症狀篩檢治療方向走,其餘正常
生活,意思就是直接把這病毒看成感冒.
Omicron不需要強制隔離跟框列接觸者,只要自我隔離,就夠了。指揮中心甚麼時候才懂?還是故意裝不懂?
bmw_m3 wrote:
請問大家認為目前疫調與框列是否必要,為什麼?


這是數百年來累積的經驗 , 這是在閃躲病毒
因為這是 傳染病 , omicron BA2 的R0值是12 , 1個人能傳染12個人
疫調 就是 找出這個人相關的接觸者 ,框列 防止去傳染 另外12個人, 變144

疫調與框列 就是 檢疫Quarantine 和 隔離 Isolation

傳染病防治法 第 5 條 就有明文規定 , 有法律不是土皇帝自己下命令?
中央主管機關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以下簡稱地方主管機關)執行本法所定事項權責劃分如下:
一、中央主管機關:
(一)訂定傳染病防治政策及計畫,包括預防接種、傳染病預防、流行疫情監視通報調查檢驗、處理、檢疫、演習、分級動員、訓練及儲備防疫藥品、器材、防護裝備等措施。

二、地方主管機關:
(二)執行轄區各項傳染病防治工作,包括預防接種、傳染病預防、流行疫情監視、通報、調查、檢驗、處理、演習、分級動員、訓練、防疫藥品、器材、防護裝備之儲備及居家隔離民眾之服務等事項。
(三)執行轄區及前款第四目以外港埠之檢疫事項。

檢疫Quarantine這個字源自quaranta 是義文的 40 ; Quaranta giorni 40天
quadraginta 是拉丁文
1374年,威尼斯發布了一項公告,規定所有船隻和乘客必須扣留停泊在附近的 威尼斯的外島 "聖拉扎羅島",直到特別衛生委員會批准他們進入該市。
這是歐洲檢疫法規的開始”。後來1448年 才明訂必須扣留停泊40天,以便檢查船上人員是否帶來傳染性疾病(如當時流行的黑死病、肺鼠疫、霍亂以及瘧疾等傳染性疾病),在這40天內, 讓這些傳染病超過潛伏期的天數 , 而『發病 』被檢疫出來,當時的檢查是針對"臨床症狀" ,經檢查無病(無症狀) 者方允許登陸,從而使“40天”成了"檢疫"的代名詞。
當時 根本沒又 latent infection 的概念 , 檢查無症狀 就認為 無病

Quarantine 的來源, 這大家都知道 , 但當時的那個時代 (1346年至1353年), 有能力確診 鼠疫 ? 能治療黑死病嗎 ?
當時專門醫治患者的醫師,會戴著具有防傳染功能的鳥喙狀面具來治療病患,因此被稱為「鳥嘴醫生」。
這些瘟疫醫師往往沒受過多少醫學訓練,也缺乏臨床診斷能力;「鳥嘴醫生」身穿長袍,會使用一種木製的拐杖碰觸病人治病。也用於鞭打病人以赦免他們的罪 ?
因為當時的人們相信罹患黑死病是不受上帝庇祐的惡人,而唯有透過鞭笞,病人才能從上天的懲罰中獲得救贖。
當時根本沒有病原菌的概念 , 以為 黑死病是上帝的降罪

這些 觀光客 愛搭的 gondola , 就是當時 運棺材 的喪船

貢多拉 今日都是 觀光船 , 沒人說成 喪船(靈船)

其實最早實施 檢疫+隔離 的是 1377年,位在威尼斯對面, 巴爾幹半島上、亞得里亞海東岸的自治城邦拉古薩(Ragusa)就是現在 Croatia克羅埃西亞 的 Dubrovnik杜布尼克 ,明文頒布史上第一個隔離+ 檢疫的具體法令:「Trentino」(源於義大利文Trenta,意為30),不僅規定來自疫區的市民或旅客必需留置檢疫30天才能進入拉古薩,任何違反規定進入的人,也必須再被留置檢疫30天。自此之後, 地中海沿岸的海上共和國,包括馬賽、威尼斯、比薩、熱那亞此後才陸續制訂類似法令。
由於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遭受了許多疾病的折磨,麻風病和鼠疫對公共衛生構成最大威脅,杜布羅夫尼克政府隔離了麻風病患者以防止疾病傳播,因此隔離“Isolation, 的想法得以實現。

根據聖經,患有麻風病的拉撒路Lazarus被稱為麻風病人的守護神,他們的庇護所以他的名字命名,被稱為拉扎雷托斯。拉古薩(Ragusa)在姆列特島(Mljet)上建立了歐洲第一家臨時鼠疫醫院之後,整個歐洲的檢疫設施最終被稱為“拉扎雷托斯” “lazarettos”(Isolation hospital 隔離醫院)。

威尼斯於1423年在威尼斯潟湖上的一個小島上建立了第一個 lazaret ,位於聖瑪麗亞·納扎雷斯(Santa Maria di Nazareth)(也稱為“ Nazaretum”或“ Lazaretum”,今天稱為“ Lazzaretto Vecchio ” )上。

這個病毒能靜電吸附,逃脫"抗體"綑綁 ,無法依賴抗體中和病毒 , 只能於侵入後再由 T細胞免疫清除掉病毒
沒打疫苗的, 或是有免疫疾病的,三高,4歲以下小孩, 60歲以上就算打過疫苗 , T細胞也未必能活化,當然是高危險群 , 必須閃躲病毒

滲出去的抗體無法阻擋病毒感染 ,因此不存在"群體免疫"herd immunidy , 但是,單打獨鬥的個體免疫 仍然存在
現在台灣境內已經大規模流行了,只能減災, 防止重症導致死亡
以目前99.7%輕症 及 二劑疫苗86.61%及81.21%以上接種, 面對一個能靜電吸附逃脫抗體的病毒, 一個只能以T細胞清除的病毒,正面迎戰的"與病毒共存"是現階段不得不的選擇
台灣並非完全開放, 仍然有"檢疫隔離" 措施, 閃躲病毒 ,是用來延緩傳染速度 , 不要讓病例數衝太高去擠爆醫院

台灣不再高掛免戰牌不予病毒接戰,以"隔離"閃躲病毒 。這個共存不是放任病毒散佈, 是因為T細胞能清除病毒, 所以先有感染發燒炎症反應, 病毒才會和T細胞正面遭遇 。這個"共存"是正面和病毒近身肉膊
所以分成兩部份
有免疫力, 有打三劑疫苗有T細胞能清除病毒的人 , 能正面接戰病毒 , 感染後清除, 這是那99.7%

剩下的0.3% , 打過疫苗也無法產生T細胞免疫者, 4歲以下,60歲以上,三高,癌症或免疫疾病, 必須閃躲病毒檢疫隔離,篩檢找出陽性患者和健康的人隔開, 離得遠遠的, 並且事先準備好抗病毒藥物 。
現在 疫調與框列 ?

職場確診「同事免居隔」

職場不再匡列隔離
只有匡列確診者的「同住親友」才需要居家隔離。因此職場若有同仁確診,同辦公室若有同事確診不再匡列,也不會有隔離通知書。而接觸同事只要沒有症狀,還是可以到公司上班。

現在每天都在滾動
沒查 還不知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