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effuB 特肥吧 wrote:
德國聯邦政府疫苗及血清製劑政策及研究機構-Paul Ehrlich Institut 對各品牌新冠快篩試劑的測試結果
冠狀病毒和2019冠狀病毒病 的測試系統
各品牌試劑測試結果EXCEL檔
PEI測試報告是很有用的文件,各位在解讀時可以很清楚看到準確率訊息,有幾個注意事項跟各位板友分享。
1. PEI測試使完全以各家抗原快篩包裝內拭子工具完成檢測,所以更接近真實使用狀況。但是試驗室內的取樣與實際操作不同,而人為操作可能存在取樣品質不良的問題。真實世界的正確結果,有賴拭子正確操作以取得口鼻黏液與黏膜細胞組織有效樣本,這一點跟試驗室操作是不同的。
2. PEI 報告列出的綜合正確率,包還了病毒量高中低3個測試結果的加權數字。只有極少數能得到100%正確率(與試劑靈敏度相關)的結果,但並不表示排名在後面的試劑較差,這跟試劑的設計有關。各位應該主要看的是高病毒量和中病毒量的測試正確率。PEI中的低病毒量的CT值,幾乎可以說在並無傳染力的條件下仍可篩出。
在國外一般要求是有症狀時懷疑感染新冠時,才使用快篩,此時病毒量基本上應該已經到了PEI測試的"高"這個階段。不需要過度迷信"低病毒量"的檢測結果。
3. 至於快篩試劑中仿單所列出的"特異性","靈敏度",各位也可以參考。如果特異性100%,則這支試劑不用擔心會有"假陽性"結果,除非測試取樣遭汙染。"靈敏度"代表在一定濃度以上能篩檢出病毒的能力。這個部分,可以交叉比對PEI測試報告的準確率。
快篩試劑畢竟是工業產品,有品管一致性問題,在早期也是普遍反映快篩準確率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經過這一年多來的市場運轉,各位應該蠻容易找到可靠廠商。
給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