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臺灣社交距離APP」改版將登場 陳時中籲民眾下載

30公分 wrote:
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恕刪)


都要任它傳播了何必再花錢搞這些
說句難聽的 這才是這APP的正常用途
想說去年下載下來後,超想笑得 , 的確會記錄你有接觸到的手機
但該手機的主人要主動上船確診才會有反應~~
看來這問題優化了~
~
至於藍芽唷
手機已經N年沒關了,從戴智慧型手環起就沒再關了
天龍國子民

還是有一群人覺得藍芽跟定位很耗電,真奇怪~

2022-04-27 21:25
歐斯里斯

藍芽本身是低耗電力沒錯,GPS就不一定了,如果一直呈現被使用定位狀況下,耗電量就會比較明顯一點

2022-04-28 20:36
實聯制每筆回傳1922的簡訊,都由預算撥補
DCE
DCE

Blues0722 您真愛開玩笑,當然是匯入大量數據後,透過程式統計整合,再由專家分析判讀

2022-04-28 19:04
歐斯里斯

疫調~~台灣首了快一年,前幾波都有守住,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吧

2022-04-28 20:37
venlen wrote:
淨搞一些沒用的.(恕刪)


由技術觀點而言,這是蠻不錯的資安應用實例
不會下載,幹嘛把自己搞得那麼累
廢物阿中沒錢搞實名制 改APP
人家國外早就在搞群體免疫了,台灣還淨搞些有的沒的的無用東西,時鐘壞掉就趕快換一台啦!
都要全體免疫了
推這APP只是想轉移焦點
沒什麼屁用

不如先到藥局備個普拿疼和胃藥
還比較有實質的幫助
沒人提到這app的實際功效?

這可以大幅減少被匡列的人數
例如,晚餐時間兩百人都進去某個大餐廳用餐,旦有一人確診了
過去的實聯制,這段時間的所有人全部匡列隔離
旦用這類app後(其實這並不是世界唯一的社交距離app,歐美早有),只需要匡列確診者周遭一定範圍的客人
而不需要把兩百人全框了

簡訊實聯制的做法,目標是清零,不管你距離確診者多遠,只要有風險全部匡列,不漏掉一個人,也不管卻不是根本座位距離遠近
而社交距離app,就是只框坐在周遭的人,雖然跟確診者短暫接觸,例如剛好在廁所裡短暫接觸20秒,仍然有染疫風險,但在app中,不會被列為接觸者,也不會被匡列
簡單的說,社交距離app,只會讓密切接觸的高風險者去隔離,對短暫接觸者(有較少染疫風險)不需隔離,且間接允許這些低風險者可能傳播疫情→緩慢的提升自然感染人數

其實這跟最近的3+4,或是侯友宜提出的0天隔離一樣,都是允許部分可能染疫者在社會上傳播,緩慢的提升自然感染機率,等到達到歐美各國的感染比例,感染風險後,就可完全開放國門跟世界接軌

這種緩慢增減的自然免疫法並不是台灣自創,這是使用已久的公衛方法之一
我十幾年前在中國工作,協助處理動物大規模傳染時,也用過這相同方法....挑選較弱的病毒株,人工放毒讓動物感染產生自然免疫...這樣面對更強的病毒時就不會造成重症或死亡

無知的人,總是會對改變有著莫名恐懼!
Blues0722

以指灰中心這種行政速度, 你還是省省吧! 別為了強推這APP, 又刻意美化這APP的功能!![幫不了你]

2022-04-28 15:46
現在到處都是確診者的時候用這套 app 到底有什麼實質意義

現在這個時間點本來就要假設身邊的任何人都可能是無症狀感染者,隨時都要注意自己及身邊親人的身體狀況,難道這套 app 沒通知你就真相信你身邊完全沒有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者大都不會主動檢驗,也不會去看醫生,所以更不會可能會用這套 app 上傳確診者 id

這套 app 是去年母親節後 alpha 爆發時才比較有用,現在 omicron 根本不適用,還什麼超前部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