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浪費大錢在爭取加入WHO上。






BigMac4Diet wrote:
破除渾蛋洗腦,最好的方法是把科學證據攤在陽光下,那些狗屁貌似引經據典,其實除了歪曲移花接木之外,絕大多數對自己引用的資料一遍都沒看過。
這些大內宣打手的特色是,外文全數極爛,根本看不懂英文,只能剪下貼上操作,或在三民自法輪功等媒體中翻中裡找題材。
這篇狗屁PO引用的Nature 論文,原文全文連結如下。
Neutralizing antibody levels are highly predictive of immune protection from symptomatic SARS-CoV-2 infection
這篇論文討論什麼呢?基本上是以現有疫苗注射後大數據分析,比對體外細胞試驗數據,試圖找出接種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與有症狀感染的保護性的關聯。這種研究方法,在既有數據中分析找新理論,稱為Meta data analysis。是目前許多研究學者青睞的方式,因為不需要單獨設計實驗取樣方法,取得數據成本低而時效好,能運用計算機跑統計演算,快速大量出報告。但缺點是不良的數據擷取,也很容易流於引導操縱結論。在嚴謹的科研計畫中,比較適合作為先導分析和輔助研究。
這篇研究的宗旨就是標題,試圖建立一個有症狀感染防護力的評價指標理論架構,作為新疫苗研發的評價參考。這種評價理論,在流感疫苗的研發是被採用的,因為有幾十年的研究數據支撐。但是對於新冠疫苗,由於感染模式與數據關聯研究不夠透徹,故WHO建議目前"不應"使用中和抗體價數作為疫苗評價(很諷刺的,這卻很可能會是蔡政府用來跳過3期臨床判定EUA的依據)。這個研究方向(可以預知有其他類似研究進行中),可說是逐漸補充了目前不足的數據和基礎研究。
實驗選取7個在全球已經廣泛使用的疫苗,設定了50%有症狀感染保護力,以誘發中和抗體價數20%為基準(說白了就是用科興疫苗做基準)。並分析找出重症保護所需的價數臨界為5%。這個衍伸的研究,可作為每年接種的加強針評價基礎,甚至成為單株抗體新藥的研發的參考數據。
這篇論文並不在於評價各疫苗的效能差異,而試圖分析出中和抗體濃度與基本保護要求的關聯。大內宣扭曲移植用來營造政治仇恨洗腦,已經可以說近乎失去人性了。
僅僅5%中和抗體價數就可以讓國人免於重症以及死亡。而5%要從那裡來呢?當然是疫苗接種,而且不管哪一家疫苗。許多國家公布的科學數據,一再證實這一點,而否認的代價造成人命財產損失在過去一年裡,國外經驗歷歷在目。今天稍有良知和科學概念的國人,對執政黨政治防疫重於一切的瘋狂行徑,莫不痛心疾首。?
繼續看到這些訕笑的扭曲洗腦文宣時,實在很難理解,這些人昧良心在寫這些東西的時候,難道沒有發覺背後幾百雙眼睛正在黑暗深淵中凝視他們嗎?



BigMac4Diet wrote:
閣下在01造謠的手段,散見各文章中移花接木曲解斷章加鬼扯,屢被揭穿打臉而不悔改,置自身網路代號名聲如穢物而毫不愛惜,真是令我輩台灣人不解且不齒

dailoan wrote:
照你這麼說
國光倉庫去年10月生產量產出武漢疫苗就能用
國光生技 一期臨床試驗 ,審查委員害死不少人台灣人,這些國光生技審查委員還是大學教授級,教授級醫生 晚上睡覺不怕被鬼掐脖子,
sbx700a wrote:
在第一頁就寫詳細資料尚不足?
bradia wrote:
Bro, did you carefully read the whole paper? This is a "prespecified interim analysis of an ongoing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Yup. The report is not final. 但這並不代表這份報告是錯誤的。這和其他已申請EUA的疫苗情況是相同的。它們的三期臨床試驗都還在進行中,所提出的都是先期報告。但是在目前的疫情壓力下,先期報告安全有效,就已經足夠被授權緊急使用。標準都是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