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shin wrote:
對岸在推廣手機支付時,政府承諾不會用來查稅,所以小店、攤商才放心使用!
民主國家一樣可以立法來規範!
其實不是這個問題,各位首先要明白一個最大的關鍵點。
畢竟營業額不達標的,本來就可以免稅,而達標又未開發票而避稅的,存在…但不會比你們想象得多,不會成為影響市場推動的因素。
任何事物都有成本的存在,目前實體貨幣的成本由政府承擔。
那電子貨幣?由民間發行的所謂電子貨幣,成本當然就是由民間公司自己擔負。
這部分就很關鍵了,也是中國大陸的行動支付…也就是支付寶能推廣開來的重要因素。
1.它沒有法規所限制出的成本,看看現在要在台灣要搞行動支付的,基本條件就要綁銀行,這是一種保障,但也是一個成本,尤其銀行還不可能當義工,它經手時必然要再次抽成…
2.它沒有競爭對手,貨幣最重要的還是流通性要廣,所以市場佔有率是一個很大因素,中國大陸在當時是處於淘寶一家獨大的情況,它所推展的支付寶也形成毫無對手,直接取下最大市佔率,而其他國家呢?因為有金融法規的限制,所以推出時間漫長,也形成同業間迅速跟進,最後就是像台灣這樣,小小的市場卻有很多支付工具,每一家都沒辮法具有規模效應,自然整個市場都無法有效推動。
就我所知,大陸有些人會在包包或手機殼,藏個100元鈔票(約台幣500),以備不時之需。
碰到只能付現金的情況(店家只收現金、手機壞掉.....)什麼的,鈔票還是可以付錢的。
店家即使再不爽也要收現金,不收可以報警,因為鈔票是法定貨幣,法律規定不得拒收國家法定貨幣。
台灣有類似法律,不得拒收法定貨幣,即使扛一麻袋1元硬幣去付錢,數到手酸眼花,店家再不爽也要收,不收可以報警。
情色場所、嫖妓什麼的,難以啟齒或非法交易。多數好像也是收現金的。他們也不是白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錢數據化後,有個好處是不用找零。
網購打錢也更方便,可促進網路交易,網遊賣虛寶什麼的。
譬如說很多店家怕不能逃漏稅,
但是漲價更容易,以往漲價只能 5元、10元、20元 這樣漲,因為找零麻煩。
錢數位化後,可以漲 1~4 元這樣子,偷偷漲一點點,本來一杯飲料 20元,變成 22元之類的,漲的幅度很小,消費者感覺不出來,不爽拒買的情形會比較小。
然後溫水煮青蛙,一個月漲 1~2元這樣子,每個月都漲,直到漲到滿意的價錢。
要是一次漲 10元、20元的,那客戶絕對跑一半以上。
這樣難道對賺錢沒有幫助?
成天只在想不能逃漏稅,就沒想過行動支付對賺更多錢也是有益的。
論逃漏稅,大陸14億人,難道個個都是奉公守法良民,騙笑耶,平平都是華人,偷雞摸狗的想法應該不會差太多。但他們卻願意支持行動支付,可見其中必有「妙處」。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