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新冠肺炎有藥物可預防治療嗎?

很多醫生都有提出療法
但絕大多數人卻不知道
為什麼?
因為所有與WHO、政府、主流學界不符的聲音,全部被打壓、被審查、被事實查核
他們的訊息被阻殺,不會出現在大眾面前


彼得・麥卡洛醫生(Dr. Peter McCullough)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醫學教授
美國心腎學會的創辦人和現任主席
麥卡洛醫生現在是國家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中有關於新冠病毒治療研究被引用次數最多的醫生,迄今已超過六百次。他不只曾上國會現身說法,在他卓越的醫學生涯中更是獲獎無數。
然後youtube刪了他的影片。


Sucharit Bhakdi
德國著名病毒學家
美因茨大學的名譽教授,並於 1991 年至 2012 年擔任醫學微生物學和衛生研究所所長。


Dr. Robert Malone
mRNA疫苗技術的發明者
他因為警告大家這些EUA疫苗風險,他維基上關於mRNA的貢獻被刪得一乾二淨
他的LinkedIN被刪除、還有youtube影片等



Dr.Mohammad Adil
英國皇家外科學院研究員和保守外科醫生。全球尼什塔爾組織(Global Nishtarian Organisation)和英國巴基斯坦醫學協會(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 UK)的主席 。
因為拍影片說這場疫情是場騙局,而遭到停職



Luc Montagnier
法國病毒學家 ,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Dolores Cahill
都柏林城市大學免疫學和生物技術博士。歐盟創新藥物倡議 (IMI) 科學委員會 (2017-2019) 的成員。 2018年,被IMI SC選舉為IMI科學委員會副主席(2019-2020)
因為發表新冠"假"訊息,被解除教職



Knut M. Wittkowski
計算機科學和醫學生物測量學博士,洛克菲勒大學前生物統計學、流行病學和研究設計負責人 。YouTube 刪除了他談論病毒的影片,該影片的觀看次數已超過 130 萬次。



Michael Yeadon
前輝瑞副總裁

只舉例幾個,還有更多專家學者因持不同見而遭到封殺
更多更多的人怕被追究,不敢出來發聲
不見得大家會接受他們的觀點
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能聽聽他們的聲音?
他們很多人還為此還付出慘痛代價,為何我們不能聽聽他們的聲音?
言論自由呢?


既然他們有提出方法、對策
為何不能正反兩方展開一場科學辯論,雙方拿出證據見真章?
卻採取這樣子的消息阻隔、消息封鎖
這樣產生的效果,在台灣已經非常明顯地顯現出來
現在大眾普遍的認知是:
這疫情非常嚴重、這是個致命病毒、沒藥醫、快給我疫苗
現在所有人整天談論的、關注的,就只有疫苗,所有人不斷圍繞著疫苗轉圈圈
因為EUA疫苗,治療的關注被消失了
大眾已經陷入一種歇斯底里的狀態

以至於政府宣稱的新冠死亡人數,並非真正因新冠而死的人數,也沒人在乎
以至於違不違憲,也沒人在乎
以至於我們的人權! 岌岌可危 !
有多少公司、政府單位,強迫員工施打EUA疫苗?
我們每個人本來都該有的 知情同意權呢?
疫苗護照即將上路,未來沒打EUA疫苗者,不能上學、不能進餐廳、不能進博物館等公共場所
為什麼他們能這樣做!
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做!
法國人民正在抗爭,為了他們的自由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603341

這一切的源頭,僅僅是透過對大眾的消息封鎖,抹除不同意見的聲音就達成了
必須很沉痛地講
請跳出台灣的消息封鎖吧,聽聽這些人的聲音
這與你的學歷高低無關
現在的人是無法理解納粹是如何上台的
台灣已經走在一條極端危險的路上
前往終極獨裁的路上
hs5547

這病毒對健康的青壯年而言,根本不構成威脅。但這社會已經因恐懼而失去理智

2021-07-18 12:20
hs5547

人在恐懼時,無法做出合理的判斷,也會接受很多過分的事情

2021-07-18 12:21
我也期待藥物療發能取代倉促上路的疫苗,但連老藥新用Ivermectin,6/13羅一鈞提過一次,後來就沒聲音了。

研發疫苗和新藥才有市場。現在看西方準備打第三四劑疫苗,我也開始懷疑疫情背後的商機不單純。
前面有提到許都科學家與醫師的研究被限制,就算是真的好了
,也不大可能是台灣做的,至於是誰做的也不是本主題要討論的
內容.
不過至少大家明白新冠治療藥物應該是有眉目的,非完全沒有
可以治療的藥物.
hs5547

用duckduckgo找,跟google找,結果會不一樣。

2021-07-18 10:16
hs5547 wrote:
既然他們有提出方法、對策
為何不能正反兩方展開一場科學辯論,雙方拿出證據見真章?
卻採取這樣子的消息阻隔、消息封鎖
這樣產生的效果,在台灣已經非常明顯地顯現出來
現在大眾普遍的認知是:
這疫情非常嚴重、這是個致命病毒、沒藥醫、快給我疫苗
現在所有人整天談論的、關注的,就只有疫苗,所有人不斷圍繞著疫苗轉圈圈

癌症也是這樣
大家都認為要化療,忍送化療毒性,無法痊癒
我自己也是生物與IT雙專長(你貼的學者其中一人也是如此)
認為化療理論有很多矛盾點,自己研究自己找書看,把自己當電腦系統治療
很多真正能治好癌症的醫師也是遭到打壓甚至謀殺,所幸要看書還是買得到

但這條路對一般人真的太難,要有足夠專業知識與邏輯判斷力,並拿自己性命做賭注,所幸我最後做對選擇徹底痊癒

這次疫苗分親美反美兩政營就已明顯不合理,我自己是絕對不接受EUA匆促上市又有基改疑慮的產品
micli1973

給分 化療在自家長輩應用 真的要慎用 應該說 化療這件事西醫自己也在檢討

2021-07-23 23:36
Lisa_Hsu wrote:
癌症也是這樣
大家都認為要化療,忍送化療毒性,無法痊癒
我自己也是生物與IT雙專長(你貼的學者其中一人也是如此)
認為化療理論有很多矛盾點,自己研究自己找書看,把自己當電腦系統治療
很多真正能治好癌症的醫師也是遭到打壓甚至謀殺,所幸要看書還是買得到
你才一堆矛盾點,不敢面對其他觀點,所以永遠只能自說自話,故意扭曲化療!
micli1973

你應該沒化療過吧 你家人化療過嗎......

2021-07-23 23:36
蔡英文涉獵醫療業很深,她對實情應知之甚詳,但身處親美集團,實話不能說
如果她了解mRNA、DNA基改疫苗壞處,但又不能明著對抗歐美財團,現在行為就完全可理解,比如台灣所有藥廠(高端、聯亞、國光)都只開發蛋白質疫苗,阻撓mRNA、DNA疫苗採購,疫苗從高齡老人開始施打(死亡對台灣衝擊最小),天天公布打疫苗猝死人數
無奈輿論被歐美控制,她又不能搓破,只能節節讓步。說不定像時下電影,劇情轉折好幾次,結局前面的大壞蛋其實是好人
micli1973

現在回想去年到今年5月前的時鐘 可能真的錯怪時鐘了 (柯p阿 柯p)

2021-07-23 23:38
maya95

哈哈哈, 為了護航蔡英文這騙子, 什麼鬼話都可掰. 蔡英文涉獵醫療業很深? 的確很深, 為了炒股把五百萬人當免費白老鼠.

2021-07-30 14:57
Lisa_Hsu wrote:
蔡英文涉獵醫療業很深(恕刪)


我雖然很反感dpp 但是重組蛋白疫苗是對的
dpp裡面醫生一堆 也不是個個沒良心
X前有道 良心要有
大陸新冠抗疫 基本上就是中醫+疫苗
其實沒西醫啥事

大陸 西醫鍾南山 號稱鍾摘桃 不是叫假的
現在所有的西藥 對新冠沒步
而且用得越多 下場好像越慘

還有利用恐懼心理 推銷打5+8疫苗的
kch008 wrote:
大陸新冠抗疫 基本上...(恕刪)



治療Delta變異株的廣東經驗

  做法一:堅持中西醫結合

  譚行華介紹,此次本地新冠患者的治療全過程均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確診患者中醫藥參與率達100%,無症狀感染者中醫藥參與率71.4%,包括1歲的嬰幼兒和重症患者、 ECMO治療的患者。積極開展中藥、針灸、中醫耳穴、八段錦、中醫藥膳等中醫特色治療,在患者的康復治療中取得較好療效。

  “中醫專家全程參與查房、會診、診療方案製定,每晚對重症或疑難病例進行病例討論、分析總結,對新冠肺炎患者做到一人一方,精準施治。”譚行華介紹,本次廣州本地疫情病例,年齡超過60歲的患者接近四成,此類患者基礎病多、體質相對虛弱,為此,專家們制定了“扶正祛邪”的中醫治療原則,溫邪為主者,以“肺炎一號方”加減;濕邪為主者,用“麻杏薏甘湯”加減;重症熱邪壅肺者,用“麻杏石甘湯”合“達原飲”加減,健脾、益氣、養陰等扶正療法貫徹治療的始終。

  經過中西醫協同治療,減輕了患者發熱時間、緩解發熱峰值,有效阻止普通型患者轉為重症、危重症,促進了患者的康復。

  做法二:抗體治療

  積極採用抗體治療。按照“思路大膽開拓、治療慎之又慎”的原則,在總結成熟救治經驗,實施規範中西醫聯合治療的同時,根據鍾南山院士及重症、呼吸等相關專業專家關於中和抗體臨床試驗性治療專題會議論證意見,精準選擇適用病例,探索新冠病毒有效治療藥物。

  做法三:使用恢復期血漿

  使用新冠患者恢復期血漿。加強新冠康復者恢復期血漿使用力度,累計使用21人次。截至7月3日,本土病例累計使用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共4400ml,所有使用患者血清IgG抗體均顯著升高。

  做法四:康復治療早期介入

  為了讓患者早日康復,救治小組專門安排了兩名經驗豐富的康復師進入重症病區,利用“床上腳踏車”、理療燈等康復工具提前介入,促進患者康復。轉至普通病區或集中醫學隔離觀察病區時,繼續利用康復操、“康復音樂”等,促進患者軀體康復。

  做法五:尊重“老廣”習慣,提供靚湯加強營養支持


~~~~~~~~~~~~~~~~~~`

廣州本輪本地疫情在院感染者清零

2021年07月09日08:57 |

來源:廣州日報

  7月8日上午,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出院標準,經專家評估,又有6名確診患者從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以下簡稱“市八醫院”)出院。隨之,廣州本輪本地疫情的在院感染者實現清零!

  據悉,廣州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累計報告153例感染者,由於有基礎疾病的老年病例較多,最高峰時在院危重症患者達10例之多,但最終無一人死亡。

  這153例感染者是如何救治的?為何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實現清零?醫護團隊們使用了什麼“武器”……記者專訪了市八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鄧西龍和中醫科主任譚行華,聽他們揭秘救治“密碼”。

  本輪疫情無死亡病例

  截至7月8日,廣州市新冠肺炎本土感染者已經連續19天零新增,累計報告的153例本地感染者均為市八醫院收治。由於本輪疫情病毒傳播速度相對較快,有基礎疾病的老年病例較多,在院危重症患者數一度達10例之多,重症發生率相對較高。

  “我們是從5月21日開始收治第一例患者的,5月24日就開始有患者轉為重症了。經過治療後,有的患者一個星期就能轉出ICU,但一些年齡較大的有基礎疾病的患者,20多天才轉出ICU。”鄧西龍說。

  6月27日當天,本輪疫情的危重症、重症患者全部清零;7月8日,包括曾經的危重症、重症患者在內的所有在院感染者清零。廣州本輪疫情中,無一例感染者死亡。

  清零背後:三級聯合專家組實施精準施救

  在應對本期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導致的本土疫情過程中,廣州市針對Delta變異株的傳播特點,果斷實行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同步送院、同步复核、同步流調、同步管控的“四同步”處置機制,並構建以市八醫院為中心的集中救治平台,組建國家、省、市三級聯合救治專家組,將醫療管理、重症、院感、呼吸、護理、精神、康復等專業精幹力量有效融合,對不同類型的患者實行精準施救。

  每天早上,市八醫院教學樓的一樓會議室準時出現國家、省、市三級專家的身影,新收患者的情況、在院重症患者情況、病情有變化的患者資料都是交班的重點。共同商討病情、確定最終治療方案,各病區負責人嚴格執行……鄧西龍表示,一系列工作有條不紊,確保把最好的專家、最全的設備、最精的技術、最有效的手段用於患者救治一線,確保每個病患都能得到最專業、最高水平的治療。

  “我們一直都說,新冠肺炎的治療沒有特效藥,一直都是以'支持治療'為主。這次治療過程這麼順利,總結起來就是'措施得力,落實到位'。”鄧西龍說。

  “一案一策一小組”小組密切觀察

  對危重症、重症患者,救治團隊增強了人力配置,主要由重症專業醫師、專業護理人員組成,落實“一案一策一小組”負責制管理模式。目前普通確診病區配置護理人員基本達到床護比1:1,醫護比0.4:1。醫護人員嚴密監測每例患者體徵,細細把握每個指標每項用藥,充分預研病情變化,提前採取乾預措施,全力防止輕症轉重症,最大限度提高救治質量,進一步降低重症化率和重症死亡率。

  “經過會診,如果預判某個病人的器官出現問題了,我們就會提前干預,搶救手段及時跟上,絕對不會讓他發展到比較嚴重的地步才去開展治療。”

  “我們也會把去年摸索到的一些經驗用在本輪這些本土病例上,比如俯臥位通氣,就是搶救重症患者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鄧西龍介紹,所謂“俯臥位通氣”就是讓重症患者趴在床上通氣,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者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臥位進行機械通氣,主要用於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患者的缺氧狀態。

  “俯臥位通氣優點很多,但施行起來卻不容易”,鄧西龍介紹,臨床上大部分都是採用徒手翻身的方式給患者做俯臥位通氣。患者除了有口插管接呼吸機外,身上往往還有胃管、尿管、靜脈通路等,同時患者身上還連接了心電圖,測血壓袖帶,翻身的時候要小心翼翼保護好這些管路。翻過來後還要固定好患者頭部位置,防止氣管插管彎折,給身體一些部位墊上枕頭防止壓迫損傷。這些操作需要耗費醫護人員大量的精力及體力,每一次翻身都需要4-5名醫務人員一起完成。

  “但效果是好的,有的病人通過嚴格的俯臥位通氣,就熬過來了。”鄧西龍說。

  “三三四”機制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

  市八醫院對本土病例採取“三分開”分類收治措施,實現出院集中醫學隔離觀察病例和陽性病例、輸入病例與本土病例、健康監測異常者與職業暴露人員等分區管理,嚴防交叉感染。

  根據病患的不同年齡分類集中病患,實施“三集中”收治——

  集中收治老年病患及有重症傾向的患者,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到提前干預,有效降低重症化率;集中收治兒童患者,設置兒童集中收治病區,配足兒科專業醫師、護士,與病區傳染科、呼吸科醫師共同做好診療工作,加強兒童心理關愛,落實兒童專科護理;集中多學科診療,開展行政、院感、醫療集中交班、會診共28次,重症、危重症患者組織耳鼻喉科、腎內科、臨床藥師、心內科、中醫科、康復科、疾控專家等多學科團隊共同製定治療方案。

  在最危險的閉環轉運環節,“核陽”轉運專班組由市八醫院統一管理,進行轉運流程推演、正確穿脫防護服、負壓救護車消殺、醫療廢物處置等一系列培訓。此次疫情,共計轉運“核陽”病例114例,“染疫嫌疑”病例23例,實現轉運零差錯。

  治療Delta變異株的廣東經驗

  做法一:堅持中西醫結合

  譚行華介紹,此次本地新冠患者的治療全過程均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確診患者中醫藥參與率達100%,無症狀感染者中醫藥參與率71.4%,包括1歲的嬰幼兒和重症患者、 ECMO治療的患者。積極開展中藥、針灸、中醫耳穴、八段錦、中醫藥膳等中醫特色治療,在患者的康復治療中取得較好療效。

  “中醫專家全程參與查房、會診、診療方案製定,每晚對重症或疑難病例進行病例討論、分析總結,對新冠肺炎患者做到一人一方,精準施治。”譚行華介紹,本次廣州本地疫情病例,年齡超過60歲的患者接近四成,此類患者基礎病多、體質相對虛弱,為此,專家們制定了“扶正祛邪”的中醫治療原則,溫邪為主者,以“肺炎一號方”加減;濕邪為主者,用“麻杏薏甘湯”加減;重症熱邪壅肺者,用“麻杏石甘湯”合“達原飲”加減,健脾、益氣、養陰等扶正療法貫徹治療的始終。

  經過中西醫協同治療,減輕了患者發熱時間、緩解發熱峰值,有效阻止普通型患者轉為重症、危重症,促進了患者的康復。

  做法二:抗體治療

  積極採用抗體治療。按照“思路大膽開拓、治療慎之又慎”的原則,在總結成熟救治經驗,實施規範中西醫聯合治療的同時,根據鍾南山院士及重症、呼吸等相關專業專家關於中和抗體臨床試驗性治療專題會議論證意見,精準選擇適用病例,探索新冠病毒有效治療藥物。

  做法三:使用恢復期血漿

  使用新冠患者恢復期血漿。加強新冠康復者恢復期血漿使用力度,累計使用21人次。截至7月3日,本土病例累計使用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共4400ml,所有使用患者血清IgG抗體均顯著升高。

  做法四:康復治療早期介入

  為了讓患者早日康復,救治小組專門安排了兩名經驗豐富的康復師進入重症病區,利用“床上腳踏車”、理療燈等康復工具提前介入,促進患者康復。轉至普通病區或集中醫學隔離觀察病區時,繼續利用康復操、“康復音樂”等,促進患者軀體康復。

  做法五:尊重“老廣”習慣,提供靚湯加強營養支持

  市八醫院先後安排3名專業精神心理醫師組成心理健康小組進入病區,每天對有需要的病人進行心理疏導和治療,提前介入,促進患者心理康復。

  改善患者飲食,同時開展營養師巡診對不同類型患者進行營養指導。

  “此次入院的患者基本都是廣州本地人,廣州人對'吃'是比較講究的,像我們的郭阿婆沒入院前就經常去喝早茶,平常家裡也都喜歡煲湯,這都是'老廣'們的喜好,所以我們也特別尊重這一習慣,在飲食方面做出了相應的改善——增加了靚湯的供應,一方面既加強了營養支持,另一方面患者心理上滿足了,也有利於疾病康復。”鄧西龍說。(文/記者張青梅、伍仞通訊員穗衛健宣、市八宣)
nomo333 wrote:
治療Delta變異株(恕刪)


你這篇更加證明 西醫鍾南山是鍾摘桃

請問主要治療藥物是啥 是中醫中藥 不是西醫西藥
治療場所一定放西醫院??
中醫院做不到?
明明就是西醫鳩佔鵲巢
明明中醫的功勞 西醫硬要分杯羹
然後渲染成自己的功勞 看看近來"中國醫生"電影
哪有中醫的身影 可見西醫資本的勢力之大
歐美西醫院不如中國嗎? 為何還是病故不斷

整個中國除武漢初期外 幾乎沒有病亡 重點是啥
不是西醫西藥 而是中醫中藥
為何武漢初期死那麼多人 還不是因為鍾南山
之前非典 也是靠中醫收尾的
  • 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