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加坡“沒有”小孩走.....?


這是謠言嗎?

昨天看到一個表格
上面寫新加坡0
而我們是比例最高的

2022-05-28 11:27 發佈
辛苦你
還特地開一個0分帳號

文章標題
新加坡“沒有”小孩走.....? (編號: 84964756)
文章作者
Ractopamine (來自: 1.173.?.89)
willh

怕被告啊 你以為台灣有言論自由啊

2022-05-31 12:50
Ractopamine wrote:
新加坡0而我們是比例最高的


建議指揮中心可以改一改阿......把之前不幸往生的小孩..死因都改為腦炎...

這樣台灣就沒小孩因為新冠肺炎而死亡....

然後那些人通通變造謠,全部罰300萬,或抓去關....
alou21

找不到慢性病的,就推給痔瘡

2022-05-28 21:50
wugoson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2-05-31 1:05
掩耳盜鈴?
禁言就能當作不存在嗎?

想起三禮猴了,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政客不准的就別看?
政客不准的就別聽?
政客不准的就別說?
新加坡那個就別看了.
小孩很多...就別說了.
Snoopy

不準->X 不准->O

2022-05-28 13:35
b700543

我錯了,從善如流,立刻改正.

2022-05-28 15:03
類染疫 類死亡.
那T島的數字 瞬間歸0.

我是不是比唐鳳還聰明? 不用佩服我.
rickchiu wrote:
建議指揮中心可以改一改阿......把之前不幸往生的小孩..死因都改為腦炎...
這樣台灣就沒小孩因為新冠肺炎而死亡....
然後那些人通通變造謠,全部罰300萬,或抓去關.

這篇報告
Disentangling etiologies of CNS infections in Singapore using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and random forest
新加坡有許多難以判別的中樞神經系統 (CNS) 感染 , 55.3%是傳染源(病毒,細菌,寄生蟲), 5.0%自體免疫或免疫介導,另有39.7%病因不明

腦炎(encephalitis)是腦部的炎症,常為急性,且最常由病毒感染造成, 也可能是細菌,寄生蟲等等。 所以這是一個表現於腦部的"病徵" , 只是"病徵"不發生於肺部的炎症 。
"病徵" 是表現出來的 "結果" , 不是吾人要尋找的"原因"
是有一種"病因", 移動到了身體某個器官造成了發炎 , 因炎症反應表現在腦部造成出現"腦炎",炎症反應表現在肺部造成出現 "肺炎"
死因是找出 致病的"原因"
死因 區分有
(1)初始死因(primary cause of death), 引起死亡的初始的原因
例如惡性腫瘤發展到末期致死,冠心病心肌梗塞致死,動脈粥樣病變腦動脈突發破裂出血致死,心臟動脈瘤破裂急性心包填塞致死,空泡型肺結核病致死。
在受暴力而死亡中如機械性損傷、機械性窒息、雷電擊傷、高低溫損傷、外源性毒物中毒等引起的死亡,初始死因是指該項暴力,
如果是通過某種機制或通過"初始死因"損傷後的繼發性病症致死,如扼頸可立即因窒息而死,也可能當時未死,之後才因為引起喉頭水腫或繼發肺水腫、肺炎而死,但扼頸是初始死因。

(2)直接死因(direct cause of death)是指直接因此而死亡的原因。如果初始死因未經過中間環節加入其它因素,直接引起死亡,則此死因既是初始死因,又是直接死因,也是唯一死因。初始死因沒有立即致死,而因它的繼發後果或合併症致死,則後者的繼發或合併症為直接死因。
常見的直接死因有:感染,大出血,血管栓塞,中毒,全身器官衰竭 等

(3)輔助死因(contritutory cause of death)本身不會致命,但在死亡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例如嚴重脂肪肝患者因酒精中毒死亡,則酒精中毒為初始死因,而脂肪肝為輔助死因。巨大動脈瘤患者被人拳擊後動脈瘤破裂死亡,動脈瘤是初始死因而拳擊是輔助死因。

(4)誘因(inducing cause of death)即誘發身體原有潛在疾病惡化而引起死亡的因素,包括各種精神情緒因素、勞累過度、吸菸、外傷、大量飲酒、性行為、過度飽食、飢餓、寒冷等。這些因素對健康人一般不會致命,但對某些重要器官有潛在性疾病的人,卻能誘發疾病惡化而引起死亡。

(5)合併死因(combined cause of death)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難以區分主次的死因在同一案例中聯合在一起引起死亡而共同構成死因。
病與病聯合致死 已有心肌梗塞又發現新冠
病與暴力聯合致死 心肌梗塞患者又發生車禍
暴力與暴力聯合致死 出車禍又摔到橋下

有的時候找不出原因 , 就只能寫 unknown reason caused encephalitis
死因是"空懸在那裏" , 只寫了 病徵 encephalitis

但是腦炎常常是未知 ,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炎症、細菌感染、昆蟲叮咬等。常常找不到已知的原因。
例如免疫介導的病因,常常 病因不明。 病毒並沒有進入腦部, 而是不明原因的 免疫介導 , 造成腦部發炎

人類是為了保護大腦不受病毒或細菌侵入, 演化出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BBB)
原本腦組織內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緊密相連,內皮細胞之間沒有任何間隙,而且毛細血管外表面幾乎均為星形膠質細胞包圍,這種特殊結構形成了血漿與腦脊髓液之間的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BBB)。這種障壁可以隔離細菌或病毒進入腦部 。
到底是血腦障壁BBB 失效造成的"病毒性腦炎" , 還是病毒並沒有進入腦部, 有不明機制引發自體免疫, 造成腦部發炎 ?
所以小孩沒走,大人有走你卻不在乎?假專家看數字分析阿~
如果台灣撐過去,你要解釋什麼??馬祖保佑嗎??省時間別發廢文,比較這些沒意義的
還不如多注意自己的清潔衛生, 不要污染台灣...
adiouthg wrote:
所以小孩沒走,大人有(恕刪)


新加坡四十歲以下死亡率本來就是0,這本來就沒錯
貴塔綠班黨政客的意思是現在呆灣死的小朋友不夠多耶,所以許多個小朋友走了叫假訊息要查辦
請問一下貴塔綠班黨認為死幾個才叫死很多個?
請問一下你這位專家怎麼看呀?
新加坡早在幾個月就已經說明Omicron對小朋友可能會有腦炎的問題,所以他們積極面對
請問一下呆灣的阻輝中心做了什麼?
你這位專家要不要講看看?

adiouthg

我是防疫專家就不會來這回你廢文,浪費我的時間..懂了吧,但是我知道新冠是共仔發明的,解藥卻做不出來..實在可恨

2022-05-28 13:55
yuxian

其實他們很早就做出疫苗跟快篩,只是效果很爛連非洲都退貨 「WHO計劃首次發放中國疫苗,但分配到250萬劑的南非拒絕」

2022-05-28 13:57
qinin wrote:
新加坡四十歲以下死亡率本來就是0,這本來就沒錯

不,是錯的
依據 衛生部的公告 , 並非四十歲以下死亡率本來就是0 ? 因為40歲以下的20-30及30-40二個年齡層都有死亡率出現, 並非0


qinin wrote:
貴塔綠班黨政客的意思是現在呆灣死的小朋友不夠多耶,所以許多個小朋友走了叫假訊息要查辦
請問一下貴塔綠班黨認為死幾個才叫死很多個?

除了您之外, 從來沒看到,也沒找到有任何政客說過現在『 ○ 的小朋友不夠多耶 』這種話?
完全都是您在自說自話
您的邏輯完全看不懂 ? 您自己先說 『許多個小朋友走了』
這句話本身就是 一種非形式謬誤的 「言詞謬誤Verbal fallacy」及 「模糊謬誤Vagueness」,沒有精確的數字,卻以模糊的"許多"來泛指? 造成語意混亂 ←當然這種語意混亂是故意在製造岐義
只要質疑您的這個說法錯誤 , 您就把預設的 『 ○ 的小朋友不夠多耶 』這句話塞到別人的口中, 說成是政客的意思 ? ← 然而您這樣衍繹本身是一種《形式謬誤》
完全是自導自演, 自問自答 , 這種"形式謬誤"是推理有邏輯結構缺陷,這些推理當然是無效推論。

由『許多個小朋友走了』→反過來倒推說成→『 ○ 的小朋友不夠多耶 (走了 的小朋友不夠許多耶) 』?
這是一種《換位不換質》或條件式轉向 的誤謬
若P許多個小朋友Q走了 →倒推反過來說→Q走了小朋友 ~P 不夠許多
倒過來"換位"了, 卻沒有換質 , 玩弄邏輯 ? 卻反而顯示出您自己的真實立場

若P則Q 是如何變成 Q則~P ?
這二句話顯然是相反的對立面 , 不可能是同一個人的立場 ? 卻硬要塞在別人的嘴上

您主張 『許多個小朋友走了 ? 』 可否告之這句話您的引用來源是什麼 ?
還是您自己說的, 您的依據為何 ?
當認真找出資料 , 證明您所言不實
Omicron流行下的兒童死亡率,美國約是10萬分之5,日本10歲以下兒童得到Covid的死亡率佔10萬分之5.5
台灣0-9歲兒童2022年至今(5月30日),確診數為男生108581人,女生97087=205668, 這20萬其中有男生6人及女生2人死亡
目前(5月30日)累計兒童重症25例,包括14腦炎。腦炎個案中五位不幸過世,其餘九位小孩中有八位病況順利改善,已拔除呼吸器或出院,一位仍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但肝腎指數好轉中。

當然, 如果認真依照上述數據這樣說 , 台灣的兒童死亡率 10萬分之4, 對比並沒有比較高
您必然會反過來指控別人對數據的解讀是『 ○ 的小朋友不夠多耶 (走了 的小朋友不夠許多耶)』?
這是在設陷阱給別人跳 ,而不是真的要了解"兒童腦炎"的現況
還一直要求連不說話都不行 ?一定要掉進這個陷阱?
一定要按照您的劇本回答 ?
所以就有下的說詞
qinin wrote:
請問一下你這位專家怎麼看呀?
新加坡早在幾個月就已經說明Omicron對小朋友可能會有腦炎的問題,所以他們積極面對
請問一下呆灣的阻輝中心做了什麼?
你這位專家要不要講看看?

早在二年前 , 太多報告 已經知道 Covid-19會有腦部發炎的症候 ,
二年前這一篇 新加坡 COVID-19 的神經病學
Neurology of COVID-19 in Singapore.
J Neurol Sci ; 418: 117118, 2020 Nov 15.
2020 年 3 月 19 日至 7 月 19 日期間,新加坡有47,572 名患者(中位年齡 34 歲,98%為男性)被診斷出患有 COVID-19。我們確定了 90 名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中位年齡 38 歲,98.9%為男性);39 與 COVID-19 的關係確定性不同,分類為 i)中樞神經系統綜合徵-4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 和腦炎,ii)腦血管疾病-19 急性缺血性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AIS/TIA),4 腦靜脈血栓形成 (CVT),2 腦出血,iii)外周神經系統-7 單/多發性神經病,以及新組,iv)自主神經系統-4 限制性自主神經障礙綜合徵。其他51 名患者曾患有與 COVID-19 無關的先前/共存的神經系統疾病。腦炎/ADEM 延遲發生,發生在危重的 COVID-19 中,而 CVT 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發生相對較早,主要發生在輕度感染中。AIS/TIA 起病多變,發生在COVID-19 嚴重程度不同的患者中;顯著 63.2% 的人沒有症狀。CVT 比預期更頻繁,發生在輕度/無症狀患者。所有 81 例兒科 COVID-19 病例均未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
該報告說"新加坡所有 81 例兒科 COVID-19 病例均未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 , 不知道所謂『新加坡早在幾個月就已經說明Omicron對小朋友可能會有腦炎的問題,所以他們積極面對』所指為何 ???
反而是香港統計15%的小朋友得到Omicron之後有神經學上的表現,會痙攣也會變成腦炎

Ital J Pediatr 義大利小兒科期刊
. 2021 Jun 2;47(1):123. doi: 10.1186/s13052-021-01066-9.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ARS-CoV-2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結果: 我們的綜述納入了 44 篇報導 59 例兒科患者神經系統表現的文章。大多數 (32/59) 病例發生在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徵 (MIS-C) 的過程中。腦血管受累繼發神經系統疾病10例:缺血性腦中風4例,腦出血3例,腦竇靜脈血栓形成1例,蛛網膜下腔出血1例,多發性瀰漫性微出血1例。可逆性脾臟病變9例,良性顱內高壓4例,腦膜腦炎4例,自身免疫性腦炎1例,顱神經損傷2例,橫貫性脊髓炎1例。5 例患有格林-巴利綜合徵 (GBS),包括我們在內的 2 例患有 ADEM。幾乎所有病例(45/60)都進行了放射學檢查:最常見的放射學發現是胼 胝體(Corpus callosum)壓部(Splenium)有影像變化。僅2例證實腦脊液中存在SARS-CoV-2病毒核酸。除了 5 例 ,幾乎結果是有利於癒後。

是您自己不知道?還是大家都不知道
不了解您是如何能未卜先知? 說成主治醫生都不知道 如何治療 ????
您說
新加坡早在幾個月就已經說明Omicron對小朋友可能會有腦炎的問題,所以他們積極面對
請問一下呆灣的阻輝中心做了什麼?

依據和來源為何?
自己看,這是去年的, 有沒有提到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MIS-C)

有沒有CDC臨床處置?有沒有如何治療 ? 很多腦炎是免疫介導的

新加坡衛生部。關於新加坡兒童 MIS-C 病例的媒體聲明,2021 年 11 月 6 日。
https: //www.moh.gov.sg/news-highlights/details/media-statement-on-paediatric-mis -c-cases-in-singapore。
這和 我國 CDC 所做的有什麼差別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