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打新冠疫苗跟死亡沒關係嗎?

看了蒼藍鴿之前打疫苗的影片

裡面談到打疫苗就是促進身體發炎反應,
但蒼藍鴿又說打疫苗跟老人死亡沒關係,

是因為老人不會有發炎反應嗎?
還是有什麼我不懂的?

我是氣喘兒,
從小的認知是支氣管發炎就等於氣喘,
假設老人的發炎反應不是肌肉痠痛而是其它器官發炎,
會不會比較合理,
因為老人畢竟也沒什麼肌肉了,
如果是其它器官發炎那導致死亡有沒有可能?

TVBS新聞
2021年6月20日 週日
打疫苗猝死通報再增 全台5天累計77例
畢竟這波打疫苗後死亡的人真的不是少數,
政府是不是應該要重視一下。
2021-06-21 12:03 發佈
怎沒人幫我解惑?
是我理解有錯誤,
還是打疫苗真的跟死亡沒關係?
jianchan88

壓倒駱駝的,要算在最後一根稻草上嗎?

2021-12-02 14:51
*心灰意冷*

看看這個醫師的顏色,自己又不打高端,所以當然替政府解圍啊!

2021-12-03 9:43
瘦的狠 wrote:
打疫苗猝死通報再增 全台5天累計77例


如果是按蘋果的數字來,迄今為止這甚至是 116。

這個時點當局一定都說沒問題
首先他肯定希望你去打、把疫苗打完
其次現在怎麼也趕不上研究出個結果

但,
會重複發生的現象不是偶然,是有因果。

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吧
死亡累計144例

文中提到:
50多歲女性,有洗腎、高血壓病史,接種隔天出現疑似腹膜炎、腸穿孔症狀
50幾歲男性,是一名長期洗腎患者,接種隔天出現腹瀉、腹痛、噁心症狀
這些有沒有像是施打疫苗,
導致其它器官發炎死亡,
老人家耐受度沒年輕人好,
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不應該好好重視嗎?
不知道蒼藍鴿會不會再出影片解釋,
之前那部施打2天疫苗死11個人就武斷拍片下了定論,
不知道會不會補拍片自己推翻自己。

其實我能認同蒼藍鴿之前拍的片子,
老人就如同風中殘燭,
何時燒盡不知道,
但是被風吹滅的,
還是油盡燈枯呢?
如果再用心一點加個燈罩,
是不是能減少被風吹滅的可能性,
人命不應該多用點心嗎?
瘦的狠 wrote:
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不應該好好重視嗎?

打疫苗和老人死亡,當然有關係。
白痴才覺得沒關係。
貼一下該影片留言中比較正確的邏輯推論:

doomsday0516 wrote:
不介意討論一下?我把我寫的貼過來。

我對於打疫苗的立場跟對媒體的看法都跟你一致,但是我對於你比較"疑似疫苗致死"與"所謂背景值(全體平均值)"有點意見。

首先,請問您有這幾天總死亡人數的數據嗎?有的話,可否秀出數據支持您"沒有高於背景值"的claim?你怎麼知道,打疫苗的加上沒打疫苗的死亡人數,沒有高於背景值?

如果您有的也只是新聞上那些"疑似打疫苗死亡"人數,然後"低於背景值",那

(1) 為什麼"低於"背景值?為什麼不是"等於"背景值?難道反過來打疫苗竟降低那些老人當天的自然死亡率???那也很值得探討啦?

(2) 你們這種論述的問題,我舉一個例子:去年美國疫情嚴重時每日COVID死亡數三四千人,但美國正常每日死亡將近七千人。照你邏輯,我可否據此推論COVID死亡屬於正常死亡,"低於背景值"?答案:看CDC Excess Death就知道,死亡總數也增加,三四千人是額外多死的。如果你沒有調查同樣這幾天同樣年齡層未打疫苗的死亡人數並加總,你憑什麼說"低於背景值"??空口無憑,數據秀出來看看,自然服眾。

(3) 我嚴重懷疑你根本沒有這幾天同年齡層死亡數據。很顯然,現在正在疫情期間,今年的同期死亡人數,說不定不算"疑似疫苗致死"就已經高於往年平均。所以,你即使拿到的總死亡人數,都可能"已經高於背景值",你到底用什麼宣稱"低於背景值"??

你只是想當然爾的推論而已。這樣不叫科學。
250
doomsday0516
doomsday0516
3 days ago
(4)我再從更根本挑戰你的"所謂背景值"的統計謬誤。

拿"疑似打疫苗致死"與"所謂背景值"(aka該年齡層平均死亡率)來比較,你有沒有想過,你這樣的評估,已經預先假定了搶打疫苗是隨機取樣事件且死神召喚是平均分佈。兩個假定都是錯的。

若把75歲以上老人從最病弱到最強健由左至右依序排列,我們會得到一個類鐘型曲線。首先,死神不是平均的召喚這一群人。最左端的人,可能早已奄奄一息,隨時蒙主寵召,不太有機會推出去打疫苗;右端的人相對強健、預期還能活好幾年,打疫苗意願高。所以,疫苗施打也不是隨機取樣。

我舉兩個類似例子說明盲點:

(a)班級成績前25%學生的被當率,與最後25%學生的被當率,會不會一樣?若前25%學生被當率異常提高,但與全班平均比較依然較低,這樣叫沒超過背景值完全沒問題?

(b)世界前20%有錢人流落街頭的機率,與世界後20%流落街頭的機率,可會相當?與平均值比較,有沒有道理?

我不敢說疫苗究竟會不會導致死亡,數據才能說話。但是,使用平均死亡率來當"背景值"只能是一個非常快速粗淺的估計。與"所謂背景值"比較,肯定不能說明問題。那根本不叫科學。

比方說,以"身體強健度相關的指標(請醫學專業的人填上)"為X軸,以"死亡率相關的指標(請醫學專業的人填上)"為Y軸,對同年齡層老人作類似如下點狀圖。越右邊的越強健,越左邊的越羸弱;越上面的越容易蒙主寵召,越下面的預期壽命更久。正常情況下,自然死亡的圖大概會像這樣左高右低,死神不是平均召喚,而是喜歡召喚左邊的人。在這裡,所謂背景值,應該是這條斜率為負的斜線,而不是一個定值,一條水平線!

然後,把這些打疫苗致死的個案放進圖裡。

(1)如果他們大都出現在如左側黃色區域,那的確,低於背景值,疫苗沒有可見致死作用。

(2)如果他們出現在如右側紅色區域,顯然高於背景值,但低於"所謂背景值(全體平均值)"。且經與baseline比較分析p<0.05有顯著差異,那疫苗(或施打疫苗的行為,舟車勞頓、風吹日曬折騰)就很顯然有提高死亡率。

有數據的話,做個圖出來吧。與"所謂背景值"比較,很難讓人信服。

需要看圖的,我有貼在倉藍哥6/17文章下面的留言裡。這裡貼圖的連結就會不見

最後確定有關係又能怎樣,人能活回來嗎??
事隔半年,
終於也打完兩劑疫苗了,
還好有郭董買BNT,
感謝郭董感謝台積電感謝慈濟,
不然靠台灣政客買疫苗,
現在應該連第一劑都沒得打,
現在看蒼藍鴿打第一劑AZ那可憐樣,
我真想說打完兩劑BNT,
我家女王打兩劑莫德納,
就只有身體熱熱的,
肌肉稍微痠痛而已,
大概是我們是疫苗認證的老人,
不像蒼藍鴿影片那樣病懨懨,
看看AZ的死亡率跟BNT的死亡率,
真是天差地別。
鐵牛CEO

所以打BNT反應不良 就沒關係?[笑到噴淚]

2021-12-02 11:31
*心灰意冷*

民進黨不打高端的一堆,民進黨真垃圾

2021-12-03 9:44
怎可能更打役苗沒關系? 到目前為止, 政府有公布任何一例的分析真相嗎 ? 還是個人隱私為由..這是社會關心的重大事情吧 ! 又不是公佈姓名, 個資. 早死晚死, 為何要選擇讓長者早離開 ? 什麼打與不打, 平均每天有多少長者都會死..既然如此,還打個屁.. 實在是不認同..
瘦的狠 wrote:
看了蒼藍鴿之前打疫苗的影片
裡面談到打疫苗就是促進身體發炎反應,
但蒼藍鴿又說打疫苗跟老人死亡沒關係
有些網紅就是受政府委託做政令宣導,
你還真的跟他們認真?
就像之前口罩不夠,一堆網紅就說口罩防不了病毒,
在捷運和教室裡都不用戴口罩。
後來口罩夠了,在戶外連鬼都沒有的地方也要戴口罩。
真的不能跟這些人認真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