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這些年來車款造型流行從圓潤轉向銳利,展望未來與科技感的造型風格大行其道,但因為娛樂的多元化,摩托車市場卻逐漸變小,本來為了年輕人打造的車款,卻反而因為年輕族群娛樂方向改變而賣不動了,但車開發出來了總得賣出去吧?

此時,車廠突然想起了有一批不吃「現代風格」那一套的消費者,倏地想起經典圓燈與傳統街車造型在市場上,一直都是不敗的組合,於是紛紛推出外觀走回圓潤中帶方正的「現代復古」車型,做法也不困難,拿出新街車當作基底,拿掉那些看起來很現代的設計,扒上一層復古元素,再配上一點致敬細節跟歷史回顧,一台有故事又有賣點的車就橫空出世。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這樣做倒也沒有不好,老車有老車的美,但也有老骨頭會有的毛病,環保法規那種惱人的話題姑且不論,騎乘性多半就與現代車款有著巨大落差(別拿什麼1980末1990初的近現代車款來比較,那離老字還有段距離。),除了材料技術、配備科技這類的硬體條件,更多的是人類工程技術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學問(以及相應的研發與數據收集配備),新技術開發出來的新世代車輛,搭配上符合普世美感的「經典」造型,好騎又好看,車廠還省了許多開發成本,何樂而不為?

不過本次試駕的Speed400卻更加難能可貴,2023年於米蘭車展正式登場的Speed400並非是共用平台下的產物,全新開發的引擎加上專門開發的車架,Speed400是徹底以「新復古」為核心開發的新車。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聽來很拗口,不過以新科技重塑經典樣貌,正是凱旋的拿手好戲,坐擁深厚街車開發歷史的凱旋,將品牌百來年的精隨投注在一台398c.c.的單缸復古街車,捨棄旗下素來有名的垂直汽缸並雙引擎與現代基底的三缸引擎,反而是背離世界潮流選了個單缸,頗有重回1950年代那種反璞歸真的氛圍。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氛圍良好」

 
拿出實體鑰匙,讓我霎時回到18歲那年第一次騎檔車的感覺,以現在的規格標準來說,少了Keyless這種科技配備似乎該打屁股,但像我一樣有點年紀的騎士們,應該能懂那插入鑰匙的儀式感有多重要,那不是按一下Keyless旋鈕,再轉一下轉盤的生冷感可以比擬的,或許是一種情懷加成,但騎復古車款追求一下情懷感應是不為過。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但Speed400可不是只有好看而已,凱旋這牌子厲害就在於,做復古稱第二他廠難稱第一,因為優異的工程設計能力,即便是大排氣量的垂直汽缸並雙引擎也能有極佳的性能表現,近代的高性能三缸引擎更是靠著T-Plane在同類型引擎中樹立難以動搖的地位,目前Moto2採用的統規引擎就是出自凱旋的765車系。
延伸閱讀:Triumph Speed Twin 1200 RS試駕報告|深藏不露的躁動靈魂
延伸閱讀:2020 Triumph Street Triple 765RS 試駕 輕盈暴力卻又充滿紳士態度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圖為Triumph Speed Twin 1200 RS)

而Speed400上搭載的水冷單缸四汽門DOHC引擎,表現更是出乎意料的好!震動小、運轉滑順、中轉速域出力飽滿、高轉區延伸性還算不錯,除了引擎本體尺寸不小之外,各方面都算佳作,6,500轉時奉上37.5Nm的最大扭力,推升到8,000轉時則將40ps的最大馬力交給騎士自在發揮,搭配上不算太重的170kg裝備重量,出力表現令人頗為愉快。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又是你!電子油門!

 
不過並非一切都盡如人意,雖然Speed400引擎機件運轉品質不賴,但是電腦油圖與電子油門的配合性似乎不是很理想,當進入騎乘狀態,在低檔位、低轉速時會出現較突出的拉扯感,然而檢視一二三檔齒比(1st=2.83:1、2nd=1.93:1、3rd=1.42:1),看上去除了一二檔齒稍疏外,並沒有特別誇張的齒比落差,然其拉扯感又與單缸車特有的低速出力飽和不同,更像是有人戳了你一下又裝沒事的感覺,雖然問題不大,但總覺得不是很舒服。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而類似的問題也發生在換檔的過程中,尤其是一升二、二升三時特別明顯,當你加快騎乘節奏,想要早一點開油,開多一點油門的時候,引擎轉速會在升檔補油的瞬間遲滯一下,轉速會比預期的多爬升了幾百轉,雖然不至於引起後輪打滑,但被多推一把的感覺不算愉快。

期間也反覆檢驗了是否是人為操作導致,除了更仔細的控制離合器之外,也嘗試過更和緩的開油方式,最終發現,似乎只要油門操作不連續(換檔會切油門)、操作速度稍快一點,Speed400的電子節流閥反應就會變得很微妙,彷彿是不確定駕駛者「現在是想加速?或是想減速?或是想巡航?」一般,在節流閥開度的修正上做出了與騎士預期不同的調整方向。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而在四千轉過後遇到的問題又更特別一點,或許是為了通過環保法規,在四千轉到八千轉這個區間,如果從維持油門開度巡航,接著開始漸進式的加大開度,引擎會呈現一種「要走不走的」的運轉狀態,轉速爬升的樣態甚至類似「爬梯子」般階梯式攀升,而非一般加速時引擎轉速線性爬升的感覺。

但或許是拜此設定所賜,Speed400在高架以五或六檔定轉速巡航時(提供五、六檔齒比數據供參考5th=0.96:1、6th=0.84:1,五檔就算巡航檔了),引擎運轉感非常綿密,瞬時油耗可以常態維持在40km/L的表現,真的需要加速,油門大灌下去,憑藉著大單缸的飽滿扭力,五檔依然可以馬上甩離車陣,甚至不需要刻意降檔去超車。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騎個車,不需如此拚命

 
或許是數據蒙蔽了我的雙眼,也或許是體感欺騙了我的大腦,也可能是本能誤導了我的判斷,提速飛快的引擎加上平順的運轉品質,讓我不自覺地想將轉速追高,然而Speed400最好的騎乘方式其實是利用大扭力的特性,在山路上只須掛在三檔就能應付極低速的彎角,配合和緩的油門操作,就能以自然流暢的節奏輕鬆騎乘。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由於動力帶相當廣闊,不需要刻意降檔位來維持輸出帶,山路上一個檔位可以騎完,市區行駛時又算動靜得宜,需要超車時右手一擰動力隨傳隨到,除了停等紅燈再起步的過程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扭力稍微嚇到,整體的騎乘過程堪稱是「放空」,不用計算引擎檔位,不用理會轉速區間,直覺性的操作油門,Speed400就能帶你走完整個行程。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加上稍長的懸吊行程(前140mm、後130mm)、稍微軟調的彈簧設定,以及同樣走舒適路線的阻尼設定,Speed400看似是台運動感十足的復古街車,實際上是更適合悠哉騎乘的車,在不追求快節奏的前題下,Speed400的設定真的是非常舒服,標題上寫的輕巧無壓力說的正是這回事。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不過也因為懸吊較軟的關係,制動系統的表現就不是很亮眼,雖然減速上沒有大問題,但當遇到一些突發路況時,BYBRE這顆輻射對四卡鉗反而因為瞬間減速力道太大,導致前懸行程用盡而未能完全發揮,也可惜了原廠配給Speed400的這對Metzler M9 RR,明明規格上看起來挺運動的,卻因為電子節流閥反應微妙與懸吊設定偏軟的緣故而未能完全發揮,甚是可惜。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不過話又說回來,Speed400是一款大眾取向的車款,將設定做到滿,其實對大部分騎士來說未必是好事,很多時候買這種車來騎,無非是大排氣量車款太重太貴,騎起來壓力很大,黃牌級距的輕檔車夠便宜、夠輕巧,是不分老中青的全方位產品,軟一點的懸吊提供了舒適性,一般騎士也未必需要回饋感那麼積極的油門反應,很多時候原廠提供了多項動力模式可選,但許多人到賣車為止都只用過STD(標準)。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Speed400底子不錯,重點是騎起來很帥、騎起來很輕鬆,雖然僅是黃牌級距,堪稱是凱旋最入門的車款,但整體的大車感與「凱旋味」依舊營造的挺到位的,許多細節並沒有因為等級較低而馬虎帶過,視覺質感雖然難以跟六七十萬的老大哥比,但神韻學到了,其他略有不足的部分都能用改裝補齊性能需求。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別想太多,騎就對了!

 
在性能追高的現代,還有車能以這麼純粹的樣貌誕生,其實令我備感欣慰,Speed400車如其名,要速度確實有速度,但要快要慢完全取決於騎士想怎麼騎,Speed400不像有些車款會不斷鼓勵騎士騎快一點,又不像有些車休閒到想快都快不起來,要悠哉?你可以掛著三檔騎完整條山路,想騎快?高速巡航、直線超車完全是易如反掌,頂多前叉有些搖晃,裝支防甩頭就解決了,這車堪稱完美符合輕檔車俱樂部「輕鬆騎檔車」的宗旨,別想太多,騎就對了!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車輛配備

 
Speed400整車設計上依然維持經典街車的大致樣貌,不過更像以復古為基底的現代變體,圓燈有了,方中帶圓的油箱有了,側蓋有了,仿氣冷引擎的汽缸鰭片設計有了,凱旋標誌性的御飯糰形狀引擎外蓋有了,造型雅致的前後土除有了。

撇除那為了更強烈的動感而走勢向上的車尾線條,Speed400的外觀就像是設計師帶著需求清單一筆一筆打勾一般,該有的元素一樣不少,就連鍊條在右側這點都完美的向凱旋的歷代先賢致敬,更透過塞滿整個車架的引擎掩蓋了單缸引擎的纖薄感,整車體量飽滿、視覺分量充足,粗壯的43mm前倒叉也提供了不少肌肉感,全車設計可說是同級相似車型中最平衡也最完整。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這次Speed400在大燈設計上也比照凱旋現行經典車款系列的造型,以鋁色外圈搭配一個X狀的交叉匯集於大燈中央,中央處同樣有凱旋的Logo,左右兩側是日行燈,發動引擎後會點亮上部的近燈,開啟遠燈時會點亮下半部,整體尺寸略比三角台窄一點,因此不會有頭燈太大而造成頭重腳輕的比例失衡。

方向燈同樣採用LED燈具,固定方式為可動燈座,固定在前叉上,風格與先前試駕的Speed Twin 1200 RS相同。
日行燈+方向燈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近燈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遠燈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大燈固定方式採用了內鐵支架轉接霧面處理鋁合金燈耳,質感不算上乘,但有做有加分。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不過車身前半大多數的線組幾乎都從車身左側繞行鵝頸走進油箱內,看起來有點擠,車主未來可能要注意這一帶的車架車漆及線組磨損,此外這裡也能看到油箱前端刻意做出閃角,讓油箱造型維持的前提下,提供更多龍頭轉向空間。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前叉部分採用一對43mm不可調的「大活塞」倒立式前叉,行程為140mm,以街車來說算稍長一點,而之所以會強調大活塞三個字,是因為目前只有一家前叉廠商會在前叉技術上特別強調Big Piston,雖然原廠沒有說明,但可以推猜前懸吊可能是有SHOWA出品,換言之從規格去查找的話,或許可以找到可以流用的改裝品。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前制動部分採用的是Brembo副牌BYBRE(By Brembo的意思)的輻射對四卡鉗,搭配一片300mm的固定式碟盤...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但對四卡鉗配固定式碟盤確實不是很常見的配置,從盤徑與周邊設計來判斷,改裝品廠商要做小六孔浮動碟應不是難事,對制動力有較高需求的朋友可以考慮升級,解放煞車性能。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儀錶造型相當有年代感,設計也彌漫一股老車味,如果單看儀錶可能會懷疑是否是十五年前的車,不過或許就是這種不新不舊的設計,才能與整車的氛圍融合,在錶面設計部分,採用了指針式時速錶搭配液晶數位儀錶,各式警示燈號位於左邊錶面的中間位置,右側的液晶儀錶則提供了檔位、轉速、油量、油耗、TCS啟閉提示,還有時間顯示等功能,以現在標準來看不算豐富,但其實...功能給了一大堆也未必用得著,簡單也不錯。

此外在儀表右側有一個隱藏的USB Type-C車充埠,便於提供行動設備充電使用。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Speed400採用傳統機械鎖頭,鑰匙部分設計與凱旋旗下車款相同,相當別緻。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左把手開關設有遠近燈超車燈複合式開關,此外在正面部分還有近燈、日行燈切換開關,旁邊的「i」字按鈕則是儀錶控制鈕,淺按是切換功能頁面,長壓則可針對該頁面進行功能操作,此外還有方向燈開關、喇叭鈕等,此外離合器拉桿並無間距可調功能,由於Speed400配備A&S輔助式滑動離合器,離合器彈簧較軟,按壓手感很輕巧。

右把手開關則有引擎熄火開關、警示燈開關、電發鈕等,煞車總泵採用側推式設計,操作手感普通,而拉桿部分同樣不具備間距可調,一般男性手掌尺寸來說要全握有點吃力,手掌較小的騎士可能要尋求改裝品改善。
左把手開關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左把手開關前側及離合器拉桿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右把手開關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煞車拉桿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或許是為了整車運動感較多一些的外觀,後照鏡部分採用端子鏡,後照鏡本身採用雙色設計,調整球頭則採偏心設計,可以向內縮或向外延伸一些,搭配較寬的車把手,能適應大部分的騎士體寬,鏡面為圓形,可視範圍較小一些,鏡桿羊角有做出鏤空造型,看起來又更運動感一些。
後照鏡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鏡面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對於一台經典造型的復古街車來說,油箱好不好夾不是首要,最重要的是好不好看,由於油箱整體較窄,兩側又做出內凹整平的設計,加上坐墊前端設計並未下削,因此會稍微擠開大腿,在一般騎乘狀態下要想夾緊油箱確實有其難度,不過油箱整體方正中帶圓潤的造型還是相當吸睛,搭配不對稱的油箱蓋與精美的三色烤漆(甚至加了大量的銀粉,重本呀!),分色部分雖稱不上細緻,但看起來品質已經很不錯,此外油箱蓋上還有小小的凱旋廠標,細節質感大加分!
油箱設計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油箱蓋與彩繪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斜前視角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坐墊部分整體採用支撐性相當好,壓下後又適度柔軟的泡棉,加上椅面布局非常注重騎士臀部與坐骨的乘坐空間,乘坐體驗相當良好,面料部分採用光面皮料,乘客座位部分有毛毛蟲設計,縫線部分採用白色線材,維護上可能需要花些心思。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側蓋部分兩側基本對稱,造型素雅,並採用黑銀雙色區分側蓋與側車標,在下部有兩處開槽,並加入了白色的硬質塑膠網孔零件,這部分或許是想避免側蓋看起來太單調,但這樣的佈局難免令人感覺到過度設計,而在側蓋靠前端位置還有一處塑膠蓋,用來填補車架與側蓋間的裸露處,也避免由油箱向車尾連貫的線條被車架截斷,視覺感更流暢。
右側蓋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左側蓋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副車架處採用螺絲鎖付,而且烤漆質感也與主車架不同,這樣的處理方式與凱旋其他車款作法一致,透過車架雙色調營造高級感。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經典街車的土除要不是不鏽鋼打造,要不就是鐵質烤漆件,如果是手工車還會用上手工鋁合金打造,其中俐落的短尾造型特別受到歡迎,而Speed400透過塑膠殼件烤漆的方式達成了簡潔又優雅的車尾造型,從坐墊到車尾處,整體視覺感雖薄,但又有足夠層次支撐視覺上的紮實感,可謂是穠纖合度。

而後扶手造型同樣美觀,採用鋁合金鑄件而非鐵管彎管,看起來格外精緻,綜合前述設計完全不像是一台入門車該有的樣子,至少在視覺感上有著超水準演出。
短土除、尾燈、後扶手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第二視角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尾燈部分並沒有太多設計花招,採用LED勻光燈帶作為尾燈,平實的半圓形設計,透過縱深創造出燈型上的深度與層次,煞車燈部分則是相當直白的LED燈珠,辨識性普通。

方向燈同樣採用LED燈具,並分別設置於後牌架兩側。
尾燈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煞車燈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最後說回引擎,Speed400採用一顆全新開發的單缸水冷引擎,並搭配DOHC缸頭設計,缸徑行程規格為89mm×64mm,壓縮比為12.0:1,是典型的大活塞短行程高壓縮比引擎,特色是提速反應極快,而這點也在騎乘體驗中明確提及,較可惜的是油圖與電子油門匹配性不甚理想,但至少基底性能不錯,而這樣的設定也意味著引擎產熱較高,因此凱旋為Speed400配備了一塊直置的大面積水箱,並隱藏在車架前端。

外觀上也相當有型,除了仿效T100、T120的假化油器外蓋,更加入了仿氣冷引擎鰭片,右外蓋是經典的凱旋三角形,左側則同樣是凱旋經典車系必備的平整橢圓造型。
引擎與水箱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左側蓋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仿鰭片設計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排氣管部分可說是摩托車造型美醜的關鍵之處,Speed400的排氣管設計其實相當質樸,除了管身上做了一些折線,尾口部分做一點點造型,整體可謂中軌中舉,但是逼近400c.c.的排氣量要如何在如此短的排氣管長度下將噪音測試值往下壓呢?關鍵就在隱藏在後輪前方的中段消音器,雖然尺寸碩大,但透過前中段防燙蓋的視覺引導,凱旋成功將中消藏進車底,而且還很不顯眼,此外凱旋還幫Speed400配備了下護板,保護引擎Case不受跳石擊破或因撞擊破損。
尾段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中段消音器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下護板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後避震部分為直推式掛瓶單槍,行程為130mm並具備預載可調功能,建議車主們一定要稍微調過,原廠的預設值確實稍軟。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腳踏部分設計很妙,雖然看起來像是直接鎖在車架上,實際上是透過一塊轉接座緊貼在車架上,踏桿本身尺寸不大,表面包覆橡膠,不過橡膠似乎選了較軟的配方,整體踩踏桿有種穿著鞋子踩麻糬的感覺,雖然過濾掉很多震動,但採起來不是很踏實,而打檔連桿等均採用鋁合金鑄件,細節用料意外高級,而且全車大量透過銀色件來遮蓋或引導視線,避免讓騎士注意到全車廂較不那麼美觀的部分,設計師功力雄厚。
左腳踏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乘客腳踏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Speed400採用了不對稱搖臂設計,而且傳動與煞車位置也與常見車輛反過來,算是延續了英國車的傳統,後制動部分同樣選用BYBRE製品,規格為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230mm固定碟,當然配備有ABS及TCS系統。

傳動部分採用了X-Ring油封鏈,騎乘時確實能感受到傳動系統特別滑順。
搖臂左及後煞車系統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搖臂右及傳動系統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給只想輕鬆騎的你

 
車好騎很重要,但實際上更多人買車的動機可能僅是單純的「那台車好帥」,十五歲那年被路上的一台狼傳深深吸引,十八歲那年買了台愛將,僅僅是拉離合器、踩下打檔桿,就讓我深受感動,吸引我們跨上檔車的理由,很多時候就是那麼單純。

這次試駕Speed400的過程,除了試駕之外,更讓我想起十多年來騎檔車的心路歷程,感動不一定來自性能,更多時候是來自那個享受騎乘當下的輕鬆愉快,Speed400可以說是適合所有人的一台車,但它最適合的,很可能是那個只想輕鬆騎檔車的你。
Triumph Speed400 試駕報告 | 動力飽滿、輕巧無壓力的日常坐騎!

我是大K,我們下次見!
2025-08-30 9:00 發佈
感謝分享&介紹,檔車好騎真的很重要
外型好看,後座友善。👍
Da.K wrote:
這些年來車款造型流行...(恕刪)

好看的復古輕檔車 動力比CB300R好
沒有 平台 載 桌上型電腦 礦泉水紙箱
沒有 32L 超大 置物箱 放 安全帽 雨衣
這台 看看 即可 ~
復古檔車就是要圓燈
感謝分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