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分享中古triumph street triple 675

在香港,旅客用國際駕照便可,大陸駕照只會在大陸才有效。

請問這台車的整流器在哪裡?

廣東話讀寫完全是兩回事,本身聲調又比國語多,除非平日會收看香港電視節目(近年香港出產的多是垃圾級別的節目,不看也罷),否則根本沒有可能明白那些火星文是什麼。

小弟都希望可以到台灣用機車環島(125cc 小機車便可以了,因為不喜歡跑高速公路)。
請問12月是否合適?會否太冷或下雨?
小弟曾經騎單車經北橫到宜蘭,跑過北宜,五指山,陽明山等,覺得環境非常優美。
好奇香港機車車位多少錢 租跟買各要多少錢??


vr2xvh wrote:
在香港,旅客用國際駕...(恕刪)


与香港比较起来,台湾北部的冬天还是挺冷的,并且经常下雨,这个季节机车环岛可能不太舒服

我是台湾北部的居民,前些年在大陆经商,习惯了罗马拼音,速度真的快(搜狗拼音),带回台湾的笔记电脑也没有繁体输入,就这么沿用下来啦

台湾北部虽然不像长江以北动不动就零下冰冻,但是湿度高,实际体感会比温度计低好几度

在大陆的那段时间,去过 16 个省市(大陆一共31个省市),香港也去过几回

感觉上香港居民应该算是华人圈里面自视较高的,像版主这样友善亲切,似乎比较少耶

JOE wrote:
好奇香港機車車位多少...(恕刪)



香港的機車車位每月租金大約港幣400元,新台幣約1500元。政府停車場再便宜一點,但每月也要於限時內購買月票,很不方便。

機車車位售價,聽聞大約港幣10多萬元,但我個人絕對不會花錢買機車車位,因為我覺得機車在香港需求少,工務用的機車是不會花錢租用車位,他們大多停在街上,肯花錢租用車位不是太多,我相信機車車位沒有投資價值。
恭喜入手好車一台,street triple 的外型初看有點怪,但久了會發覺還蠻耐看的,騎起來的爽度更不是外型可以形容。它的油門非常線性但靈敏,無意多轉了一些油門它就直接踢著你前進 ^^

機車需要用膝蓋大腿內側夾油箱、後腰撐起上半身重量,無論直線或彎道上半身跟手都得放輕鬆,跟騎自行車時下半身得不斷活動、上半身用手撐著不一樣。

也許是照片角度的問題,但看起來大燈照射的方向有點低,一般速度行車時可能照不到你看到的前方地面。在法規範圍內可以把大燈調高一點…

整流器在後懸跟引擎之間,有散熱鰭片跟香煙盒大小一樣的盒子,散熱片向前的舊款,要注意燒毀的問題。不同製程的新款,散熱片向後就無此顧慮。

一些小螺絲縲帽有空注意一下有沒有因為震動鬆掉。其他就好好享受這台的線性動力輸出、操控穩定、跟各方面的平衡,MCN 評比 Brutale 675, MT-09, Street Triple 這幾台中排氣量三缸車,Street Triple 仍然是第一名! Enjoy i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Jfd5LCttd4

兩年半 street triple 車主的小建議 ^^
可能很多人對香港不是很了解~
基本上他們上學的中文本來就是繁體,
而且是正統中文~
香港什麼時候變簡體字了?
一直到現在官方用字一樣是繁體,從沒改變過
那是"新加坡"跟"馬來西亞"才是變成使用簡體字

很多看不懂的文字,是口語化的中文!~
因為大家都是講粵語,也習慣使用方言文字
但是學校是學正統中文的

我是台灣人,只是這輩子跟香港人有不解之緣
從在英國唸書時,宿舍跟香港人同房
念大學跟香港人一起租屋
成家立業,娶了香港老婆

另外,在廣東地區~所謂的"白話"指得是粵語!~

離題了~樓主, 靚車一台!!!~
自購入這台中古street triple 675差不多半年了, 我也開始熟悉了如何操控它,但事實上這半年來跑的路程少於1000km

(購入時大約3500km)

更換了少量改裝零件如下圖




下一步應該會更換arrow 排氣管。

vr2xvh wrote:
小弟都希望可以到台灣用機車環島(125cc 小機車便可以了,因為不喜歡跑高速公路)。
請問12月是否合適...(恕刪)

我跟同學們環島過三次
我們一致覺得10月初~中騎起來最舒服
東北季風還沒來(在東北季風中騎車非常痛苦~尤其是在蘇花段)
北部也不太會下雨
而且不會冷~中午太陽也不會強得太離譜,衣服不用準備太多
再加上旺季剛過,很多住宿開始有優惠
風~~
我五月下旬會到台灣騎自行車經北橫到武嶺,日月潭,塔塔加,最後到高雄,希望今年年終可以再來一次台灣以機車遊台東花蓮等地方,在年假不足的情況下只好分開兩次旅程。


holyduck wrote:
我跟同學們環島過三次...(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