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manchiou wrote:
我住在大樓社區,去年遇到了一個不守社區規約的惡鄰居,不但將公共走廊當做自己家的玄關,把鞋櫃、鞋子、安全帽都亂丟一通,還把安全梯間當做自己家的儲藏室放了一堆東西,雖然說沒有影響到通行的動線,但是對於自己家門口被搞成這副德性實在是看不下去,加上天氣越來越熱,偏偏那戶人家衛生習慣又不好,鞋子不知道多久沒有清理,搞的最近一開家門就得忍受噁心異味,管理中心勸說無效後也通知工務局來處理,誰知那傢伙竟仗持有認識工務局內的人而有恃無恐,就在工務局查核人員來檢查的當天(工務局有發文給管理中心要求當日要陪同),那傢伙在接獲通報後就將東西清理的一件不剩,等查核人員一離開就又全數搬出佔用走廊,然後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真想賞他兩鍋貼),對於這種藐視公權力又自私的人難道真的拿牠沒辦法嗎?有沒有人可以教我該如何才能治治牠呢?(恕刪)
| 公寓大廈管理事件處理流程 |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
住戶不得任意棄置垃圾、排放各種污染物、惡臭物質或發生喧囂、振動及
其他與此相類之行為。
住戶不得於私設通路、防火間隔、防火巷弄、開放空間、退縮空地、樓梯
間、共同走廊、防空避難設備等處所堆置雜物、設置柵欄、門扇或營業使
用,或違規設置廣告物或私設路障及停車位侵占巷道妨礙出入。但開放空
間及退縮空地,在直轄市、縣 (市) 政府核准範圍內,得依規約或區分所
有權人會議決議供營業使用;防空避難設備,得為原核准範圍之使用;其
兼作停車空間使用者,得依法供公共收費停車使用。
住戶為維護、修繕、裝修或其他類似之工作時,未經申請主管建築機關核
准,不得破壞或變更建築物之主要構造。
住戶飼養動物,不得妨礙公共衛生、公共安寧及公共安全。但法令或規約
另有禁止飼養之規定時,從其規定。
住戶違反前四項規定時,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應予制止或按規約處理
,經制止而不遵從者,得報請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理。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49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四萬元以上二
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令其限期改善或履行義務;屆期不改善或不履行者
,得連續處罰:
一、區分所有權人對專有部分之利用違反第五條規定者。
二、住戶違反第八條第一項或第九條第二項關於公寓大廈變更使用限制規
定,經制止而不遵從者。
三、住戶違反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擅自變更專有或約定專用之使用者。
四、住戶違反第十六條第二項或第三項規定者。
五、住戶違反第十七條所定投保責任保險之義務者。
六、區分所有權人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未繳納公共基金者。
七、管理負責人、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違反第二十條所定之公告或移交義
務者。
八、起造人或建築業者違反第五十七條或第五十八條規定者。
有供營業使用事實之住戶有前項第三款或第四款行為,因而致人於死者,
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
罰金;致重傷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
元以上二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2條:
住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促請其改善,於三個
月內仍未改善者,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得依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決議
,訴請法院強制其遷離:
一、積欠依本條例規定應分擔之費用,經強制執行後再度積欠金額達其區
分所有權總價百分之一者。
二、違反本條例規定經依第四十九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處以罰鍰
後,仍不改善或續犯者。
三、其他違反法令或規約情節重大者。
前項之住戶如為區分所有權人時,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得依區分所有
權人會議之決議,訴請法院命區分所有權人出讓其區分所有權及其基地所
有權應有部分;於判決確定後三個月內不自行出讓並完成移轉登記手續者
,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得聲請法院拍賣之。
前項拍賣所得,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外,於積欠本條例應分擔之費用,其
受償順序與第一順位抵押權同。
| 公寓大廈爭議事件申請調處 |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59-1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為處理有關公寓大廈爭議事件,得聘請資深之專家
、學者及建築師、律師,並指定公寓大廈及建築管理主管人員,組設公寓
大廈爭議事件調處委員會。
前項調處委員會之組織,由內政部定之。
直轄市縣(市)公寓大廈爭議事件調處委員會組織準則第8條:
申請調處案件如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應不予調處:
一、非屬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有關之爭議事件者。
二、調處事件不屬受理機關管轄者。
三、已訴請法院審理中或經法院和解、調解或判決確定者。
四、當事人無從通知者。
五、申請人提出之證明文件有不符或欠缺,於接到補正通知書之日起十五
日內未補正或未依補正事項完全補正者。
| 文章聲明 |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恕不作為意見證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