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輕的時候住郊區便宜的大樓到現在快五十了住市區比較貴一點的大樓,我的心得是越貴的社區還是會比較好一點,當然這不會是絕對的也不需要過度解讀。早期住老舊的郊區公寓,房價低居民大多都是收入比較基層的水準,管理費每個月一千就是有人會拖欠,晚上喝酒唱歌的此起彼落,樓梯間推雜物的,大門放滿鞋櫃臭氣沖天的,看你不在家偷停你的月租車位的,喝醉吐在樓梯跟電梯裡面的,反正啥事都有,尤其只要涉及到要大家出錢的事情,例如外牆剝落要維修,開會絕對不會有結論,一定一堆毛,最後就是社區越來越沉淪。高價一點的社區最少比以前好多了,所以你可以說我講的不對,不過我就是不想偽善
看社區的公積金,我買大樓以這個為依據..公積金足,就證明這社區的收費管理制度與住戶有一定的協調能力,理性住民也比較多再來就去坐坐大樓樓下的便利店...觀察一下人,水準高不高 外食餐桌有沒有乾淨,凌晨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