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ny0426545 wrote:
1.樓主言"新買的大樓"是否新大樓剛建成可交屋仍由建商代管期?若答案為"是",則目前建商或代銷商為求銷售開起各式景觀燈乃吸引顧客促進銷售之目的,又因代管期間貴大樓之住戶自組之"社區管委會"仍未正式成立,又或許目前代管期間社區電費等均建商或代銷商負擔,故建商或代銷商當然不會採納你建言,若樓主堅持建言可聯合已交屋住戶以團體力量請建商或代銷商減短開燈時間試試,但樓主仍須了解建商或代銷商未達銷售目的之需求,取得相互共識為宜。
2.排除上述,樓主言"管委會"是指"物管公司"還是"住戶委員",一般住戶都將管委會委託之物管公司認為管委會,須知物管公司乃接受管委會委託執行管委會決議事項,無權任意更動管委會之規定及指令,故凡有建議或反應事項宜直接向住戶委員或管委會議或區全會議提出反應。
以上請參酌。
administrative wrote:
燈真的沒多少...
不過針對公用電費過高可以針對社區主要幾個用電設施做管制
例如:
1.車庫鐵門-一般是上下班時間會開啟,否則每一戶出門時間不一樣,不就開開關關,既容易縮短使用壽命又耗電。
2.電梯-社區可以宣導督促小孩不要亂按電梯,有看過小孩亂按電梯,讓電梯一層一層跑一層一層開...真的很無言。
3.地下室抽風設備-定時開放。
4.地下室公用燈,我住的是24小時開,但是有去朋友家,他們大樓地下室是感應式的燈,個人覺得還不錯。
5.美觀燈調整為假日開放-自己住的社區就是這樣~XD...(恕刪)
燈占公電的比例真的不大,
吃電的就是車庫門、電梯、抽風、抽水馬達。
我的社區地下室也是24小時開,也想過改成感應式,不過評估後發現,若計算感應模組損更換金額跟常開電燈的電費,倒不如常開比較划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