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比洨腥 wrote:管理費的本意,本就是(恕刪) 管理費的本意不是修繕用啊....主要是用於每個月的物業管理等費用的支出啊~保全,清潔,機電,電梯,總幹事,等人事支出,修繕是用管理費剩下的錢來支出,因為不一定每個月都會用到,沒用到就變成公用基金。
weipulee wrote:我覺得現在的情境應該考慮管理費單純用住戶數平均分擔法,總支出除以總戶數即可.既然是同一個社區就平均分擔. 社區是共有的,那土地持份你願意也平均分攤?以公設來說,你被服務的面積比較多。
電梯維護費底樓層 我又沒甚麼再坐電梯 為什麼要出保養費好 感應卡付費(折舊 保險 電費 維護費 搭一次$)水塔維護費水用省少的 幹嘛費高額的馬達電費 水表度數比例分攤計費底樓層 我幹嘛付加壓馬達的費用 高樓水費採光好的樓層 我幹嘛費工設走廊電費樓管人員以次計費 毛多的住戶就付高一點的服務費信件包裹代收 應用有用的公設暫放+管理員時間 所以要收 信件服務費+場地暫放費如果外人進社去找住戶 要加收安全監督服務費 又有使用到公設上樓要再加收清潔維護費樓主可以選主委改變公設處處用感應卡計費公電用比例分攤這樣就沒問題了自己荷包自己顧
zzziippp wrote:不公平?去買透天就沒人要你繳管理費喔 透天繳管理費問題一樣很多.有一年,區分所有權會議,有少數人提案 "用權狀坪數來訂收費標準" !透天的最大問題是,很多人加蓋."用權狀坪數來訂收費標準" ?是要 ? 依權狀坪數來訂收費標準 ?還是 ? 依加蓋後的坪數來訂收費標準 ?最後,維持現狀 . (因為,大部分的小坪數住戶,都加蓋很大! )用權狀坪數來訂收費標準 ? 先拆加蓋的 .....依權狀坪數來訂收費標準 ? 失真.很多坪數小的,加蓋後,比坪數大的,還大 !依加蓋後的坪數來訂收費標準 ?由誰來丈量 ?
weipulee wrote:現況大部分社區大樓管理費收取依據是坪數越大管理費越多,這對坪數大的住戶公平嗎. 那你認為如何收才公平?講個你認為公平來聽看看旦實際我能保證不可能公平的因為公平在這件事上本來就不可能存在
黑羽斷翼 wrote:那你認為如何收才公平(恕刪) 請仔細思考一下 不用急著反駁.任何費用都是付出多相對享受多,回饋多,這說法同意吧,否則你為什麼要貴買.(除了所得稅)讀國小,國中,不管你是男女,高矮胖瘦,是富二代或貧二代,進同一所學校你的學費都繳一樣沒錯吧.去晶華酒店吃自助餐,七十公斤的跟一百二十公斤的大胃王收費一樣吧.21樓寫的沒錯(去看一下,他很有經驗),管理費支出項目人事薪資費用佔了90%以上,這些人事費用與服務內容,跟你家坪數大小一點關係也沒有,每個住戶得到的服務內容都完全一樣完全無差別,所以如果獲得的服務內容完全相同,沒有因為多繳錢而獲得差別待遇,那麼管理費收取應該採用 “平頭式平等”,每戶繳相同費用.這就是我認為合理的收費方式.(就不講什麼公平這無厘頭的名詞了)此外許多所謂大坪數小坪數之別,在我們290戶的二十多年社區,可能僅差個十坪,多十坪的約二十出頭戶.就一般台北市普通中產階級住宅區.
就跟ktv包廂費一樣啊 你要開一間大包但只有一個人唱跟有人開小包10個人唱你覺得公平嗎? 房屋本來就沒有絕對公平,只能相對公平這樣比較真的比不完,那我買了都沒進去住可以不繳費嗎?依照坪數收費還是有其道理,依照常理就是大坪數住的人會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