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在咖啡館看佛書
隔壁桌
坐了一對男女
男生約65歲上下,女生約30多歲
咖啡館小
小桌子相互靠很近
講話是聽得一清二楚
兩人談的
是男方在新北市某處又圈了幾萬坪的地,新竹又有哪個案子在動。
男生身分:建商老闆,女生身分:金主代表
談得不外乎怎麼疏通立委,讓建照好過,還有某個案子利益大,黑道介入怎麼處理。
然後就是女方金主這次要借他多少億,男方要給幾分利。
在眼睛發亮地講了自己鴨子滑水,幾年下來,又吞下了幾塊地之後。
男方:
賺錢已經不是我的人生目的。我一天也就吃三餐,也就住這個房子,總是要為台灣做些建設。
對照幾分鐘前所說,他那些地不要蓋住宅。
因為人口漸少,蓋住宅沒有利潤,要另外規劃利用。
聽了很想笑出來。
心裡突然浮現餓鬼道三個字。
低頭看佛書,那些貪嗔癡和輪迴的字樣,隨著男生的臉龐浮上眼前,乖乖說聲阿彌陀佛。
小妹在國外生活時,身邊的老外都是普通人,大家都沒什麼錢,但都有自己的追求,從學校的同學到工作後的同事,年齡從十幾歲到六七十歲,每個人身上都有讓人感動的故事和精神。
但是這幾年在台灣,身邊的同事每天討論的就是買房、買車和購物,工作閒下來的時候每個人的電腦熒幕都是購物網站或臉書。在這裡遇不到讓人感動的人和事,只有endless的物慾。也許是我工作環境的關係吧,真的活脫脫就是您說的人間“餓鬼道”。
很想再出走卻又覺得跑不動了,在外漂泊多年,真的也累了。隔壁樓說年輕人在出走,如果有一天台灣逼我走,我想我會感恩。已經有點受不了台灣人的空洞和虛榮。
前陣子看新聞,愛爾蘭人裡面每六個人就有一人在國外工作,最近愛爾蘭經濟復甦,吸引國人回國就業。新聞下面有人留言“我們也很想回去,但高昂的房價和物價,讓我們無法回去。” 希望台灣不要走上這條路。
上前天聽BBC廣播,介紹古巴的醫學研究,一個古巴人說“古巴很好,在這裡政治不是生意(politic is not a business), 我們有免費的教育和醫療。” Meanwhile, politic is the biggest business here in Taiwan!!! Angry.
aappcc wrote:
前天傍晚窩在咖啡館...(恕刪)
小宇2222 wrote:
太後知后覺拉,現在中國流行一句話,實業誤國,炒房興邦,一堆工廠收起來不做,炒房賺的還比工廠賺得多,台灣太溫和了,你去對岸看看怎麼炒的? 每天打開眼睛就是10% 10% 增加,一大片貧民窟直接剷平蓋50棟大樓,暴賺500億 !!(恕刪)
大陸至少一二線城市都會有限購、限貸的政策,不像台灣政府毫無作為
尤其一線城市更是嚴格,以上海為例
外地戶籍 • 限購政策
一、單身:限購。
二、家庭:可購買一套住房,須5年連續繳納不間斷5年以上的社保或個稅。
已經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了,外地單身者還不能在上海買房
有結婚的人也必須在上海連續工作5年以上並繳納社保
雖然有人頭可以操作,但在怎樣也沒比台灣方便炒吧
上海限購這麼嚴格還漲得比台北貴
但台北如果執行上海那套政策,能漲那麼多嗎
seanchang0516 wrote:
發現台灣大部分的行業現階段都老闆賺不了甚麼錢...沒賠錢就算很厲害...


我家人認識的一位 原本在大陸做傳產 後來回台做 現在都交給孩子做 上次他捐了三四千萬給一個我討厭的宗教團體, 他應該也有五六億身家。
好友小月月家以前是吃一間公司的代工生意(代工廠中最小的一間‧‧‧)
二代接一代的職位‧‧‧ 大概就是六七十億資產 掌舵人交換。
以上全都是傳產業! 但確實越來越沒落是真的
seanchang0516 wrote:
蓋好賣出有獲利同時要求一樓部分店面歸他所有...有一天碰面跟他聊一聊我估計這十年經手土地及建案及擁有店面已經是身家超過數十億(保守估計)
痾‧‧‧
seanchang0516 wrote:
這篇是寫給尚未買房的人以及台灣年輕人省思評估你們的未來要不要待在台灣...
買在鄉下吧 我們這邊十萬人口鎮 附近基本生活機能也算還不錯
一坪地大概抓6~7萬吧(建坪) 到鬧區可能一坪就要十多萬了
有不少都農舍蓋到漂亮不行(農地就便宜一點了)
買個60坪 大概400萬
再600~700萬蓋個兩樓半 或三樓半漂亮透天,應該也很不錯住!
=
之前去越南版請教為何目前所待公司的老闆蓋的廠房要超過一億 (當時我思考的點是在 台灣很多建商都一部份成本是貴在工地師傅的日薪) [越南的人力成本應該低台灣不少,怎還會那麼貴!]
然後有位版大說 越南的物資一點都不便宜, 又說我在編故事(指蓋廠房蓋到上億是在編故事)!!!

我們這附近最近概了一間公司工廠 外型很不錯看 漂亮。
就相片中這塊,大概3500坪吧 一坪可能要抓個10~12萬元。
一間主要混凝土辦公大樓 <=== 大概13~15間透天合體的fu 粗抓4500~5000萬。
前面再一間很大的鋼構 <=== 但裝飾的很美 猜測大概也要 500萬。
就這樣不大不小的辦公大樓+廠房 不包括內部裝設 就要多少錢去掉了‧‧‧
這間是做醫療器材的 這十年舊廠大概就在我家附近 約5間透天厝大小的廠房而已‧‧‧ (我只有一個心得 做醫療器材實在很賺)
那位版大又說越南物資不便宜, 又說我在編故事‧‧‧ 我也實在不知該怎麼跟他聊!
(我只是想瞭解 所有的錢 細部到最末 究竟是花在何處。 就是每筆款項 每個人的淨利潤為何‧‧‧)
-
(以目前頭家在越南投資的自蓋的廠房)
我個人是比較傾向 如果一兩千萬可以蓋出還不錯的鐵皮建物(主要是要夠大 越大 對廠房生產效率比較優), 剩下的七八千萬拿來買機台,先做 先賺錢。
等以後賺到錢再慢慢更改建築體,也不失為是個好方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