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誇張!!社區一新搬來鄰居就讓公用電費大增!?(已解決)

從來没想過,
居然會有住戶偷偷觀察鄰居搭電梯的次數?!
另外,
不同年紀的小孩出門上學時間不一樣,
也有問題?
難道要大家排好隊一起出門,
必須早出門的晚點去,
可以晚出門的早點去,
只為了省一趙電梯的電費?

今天真的開眼界!

其實興趣若能與工作結合是最高境界,
若版主領22K,
建議您可以找社區保全的工作,
没有一個住戶的動作可以逃得過您的法眼,
一定是最稱職的保全先生!
sadima69 wrote:
你要不要研究一下 電梯感應磁卡用 預付卡式的~~ 一張卡只能用100次~超過就不能使用~要再儲值或換新卡才能再次使用電梯...(恕刪)

不只要算次數
還要算重量
每次搭載的人多,會比較耗電
載一個人和載15個人的重量是不同的
應該要算人次,如果每次搭的人多,次數就得減少
這樣電費才公平

什麼優惠 ?? 說來聽聽吧 !

勞健保, 一樣要交錢.
所得稅一樣稅制.
生育津貼一樣 ( 依各縣市規定 )
就業 ... 只有身障人士有保障名額. 還不都是要和大家一起面試.

........ 優惠 ??
租屋有比較便宜嗎 ? 那也要房東佛心來著 , 好嗎.
Randolph wrote:
不只要算次數
還要算重量
每次搭載的人多,會比較耗電
載一個人和載15個人的重量是不同的
應該要算人次,如果每次搭的人多,次數就得減少
這樣電費才公平

有「次數」
有「重量」
還差一項非常重要的參數 - 『距離』(樓層高度)

搭到2樓跟搭到10樓的垂直高度差很大的!
因為位能不同
所以消耗的電能也一定不同

「計次」,「計重」,「計樓差」

為了社區電費公平起見
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搭電梯可以設計RF感應儲值卡
一人一張卡
先感應才能按鈕搭乘電梯
出樓層時再感應一次
依人次 重量 與 高度距離 搭多少算多少


wugilin2004 wrote:
P S.其實要不是小弟所住地區這幾年被車輪黨縣市首長炒高太多房價,導致透天價格居高不下的話,我早就搬家了啊!......(恕刪)


你又來了!!!

樓上都跟你白講了
給你拍拍手.
勇於面對自己的缺點及改正是需要勇氣的 .
加油囉.

另外, 人的潛力無窮
22k, say NO . 創造自己的 220K
為自己創造一個更溫暖的窩.




wugilin2004 wrote:
先說 真的很抱歉,慚愧,與無奈!
稍早前因為在忙還無法有時間回覆,所以先修改掉首文不當的用詞!
在此也向全體台灣同胞和原住民同胞們鄭重道歉,懺悔!!
在下絕非有歧視任何族群的心,
真正該被歧視的..的確是在下先前發文不當的用詞,和窮酸愛記較的心態!!淚
是我說話太白目,用字遣詞太衝動,太不經考慮,才會令人看了覺得不舒服,容易引人誤會..汗

也很感謝大家熱心踴躍地給予寶貴建議!小弟我會牢記在心,虛心檢討改進的!

的確,社區電梯若改成使用者付費是最公平的,但是相關的配套措施可能要花費很多成本,可能很難落實!
除非經過全社區住戶過半數的同意,還有社區經費能夠負擔為前題吧!

至於隔壁的新鄰居所花費的公電費用,有可能是在下我高估了.....
因為的確,就像前面有網友大大提到的,在那投資客買下並出租給這戶鄰居之前,隔壁有好一陣子是沒有住人的。
所以,有可能是剛好遇到夏季電價調漲,加上新鄰居剛搬進來的裝潢,搬遷家具等,導致近兩二期公用電費飆漲吧!?


大家說的也都有道理,對小弟來說最好的解套方法就是

1. 想辦法換個薪水較高的工作,脫離窮酸一族。

2. 想辦法搬到郊區透天,不用負擔公電費用的環境。
P S.其實要不是小弟所住地區這幾年被車輪黨縣市首長炒高太多房價,導致透天價格居高不下的話,我早就搬家了啊!...怒

最後,小弟我要說的是,我真的每個月有在捐助創世,門諾等慈善團體,雖然只是少少的幾百塊和發票!
但是,我真的秉持寧願省吃儉用幫助真正弱勢,也不要多繳稅金來讓那些企業財團吃香喝辣,或.多繳費用讓奢侈浪費的人...多做享受啦!!XD

以上,謝謝大家了!!

wugilin2004 wrote:
先說 真的很抱歉,慚...(恕刪)


這樣才是真正的勇者.

"知恥近乎勇"

barry52 wrote:wugilin2004 wrote:先說 真的很抱歉,慚...(恕刪)這樣才是真正的勇者."知恥近乎勇"


兄臺恐怕沒細讀樓主的"修改版"
他還在扯"車輪黨"

此人心理偏差的程度有點驚人
會歧視原住民,排斥新加入的社區成員
也就合情合理了

原文往往是發文者的原始心態
知恥,只是因為發現自己的言論不被認同
並非是認為自己的歧視跟排外有問題
改文只是想變個方式要取暖而已
你們社區有40戶,每戶多分攤200元,一個月就多8000元,因為多住1戶就多8000元電費,有點太多了!是算錯了嗎?
大樓有公設就用吧, 版主自己爬樓梯進出也不會省下多少公電,
有些家庭人口多, 進出次數當然會多, 總不能依照使用次數樓層高低來算公用電費吧,
如果要算的這麼清楚, 那連水塔抽水的電力還要依每戶用水量不同來處理勒,
我覺得只要是合理的使用, 大樓住戶就是平均分擔, 既然買了這種住宅就不要計較了,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