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dolph wrote:
不只要算次數
還要算重量
每次搭載的人多,會比較耗電
載一個人和載15個人的重量是不同的
應該要算人次,如果每次搭的人多,次數就得減少
這樣電費才公平
有「次數」
有「重量」
還差一項非常重要的參數 - 『距離』(樓層高度)
搭到2樓跟搭到10樓的垂直高度差很大的!
因為位能不同
所以消耗的電能也一定不同
「計次」,「計重」,「計樓差」
為了社區電費公平起見
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搭電梯可以設計RF感應儲值卡
一人一張卡
先感應才能按鈕搭乘電梯
出樓層時再感應一次
依人次 重量 與 高度距離 搭多少算多少
勇於面對自己的缺點及改正是需要勇氣的 .
加油囉.
另外, 人的潛力無窮
22k, say NO . 創造自己的 220K
為自己創造一個更溫暖的窩.
wugilin2004 wrote:
先說 真的很抱歉,慚愧,與無奈!
稍早前因為在忙還無法有時間回覆,所以先修改掉首文不當的用詞!
在此也向全體台灣同胞和原住民同胞們鄭重道歉,懺悔!!
在下絕非有歧視任何族群的心,
真正該被歧視的..的確是在下先前發文不當的用詞,和窮酸愛記較的心態!!淚
是我說話太白目,用字遣詞太衝動,太不經考慮,才會令人看了覺得不舒服,容易引人誤會..汗
也很感謝大家熱心踴躍地給予寶貴建議!小弟我會牢記在心,虛心檢討改進的!
的確,社區電梯若改成使用者付費是最公平的,但是相關的配套措施可能要花費很多成本,可能很難落實!
除非經過全社區住戶過半數的同意,還有社區經費能夠負擔為前題吧!
至於隔壁的新鄰居所花費的公電費用,有可能是在下我高估了.....
因為的確,就像前面有網友大大提到的,在那投資客買下並出租給這戶鄰居之前,隔壁有好一陣子是沒有住人的。
所以,有可能是剛好遇到夏季電價調漲,加上新鄰居剛搬進來的裝潢,搬遷家具等,導致近兩二期公用電費飆漲吧!?
大家說的也都有道理,對小弟來說最好的解套方法就是
1. 想辦法換個薪水較高的工作,脫離窮酸一族。
2. 想辦法搬到郊區透天,不用負擔公電費用的環境。
P S.其實要不是小弟所住地區這幾年被車輪黨縣市首長炒高太多房價,導致透天價格居高不下的話,我早就搬家了啊!...怒
最後,小弟我要說的是,我真的每個月有在捐助創世,門諾等慈善團體,雖然只是少少的幾百塊和發票!
但是,我真的秉持寧願省吃儉用幫助真正弱勢,也不要多繳稅金來讓那些企業財團吃香喝辣,或.多繳費用讓奢侈浪費的人...多做享受啦!!XD
以上,謝謝大家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