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戶數動輒幾百戶的那種,每個月的管理費收支都是不小的流水,社區每個月或定期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可以養活很多小公司跟人(物業、機電、消防、清潔、環保清運、園藝、電梯、還有一堆有的沒的採購,久了還有漏水廠商的案子),小社區經費摳的很,恨不得一分錢掰三塊花,大社區錢多,生意給誰做,貴一點便宜一點就有很多空間。
我自己住的是總戶數不到百戶的小社區,搬進來9年,我當了1年委員、1年監委、1年副主委、6年主委(我也算職業委員了,沒錢的那種),大部分的住戶都是很安份,所以委員會成員每次選舉就是那幾位,如果想繼續住下去,又看不慣別人亂搞,就不要放棄參與管委會,找一些沒上班的社區全職媽媽或不是時間卡很死的傳統上班族,遊說他們出來參選委員會,就算人數不多,影響不了決策,至少要知道人家在幹麻,會議記錄是否忠實表達會議討論經過跟正常表決,然後會議記錄、財務收支報表跟銀行帳目一定要每月公告明細,利益輸送可能很難避免,但起碼讓有心人士不至於明目張膽的亂搞或黑錢。
通常社區會有建商的樁腳
明一點的
建商未賣完的,建商餘屋會有很多戶
在大家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想淌這渾水跟建商點交公設
那建商很容易就在管委會有一席之地,把持管委會
暗一點的
即便是完銷,也可能是假完銷
建商低價清餘屋賣給自己親友 員工
再想辦法進到管委會讓公設順利點交
小弟的情況屬於後者
建設公司不但吃了住戶購屋預繳半年的管理費
還反過來向一塊錢都沒有剛成立的管委會追討上百萬建商代管期間的管理費
一毛錢都沒有的管委會剛上台第一件事只能漲管理費
因為建設公司管理費都低抓 房子比較好賣
實際上建設公司抓的管理費根本無法打平開銷
更別說正常管理費應該多抓的10-20% 因應未來電梯和機械車位大修時使用
那時剛好疫情期間,點交有拖到
建商明著寄存證信函給管委會
暗著在社區宣傳管委會有多爛
開會沒公告,不給旁聽
不點交讓住戶繳管理費卻沒公設可以用
漲管理費一定是想A錢
開社區大會架幾台攝影機反拍管委會
在那邊炒漲管理費流程有問題
計票沒用所有權人所持有的%持份按比例計票
反正弄到最後第二屆管委會就建商派的上台
對於建商的要求100%照單全收
早期入住的住戶就100%補管理費給建商
公設點交的缺失幾萬塊就打發,那些錢連給點交公司的費用都不夠
第二屆管委會上台後一個月內公設就點交完成
建設公司爽爽賺了一筆發年終,拍拍屁股走人
至於之前住戶大會吵的管委會開會沒公告,不給旁聽
我看第二屆管委會也沒貼過管委會開會公告,也不知何時可以旁聽
住戶大會投票,也沒看過哪一次是用有權人所持有的%持份按比例計票
委員任期是1/1~12/31日
第一屆委員任期還沒結束
第二屆委員就可以直接跟廠商簽下一年的合約
而且光保全,我隨便找就找到一家可以便宜10%以上費用的保全公司
反正管委會是苦差事,由其是小社區
不但沒油水撈,而且還一堆鳥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