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覺得
管理費依照坪數來收是否很不合理
首先管理費用於公共空間,跟自己家裡面多大根本沒有關係
不管大小坪數使用的公共空間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大坪數就要被收更多錢
有人會說管理費是依照所有權來收
大坪數的人公設所有權比重越高所以收得越多
但這樣很雙標
開區權會的時候,不管大小坪數都又變成等值的一票
坪數大也不會拿到比較多票
感覺小坪數的就是只有享受相同權力卻沒有付出相同的義務
雖然行之有年但感覺非常不合理
至於有些人還會說電梯也對低樓層的人不公平
但我認為除非你完全不搭電梯
只要你有搭電梯就沒有不公平的問題
因為電梯又不是每次都是從一樓開始動作
如果電梯停在高樓層
你在樓下按電梯
電梯一樣要跑這麼一大段
再加上每個人都有去頂樓的權利
所以大家負擔相同的電梯錢非常合理
而且公共電費大多數社區也都是按照戶數去平分
就只有管理費這個東西非常雙標又不合理
想了解一下大家的看法是?
投票權與管理費的關係:投票權通常是按照戶數分配,而不是按照坪數。因此,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樣的安排對大坪數住戶不公平,因為他們支付了更多的管理費,卻沒有更多的投票權力。如果提案獲得通過,管委會就會按照新的方式收取管理費,並且會將這些變更告知所有住戶。
若按居住人口數來收取管理費是一種更細緻的分配方式,旨在根據每戶實際使用公共資源的可能性來計算費用。然而,這種方式在實施上可能面臨一些挑戰和考慮。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優點和挑戰:
優點:
更公平的資源分配:居住人口越多,使用公共設施的頻率通常也會越高,比如電梯、水電、垃圾清運等。按人口數收費可以讓每戶為他們實際消耗的資源負擔相應的費用。
挑戰:
隱私問題:按人口數收費需要每戶向管委會報告其實際居住人口登記制度,這可能涉及隱私問題。有些住戶可能不願意公開他們的居住情況,或擔心被過多監控。
管理難度:居住人口數可能經常變動,如有朋友或家人暫住、租客的流動性等。這會給管委會帶來很大的管理和執行困難。需要有一個可靠的機制來追蹤和更新每戶的居住人數。
不平衡的負擔:由於投資戶沒有實際居住人口,他們的管理費負擔可能會減少甚至沒有,這將導致社區整體管理費收入不足。實際居住的住戶可能需要承擔更高的管理費,以彌補由於投資戶繳納較少或不繳納管理費而導致的資金缺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