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lynhouse wrote:
qingteng您好
看您的回覆感到被理解,會變看邊流淚,有些成長過程是和您很像的,我的父母也是從小吵吵鬧鬧,我不喜歡我媽說話的樣子和態度,但我有時卻也跟她很像,我很痛苦又矛盾,想調整改變,不想讓我的孩子在複製這樣的模式,但一直找不到方向,原來我應該要先改變自己,而不是一直要求別人配合我改變,同時接納對方目前就是這樣。
前天和女兒談談她和爸爸的互動,女兒說以前爸爸生氣也摔過她的東西,女兒也摔回去,還跟他對罵說:你為什麼可以先摔我的東西?
隔天老公送女兒上學還在車上跟女兒道歉,我說:爸爸在我面前摔吼那麼多次,從來沒有道歉過。
昨天晚上透過女兒的邀請,試探老公是否願意一起去走路運動,老公有一起去了,一路上聽著他和女兒討論準備學測選系的對話,我沒有多插嘴,運動回到家,他竟然找機會跟我道歉了,我後來也搬回主臥了,睡前還哭著告訴他,我我好害怕他失控的樣子,讓我想起以前的種種委屈。他也告訴我,我說話很白目,他也不喜歡我爸媽吵架時,我媽說話尖酸刻薄的樣子。他從小大部分時間都是乖小孩,但最痛恨被誤解,我想他真的很難接受被指責的情境,即使是討論或辯解,只要口氣稍差,就很容易挑起他暴怒情緒。
看起來,我們表面暫時是合好了,對於家庭財務的分配,他也承諾會把目前薪水作為家用優先,不會再投入股票,讓我比較安心。
接下來我需要努力的是找合適的心理婚姻諮商(比較有隱私)或參加成長團體(需要多一些了解),讓自己避免複製父母溝通的模式,從年輕吵到現在。
衷心感謝您在線上的回應分享與陪伴~
就描述來看,你們的互動系統並沒有因為彼此行為而崩壞。
而且就描述來看,樓主的伴侶,是能承接家人的情緒跟自我反省的。換句話說,只要家庭成員沒有被情緒左右的時候,你們是可以擁有相互理解的溝通、接納與包容的。不要去批判到底誰怎麼說是不是假的。而是去接受對方這樣說,同時覺察自己內在的各種變化。短時間來說,要改變樓主的伴侶是很困難的,如果只是藉由網路的話,那也很困難,因為我改變的不是現實當中跟樓主相處的那位先生,我改變更多的只是樓主以為的、認知的先生。那與其那樣做,還不如邀請願否樓主自身去做覺察&改變,樓主改變了,那周遭的家人也不得不變....
當然樓主有神隊友:女兒,幫著樓主讓樓主的伴侶能夠覺察自己的情緒波動帶來的後果。
所有的事情只要當事人願意覺察,願意去看見,就會有改變、改善的機會。
每個人都有內在的堅持跟防衛系統。
我其實不介意我承襲了我父母親的種種行為模式。因為只要我有覺察了,那麼我就清楚,我做哪件事情,是因為什麼樣的影響而做,而我其實是有選擇權的!清楚自己的選擇,才能為結果負責,才能因為不喜歡怎樣的結果而去看見自己怎麼製造原因的,這不是指責自己犯錯,而是看見自己做了什麼而已,許自己有彈性去嘗試改變,而不是怨自己又做錯什麼。這兩者的心念會造成非常極端的兩種後果!不是去批判自己,而是去接納、接受然後許自己下次可以更好。不要輕易的就又讓自己掉入防衛機轉當中...那必然是兩敗俱傷的多!
當人明白自己有能力選擇的時候,就不容易掉入那以為沒有選擇的情緒障礙當中而困住自己,那同時也會困住周遭的親密家人。然而做選擇是要有勇氣的,因為慣性是非常強大的。那麼相較於慣性的強大,那自身有否覺悟,是否對家人之間的相處情境有期待有渴望!?那麼要明白,自己是朝向某方向努力了嘛?家人的改變,的確是家人之間必須決定的,然而寓言故事《北風與太陽》,則是讓人能清楚看到,當北風的時候,人會有多防衛自己,而當太陽的時候,人會有多坦承自己!
我用這個比喻,樓主或許能明白,自己跟伴侶之間的相處,到底是更像彼此都是北風的多?還是彼此都是太陽的多!?期待對方是太陽之餘,那麼能否回頭看看自己,是否也是太陽!?你們總要有一個人先願意當太陽,或者先期待自己能變成太陽吧?否則永遠都指責誰的不溫暖,這不是製造北風的出現嘛!?

我在廟裡當志工。廟裡有問事,我也經常被仙佛念。他們經常都告訴我,應該要自掃門前雪。所以我每次在網路上跟誰不愉快,我都會告訴自己,這就是我不聽仙佛勸的代價...。但也不是沒有好處...

仙佛還是很願意對於生命中的困擾給予開示與指點。祂們說最多的還是:如果希望誰怎麼樣的付出之前,那麼自己是否有同樣的付出呢?不要去要求誰怎麼的改變,而是要先去要求自己該有怎麼樣的改變!
聽起來或許是很刺耳,但就因果來說,要改變最終的結果,那麼是否有看見自己造的因!?
菩薩畏因凡人畏果。我也討厭跟誰吵架的事情發生。然而在討厭誰之餘,也要能有能力去看見,自己過程當中的種種『造因』的作法或想法。否則來說,就很容易變成各種責怪,都是誰的錯,所以結果是這樣!
那其實就是防衛機制的產生,而更讓人痛苦的在於,人只要掉入防衛機轉當中,從來都是變成北風的。就會有各種尖酸刻薄的話語出現。
關鍵其實不在於被誤會。當然被誤會的這個說法,是樓主伴侶現在能說出來的理由跟原因。然而因為這個被誤會的不舒服而去指責誰讓誰也不舒服,這是說句話的人要去覺察的,如果沒有,就變成聽到的人,要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壓力跟委屈,否則就容易升級變成多個防衛狀態互打。換句話說,樓主必然會感受到壓力跟委屈。然而.....這時候樓主要去覺察的是,自己是掉入了之前的相處慣性當中?還是願意給自己機會產生新的、更好的相處模式!?樓主的哭訴,樓主的伴侶雖然有承接了,但還是出現了防衛機轉了。所以如何的讓自己不被對方的防衛機轉邀請而變得互相傷害,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下回,建議樓主哭訴的時候,留意自己說了什麼,因為通常是彼此都去按對方的地雷才會觸發戰爭。沒事天天投核彈,這生活當然很難過...
在訴說自己害怕的時候,請加入能邀請對方感受的話語,比方說,擔心對方因為這樣的生氣而倒下(這是關心對方)。當然一股腦的發洩自己委屈不是不可以,但.........請務必先衡量,你的伴侶,此時此刻能夠承接這些嘛?如果不能,那就又是一次重複的慣性循環而已!(其實樓主跟伴侶都會有那種覺得都是對方問題的委屈)
但是,我就問一件事:樓主要活在這樣因期待對方改變而失落的互相傷害、指責當中多久!?
那麼你希望家人如何的改變配合你之前。你是否願意許自己機會去改變,讓家人能夠在不知不覺當中慢慢變成有知有覺得學習!?那是樓主的選擇,你的心願有多大,你願意付出多大的改變,宇宙就會回應你!這是發弘願需要做的事前心裡準備,願發出了,那麼就要讓自己努力朝那個方向邁進。
發願,是自發的。發怨,是不自知的。前者有機會改變周遭,後者周遭一定會改變。只是前者更容易趨近於愉悅、開心、接納、接受、尊重的天堂。後者則是容易趨近於各種互相傷害、憤怒、攻擊的地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選擇還是在自己。
有人說夫妻、親子之間的糾葛都是來自於前世相互的虧欠而在今世做的討報。
然而人,不是註定要跟誰相處不愉快的。人,是有選擇權利的。
然而自身要活在各種發怨當中,自身不開心所以要報復周遭一切,讓一切也跟自身一樣的不開心。這是選擇。
或者自身要活在各種發願學習改變自己當中,自身開心,所以希望這個開心的感受能分享給周遭大家都平安喜樂。這也是選擇~
夫妻、親子之間或許是相互欠債的,但人,可以做選擇,到底這輩子要掉入那誰欠誰的漩渦或謬論當中不開心?還是要放掉這些念頭,認真的、付出跟活這輩子就好!?這也是選擇~
是要讓自己執著於怨而固化?還是要讓自己因為愛而流動,那也是選擇~我們其實有很多選擇,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出選擇....。或者更進一步的說應該是: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覺察看清楚自己是有選擇的...。畢竟很多時候,當個以為沒有選擇的人,似乎更可以『有理由』用指責誰來讓自己能為所欲為不是嘛?而有選擇的人,就必須去學習、去改變、去覺察、去調整,那多累啊....

達爾文學說,說的是『適者生存』,換句話說,總有人要改變的。而改變的那一個可以活更久....還能順帶影響下一代。這個誘因有沒有比較吸引人!?

其實我比較推薦去上課,因為藉著團體中其他同學的故事,自己可以搭便車去看見、去學習跟選擇是否改變。我覺得效益會比做諮商來的大。不過團體要慎選就是了。只是我知道的課程,還蠻多開放報名就額滿的。有些老師還蠻搶手的。還好我現在一年就是上一次課程就好。課程上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如果只有在上課的時候能改變,那就變成只有上課的時候感覺才會好,那是一種依賴,而不是成長!我看過太多每次上課最開始分享都會說只有上課的時候感覺最好,等於是藉由上課來改變轉換心情而已,但回到固有的生活環境中之後,又會回到原來的慣性或不怎麼舒適的舒適圈當中,那樣其實上課的意義就不大!就是花錢讓自己有個熟悉跟安全的地方可以發洩而已!
課程的選擇,建議樓主可以找一些:維琴妮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系統的課程...這是美國一位專門研究家庭、家族關係的大師。這是博客來對於這位大師著作出版的譯書網頁。樓主也可以去各縣市的二手書攤,如茉莉或黑輪二手書店掏寶,這樣也未必需要買新書,或者上網搜尋也能看到不少相關的介紹。
或者樓主可以先看看書籍,然後針對自己喜歡的學派或老師再去搜尋相關的課程也可以。不管是諮商或者是上課,記得多找幾個老師,這樣才會知道每個老師之間的不同,才可能去選擇出最適合自己跟隨學習的老師...
---------------
心態決定未來,
選擇權在自己
jaclynhouse wrote:
我只不過請老公把瓶罐(恕刪)
誠心建議雙方均抽空至『心理諮商』。

相關介紹如下:心理諮商有用嗎?和心理師講話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心理諮商有用嗎?和心理師講話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6219

哪時候需要去找心理師?
其實只要覺得自己的情緒跟心理狀態有影響到生活,就算只有症狀、找不到發生的原因,像是睡不好、食慾不佳、情緒低落,都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協助。常見的議題有失戀、職場壓力、人際(家人、伴侶、親子)溝通等等。
blue4631 wrote:
3天之後,就會回復Reset成原本樣子!
意思就是說個性很難改變,上勉強自己做,過陣子還是會失效;
換句話說就是,心裡始終認為自己是對的,表面上認錯,這樣撐不了多久!
PS:我認了,除非換人
我很能體會,我是花了20年才頓悟這點......
修行看個人 今天遇到 應當好好自我修行
不要用言語指責對方 或指揮對方 生活是彼此要培養默契
部是在這裡尋求解決之道 你比別人還夠了解他
也不是讓別人來決定你得家庭路
有小孩就是守本分把家庭顧好 老公顧好
不要再背後說他不是
弄你得不是妳老公 是你得債主 你眼看是妳老公 但弄你得卻不是他
心情不好不要看對方不爽
男人回到家也是需要喘息 不是任對方擺布
女人心情不好老看男人 瞧不起 或自我傲慢 這些都是自我內心需要調整
男人也並非如此堅強因為它們比女人更有慈悲心 對家人是無比寬容
每天好好感恩生活
我每天看對面郵局太太在折磨家人時 說真得 業力來時 請自己承擔不要把家人拖下水
好好問問老公今天心情好嗎 去散散步
夫妻生活不需要不說話 不說話時間只有一天就結束
不需要刻意冷戰 他是最了解你得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