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植入前3天,我發高燒到40.3度,因為擔憂,立刻私訊醫生告知發高燒的事情。醫生回應:「生病代表身體狀況不好」 但並未打算取消植入我表示我的疑慮,詢問是否要檢驗白血球,以免攻打胚胎問題,但醫生認為不需要,就算疑慮滿滿還是相信專業判斷。
植入後當然就失敗了因為前面沒有檢驗,無法得知是否是哪個環節真的有問題 但我深刻曾啟瑞醫生書裡的一句話:「試管很重要的是減少扣分」來增加成功機會。很顯然「暖男」醫生並未做到此事。
再來,因為本身肌腺症嚴重,只能允許經期來2次,否則藥效就會失效本來預計3/21吃避孕藥讓子宮卵巢穩定些 ,這樣4/11回診才能避開出國時間,但因為我停經後的第一次月經是3/29來的,也就是4/7第10天可以回診追蹤進入下一次植入療程,所以跟醫生溝通是否就不需要吃避孕藥控制經期時間,醫生說:「可以,第10~12天回診追蹤」結果4/7當天回診發現我卵是第9天就排掉了
我問:「為什麼會這樣」
醫生說 :「你經期週期本來就短 ,這樣也是很正常,但我也沒有辦法7.8天回診,因為我出國」
那我請問,你如果本來就知道我週期短,會提早排卵,並且會遇到我們都出國的時間,為什麼不給予專業引導,請我照樣服用避孕藥調經?
在這次的經期就已經發現經痛程度加劇了,本身都是吃消炎止痛600mg ,停經藥還有效果的時候一天只需吃一次,當嚴重就會4小時要補一次,但醫生認為無所謂,反正等待下一次月經。
第二次4/21月經來時,我第六天4/26回診,醫生請我4/29再回診一次
4/29當時抽血指數以下
E2 364.9 pg/mL
P4 0.169 ng/mL
LH 7.82 mIU/mL
‼️代表即將排卵
但卵泡卻只有13.4,所以請我打了延遲排卵的針劑,我表示這次經痛嚴重,有沒有需要驗CA125,我怕經痛嚴重的狀況影響內膜穩定。醫生認為沒這麼嚴重,請我打2天針5/1回診,也就是經期第11天
5/1回診時再次檢驗
E2 434.2 pg/mL
P4 0.632 ng/mL
LH 18.00 mIU/mL
代表24~36小時內會排卵
‼️醫生表示已經來不及了⋯
這次檢驗前4/28我依舊提出我經痛狀況變嚴重4/24月經走後,直到5/1回診當天都還是腰.骨盆.腸胃.大腿痛疼痛了11天,主動訊問是否影響內膜穩定,要不要增加檢驗CA125?
但醫生一樣認為沒這麼嚴重,不影響,並且不需要
但最後因為已經錯失植入良機,也來了2次月經,第三次月經基本上已無藥效,所以醫生才說不然檢驗ca125,討論下次做法
‼️一檢驗才發現現在指數135.1
也就是我當時對於自己身體的感受是準確的,但醫生卻沒有重視,也沒有遵循「減少扣分」的原則,前後提了不止一次是否要檢驗CA125並且連續2次都抓錯排卵時間更可怕的是,如果第二次排卵時間抓準確了,就會照常植入。但因為CA125其實非常高,肯定又是失敗收場。
醫生的種種,並在社群上發佈一些過度自信的言論,太生氣了,我有簡短回應文章,遭到封鎖😌
身為28歲的女性,AMH 0.56時間與胚胎都是多麼珍貴,身為一個試管醫生難道會不知道嗎?
沒有人強求一次成功,我一個門外漢的疑慮不想參考,最後事實證明疏失一大堆,這樣的心情真的難以吞嚥。
建議走試管的朋友們真的要自己了解療程細節,免得被醫生耽誤了都不知道。
---
## 🔍 一、釐清自身情況(備孕前的自我盤點)
| 項目 | 狀況 | 建議 |
| ---- | --------------- | --------------------- |
| 年齡 | 28歲 | 年齡優勢仍在,但 AMH 偏低,要珍惜卵源 |
| AMH | 0.56 ng/mL | 屬於卵巢儲備功能偏低,需趕快進行備孕計畫 |
| 子宮狀況 | 有嚴重肌腺症,經痛強烈 | 需積極調理、避免多次月經使內膜變差 |
| 排卵情況 | 排卵時間偏早、週期短 | 建議排卵監控提早進行,日數精準掌握 |
| 體感敏銳 | 能準確感受到疼痛變化、排卵感覺 | 優勢!建議建立「身體感受日誌」配合監控指標 |
---
## 🌱 二、自然備孕前的調養重點(以提升受孕體質為目標)
### 1. **穩定經期與控制肌腺症**
* 肌腺症患者經痛強烈,建議避開「反覆刺激」子宮內膜的情況。
* 非醫療建議可考慮與醫師討論:使用低劑量避孕藥或黃體素調經。
* 補充如:**魚油、薑黃、白藜蘆醇(抗發炎)** 有機會幫助改善子宮環境。
### 2. **提升卵泡品質(非數量)**
* AMH 雖低,但成功關鍵在「卵子品質」,非卵子數量。
* 常見營養素組合(須與醫師確認安全性):
* 輔酶 Q10(100~300mg/日)→ 幫助粒線體與卵泡品質
* 維他命E / C → 保護卵子抗氧化
* DHEA(三個月以上效果明顯,但需醫師指導)
* 麥卡 Maca → 調節荷爾蒙,提升排卵規律
* 鐵質、葉酸 → 為懷孕預備基本養分
### 3. **排卵監控自助工具**
* 建議提早從**月經第7天**起每日驗排卵試紙。
* 如可負擔,亦可考慮:
* Basal Body Temperature(基礎體溫)記錄
* Clearblue LH Surge 測排卵棒(準確率較高)
* 體感配合(如腹痛、宮頸黏液變化)
---
## 🗂️ 三、療程與醫師選擇的進階建議(非醫療建議)
### ✅ 試管療程再戰建議:
1. **換醫師、換診所第二意見**
若醫病關係信任已崩潰,應果斷更換。可尋找有「週期客製化」、「支持性療程」經驗的醫師。
2. **CA125、FSH、E2、LH、P4 常規追蹤**
每次排卵與月經前中後的荷爾蒙數據建議記錄下來,比對體感→建立自我身體SOP。
3. **凍卵或試管分階段進行**
考慮一次取卵、分次植入,保留時間彈性。也可與醫師討論植入前先做 ERA(著床窗檢測)、免疫檢查、內膜厚度追蹤等。
---
## 🛌 四、生活調養與睡眠助攻(非藥物)
| 項目 | 建議 |
| ---- | ------------------------ |
| 睡眠品質 | 睡前泡腳、關燈後使用冥想音樂、輕微按摩下腹部 |
| 腸胃消化 | 肌腺症容易腸胃不適,避免冰冷食物、油炸刺激物 |
| 運動習慣 | 建議每天快走 20~30 分鐘 + 瑜珈骨盆運動 |
| 情緒調整 | 建立備孕社群 or 輕諮詢,避免長期壓抑 |
---
## 💬 最後提醒(給這位患者的話)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遇到不夠謹慎的團隊。請你相信自己的身體直覺,再累也不要隨便交出主導權給不理解你狀況的醫師。
✅ 下一步,建議你可以做的:
* 整理目前所有檢查數據與用藥紀錄
* 記錄至少三個月的經期與排卵日
* 尋找信任的醫師重啟療程,並明確說明過去的經驗與需要被重視的地方
https://ace0156.pixnet.ne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