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國際間著名的鋼琴大師-中國的蕭邦-李雲迪
當年想買鋼琴,可是他父母都太窮,好像是他爺爺和父母一起集資不知多少個月的薪水
才買了二手破爛鋼琴,也才造就了一代天才
我高中的時候有個朋友很喜歡玩吉他
當時他想一把電吉他,要價28000新台幣
索性他父母財力相當好,所以得償如願,雖然最後他音樂之路走得十分坎坷
以上就是兩個極端的例子
哪天你兩個小孩都跟你說他想買電吉他(如果不幸跟妳說是鋼琴,或小提琴~貸款都還買不起)
不知道您是否是那種叫他自己去賺的父母??
翻開報紙網路,多少女孩為了夢想不惜出賣靈魂
多少男孩為了夢想終日躲避警察
您想想一個16歲的高中生,除了坑爹的麥當勞打工還有什麼辦法賺錢??
當年一個小時75元,一把吉他就要28000,現在同樣一把更不止這價錢
套句迷界仲介所言

寧願辛苦一下子,不要辛苦一輩子
倘若到時您無力負擔,孩子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
倘若被警察抓了您又該如何適從?
或許我沒資格說這些話,畢竟敝人就是考量過這些因素,所以才選擇不生小孩!
我不希望透過間接方式累及高齡父母,更不希望孩子未來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我認為最少存款要有100萬才能生小孩,沒有一切都是枉然!
Mr.Wonder wrote:
先說聲恭喜
我是男性
假如我是妳
我不會去逃避
我會當成是人生裡的一個挑戰
我認為人生就是不斷的挑戰自我才能成長
逃避只會讓妳未來的人生更坎坷
當媽媽不容易
當兩個孩子的媽難度更高
如果妳怕
當初就不該有生小孩的念頭
事情既然遇著了
我相信這是開發妳智慧的好機會
很多人都這樣熬過來了
我相信妳也能辦得到
重點是做好規劃工作
困難會迎刃而解的
我也是男性,
提出一下反方說法
個人認為,不應該把任何當下的問題,去寄望在未知的未來
誠如我前面所言,
為什麼這社會那麼亂,那麼多小孩從事不法工作
年紀小對於是非對錯容易迷亂,也因此中華民國各類法條對於孩子總有特殊待遇
也因此成為迷界仲介拉攏成員的極佳藉口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因為很難用一個大綱去詮釋各個細節
一個家庭所得只有六萬,我一個人三萬都不夠花了
說到省,食衣住行再省還是得花錢,難道有人會免費送你嗎?
因為墮胎會造成自身的遺憾,所以選擇了把孩子的問題留待遙遠的未來期盼能夠解決(中樂透?

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會造成所謂的遺憾發生)
草率的令一個生命就這樣降落人間,嘗遍人間疾苦
這就是所謂的愛?
看著朋友手拿iphone渾身名牌、鮮花把妹
自己只能說句爸爸沒錢
這樣就是愛?
人家傷心難過還可以借酒澆愁
自己卻連酒錢都沒有,然後說句這樣身體比較健康??
我還是認為手頭資金不夠充裕未來的選擇機會相對少很多
這樣是走鋼索的行為,風險太高,
現在是21世紀,是個資訊爆炸的世代,要孩子不去比較或者用成熟的方式去應對相當難
想當年周恩來為什麼會要求軍中穿制服(進而衍生學校穿制服)
就是因為大家都穿一樣就不容易產生比較的心理
而在那個年代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沒有手機,資訊交流相對不頻繁的情況下,這道理是可行的
問題是現在縱使軍事化教育仍然無法阻擋資訊的流通
仔細看看板上各位推薦生小孩的大大
言談中可發現孩子都沒未滿13歲
都還在可以禁錮的年紀中
誠如之前所言,孩子過了13歲,面對這多彩多姿的世界時,自己卻又無力掙錢,會作何感想?
會恨?還是富貴險中求?還是鬱鬱寡歡??
我是認為這樣的抉擇風險太高,拿掉是不得不的選擇
除非活在一個純樸沒有資訊交流的世界........但相對的出社會後會失去競爭力!
望各位大大明鑑
開版大大倘若也是住大台北地區,歡迎出來聊聊,可私信~~~
PS:
很多事情不是一句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就可以帶過的
犯罪心理學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問問那些強姦犯、殺人犯、恐嚇取財、搶劫者
他們都有兩萬個理由說明為什麼不得不犯案,每個都認為自己的生活有多麼慘絕人寰、無路可走
人間飛雀 wrote:
我也是男性,
提出一下反方說法
個人認為,不應該把任何當下的問題,去寄望在未知的未來
誠如我前面所言,
為什麼這社會那麼亂,那麼多小孩從事不法工作
年紀小對於是非對錯容易迷亂,也因此中華民國各類法條對於孩子總有特殊待遇
也因此成為迷界仲介拉攏成員的極佳藉口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因為很難用一個大綱去詮釋各個細節
一個家庭所得只有六萬,我一個人三萬都不夠花了
說到省,食衣住行再省還是得花錢,難道有人會免費送你嗎?
因為墮胎會造成自身的遺憾,所以選擇了把孩子的問題留待遙遠的未來期盼能夠解決(中樂透?)
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會造成所謂的遺憾發生)
草率的令一個生命就這樣降落人間,嘗遍人間疾苦
這就是所謂的愛?
看著朋友手拿iphone渾身名牌、鮮花把妹
自己只能說句爸爸沒錢
這樣就是愛?
人家傷心難過還可以借酒澆愁
自己卻連酒錢都沒有,然後說句這樣身體比較健康??
我還是認為手頭資金不夠充裕未來的選擇機會相對少很多
這樣是走鋼索的行為,風險太高,
現在是21世紀,是個資訊爆炸的世代,要孩子不去比較或者用成熟的方式去應對相當難
想當年周恩來為什麼會要求軍中穿制服(進而衍生學校穿制服)
就是因為大家都穿一樣就不容易產生比較的心理
而在那個年代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沒有手機,資訊交流相對不頻繁的情況下,這道理是可行的
問題是現在縱使軍事化教育仍然無法阻擋資訊的流通
仔細看看板上各位推薦生小孩的大大
言談中可發現孩子都沒未滿13歲
都還在可以禁錮的年紀中
誠如之前所言,孩子過了13歲,面對這多彩多姿的世界時,自己卻又無力掙錢,會作何感想?
會恨?還是富貴險中求?還是鬱鬱寡歡??
我是認為這樣的抉擇風險太高,拿掉是不得不的選擇
除非活在一個純樸沒有資訊交流的世界........但相對的出社會後會失去競爭力!
望各位大大明鑑
開版大大倘若也是住大台北地區,歡迎出來聊聊,可私信~~~
PS:
很多事情不是一句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就可以帶過的
犯罪心理學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問問那些強姦犯、殺人犯、恐嚇取財、搶劫者
他們都有兩萬個理由說明為什麼不得不犯案,每個都認為自己的生活有多麼慘絕人寰、無路可走
老兄,我覺得需要改變觀念的不是樓主,而是你耶

是什麼樣的遭遇造成這麼負面的想法呢?
Po上來跟大家分享,大家一定很樂意幫助你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