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挑電子書閱讀器,看了一下幾家比較有名閱讀器的功能
我自己電子書都是從KOBO上買的,
目前在考慮是不是一台KOBO專門外出看書,然後再一台開放式的來上網或APP
大致整理一下目前市面上閱讀器目前大致分幾個方向:
因為憑自己認識打,如果有疏漏的地方煩請補充
我自己覺得目前閱讀器功能
已經越來越分開、專精
(一) 看書、閱讀功能為主的:
因為要考慮攜帶方便性,通常6、7、最大到7.8吋
首先有直接書城支援的:像KOBO、KINDLE、MOOINK..
好處是如果說只看書的話,對閱讀功能支援是最好的
例如買書、畫筆記、翻頁、字體挑整、推薦書等功能
比開放式系統還要強,而且也更純粹也更方便
而開放式系統通常是用安卓系統,看不同閱讀器使用的代數不一樣 (代數越高越耗能吧)
好處是安卓上能跑的APP也能用閱讀器跑,可擴充性更強,
但缺點是支援性不一定有這麼高
像每家電子書的APP不一定都有完全支援,可能要事先確認
用安卓版APP看電子書也沒有封閉式系統設計的量身訂做,
但是好處是可以看不同家電子書
而且還可以直接看像漫畫或小說等線上APP
其中Hyread有主力在做租書是蠻特別的
還有最近看到的MobiScribe則很像行動筆記本,什麼都有的樣子,也能手寫
還有比較有名的像博閱Likebook等等,牌子很多
但台灣不一定都買的到
(二) 還有一個方向是往大螢幕(10吋+)、更強的手寫發展
或著可以稱作是電子紙筆記本,更強調即時手繪的能力
像Boox好像就是在往這方向走,
還有MOOINK也有出一台大的PRO,Hyread也有Gaze
這個有點像是像手寫本的概念了,
而且像這種大螢幕更適合讀周刊雜誌、報紙、Paper這種更大的文件
比較可惜好像需要更強處理器來跑,而且大螢幕解析度DPI也偏低
而且大螢幕的幾台好像都沒有做前光的樣子
之前有看過忘記是哪一牌手繪筆的效果,4096級觸壓手繪效果真的很寫真流暢
而且也能做出輕重如意的筆觸效果,
帶在身上也是很方便好用。
這是第二種發展方向
兩種方向沒有說誰優誰劣,算是滿足不同的需求、市場
只能說每家電子書設計專精的地方不一樣
挑之前可以多找看看設計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例如前光、防水、手寫等功能不是每一家都有
不知道未來KINDLE或KOBO會不會也出第二種大台的
就算在教科書的應用也不一定可以
有太多使用者說過不太適用在工具書
另外目前價格也偏貴
我問過身邊有看書的朋友,他們都不會再花錢買一台閱讀器
要多帶一台,不如直接整合至手機
這也是kindle paperwhite賣的很好的原因
因為價錢不貴又方便攜帶,對於不想受手機干擾看書的人是可以接受的選擇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
Simonixco wrote:
最近在挑電子書閱讀器...(恕刪)
我的分法不太一樣,
1. 首先是小說類,閱讀器就是要看書,除了電子紙外不做它想。
我是先有iPad 1代後覺得眼睛會瞎掉,才開始買Kindle.
到目前我個人在Amazon US買了200+以上電子書,
Amazon JP / CN各有幾10本電子書。
我還是認為電子紙外的e reader千萬別用

不少人用手機看,我可以預言,青光眼 / 白內障一定大增



2. 再來是書店限制。
我個人曾經同時用Amazon Kindle和Sony的e reader.
功能上其實也沒什麼優劣。
但是常常忘了那本在那裡買,還要找在那種e reader.
而國內博客來沒有電子紙e reader,所以沒這麼愛用。
還一些網路下載的pdf, 用電子紙閱讀器非常不方便。
我有一台10吋的kindle dx, 一樣不好用。
所以電子書閱讀器大概只能用於同一書局買的書。
3. 然後是電腦用/程式用書:
這種書通常需要一邊看一邊寫程式。
我想還是電腦看(以kindle為例,為Kindle PC / Kindle MAC)比較對。
4. 再來是漫書 - 我想還是看實體比較對。
我買了20幾本日本漫畫。用漫畫專用Kindle也不行。
用iPad 畫面雖然Ok, 但眼睛真的會瞎掉。
不然如果在家的話,可以用30吋螢幕看

5. 至於兄台所說 "還有一個方向是往大螢幕(10吋+)、更強的手寫發展"
我只能說我個人沒什麼用。
當初也是被iPad Pro廣告打動,買了一台iPad Pro + 一支3000大洋的Apple Pencil。
結果那枝筆只拿來上網時滑上滑下 + 傳簡訊時用來寫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