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請問你看好電子書嗎?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
引一段詹宏志在的訪談...(恕刪)


您說的剛好是 o'reilly 已經在做的了,記得有幾篇 o'reilly 發表的文章,可以搜尋參考一下。

但針對臺灣的電子書消費市場,實在沒有樂觀的理由。

你知道台灣實體書有多大的營業額嗎?有多少的消費者會願意替代消費?而在這個基礎上,能夠開創更多不買書的消費者進來做消費?好,告訴我你算出來臺灣的賣書賣漫畫賣拉哩拉雜可以在電子書上頭看或買了可以在 iPhone PC NB (像 Amazon 已經在做的)的服務的軟體產值是多少?

我想這個金額應該是沒有很大,沒有大到出版業,硬體產業,前仆後繼的去撈金。

據我所知,誠品現在書店的部分都頂多打平或小賺(因為虧大錢的幾個門市已經收光了),現在賺錢都要靠賣場。金石堂我就不清楚了 ... 臺灣出版業實在是很黯淡的 ...

當然,這是指臺灣 ...
電子書 我個人覺得非常方便
可是要做讀立只有電子書功能可能商機不大

因為 手機上的電子書已經很久了
小弟也在自己的手機iphone上看電子書看了數本
要我去買電子書 我才不想花那錢呢

手機也方便放在口袋

除非電子書要有塗破性的功能才會吸引消費者吧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希望有跨平臺
和普及性 因為不是每本書都有電子檔



boeing7e7 wrote:
有長時間閱讀需求或者是手邊常需要一堆手冊或書本的人才會了解電子書的好處, 我覺得這裡在回文的人大部分都沒有用過e-ink的電子書所以才會有這麼直接的結論。


沒錯~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dragoonchang wrote:
您說的剛好是 o'r...(恕刪)


不可能一口氣就要全台灣每一個看書的人都人手一台

不要只把 "電子書" 看成只有實體的產業

"電子出版" 也是這一波另一個商機

如圖書館買書,同一本書就可以買下過去許多本的 "版權"

如大一點的圖書館,單一本書可供 "借出" 十次、二十次

過去同一本書要買十本,現在透過電子出版就能省下許多 "資源"

費用不見得比較便宜多少,但就紙本資源來說是省了

當然,這還得要使用者有相對應的硬體搭配


電子書的商機,背後更大的是電子出版,只是大家比較沒去注意這一塊而已
不方便!!

1.主機貴
2.書(資料)費用貴...推廣初期應是廠商要共同負擔的!!!
3.彩度不夠!!
4.仍嫌笨重, 需要用電


除非它能做到像``關鍵報告`` 或 ``阿凡達``裡的
透明平版模樣....
不然, 真的沒什麼吸引力!!


紙還是比較香的~~
dragoonchang wrote:
您說的剛好是 o'r...(恕刪)


書局倒光光 害我現在要看書很麻煩...
後來想想自己也是害書局關門的推手吧...看書過快 雜誌類很快就看完了...
一年買書的錢 可能都沒去看幾場藝文活動還多 (不過也是有上萬啦)

想想 平均1人1-2千/年 全台灣算300萬人有看書習慣 市場真的挺小的

說實在的 彩色對書籍重要性 還不如多階灰階..不是主要重點

黑白版本的亞森羅蘋大概就看到翻掉了

還是很多人還是停留 彩色 筆電 手機...完全不了解看書的人想法
ghost1027 wrote:
電子書 我個人覺得非常方便
可是要做讀立只有電子書功能可能商機不大

因為 手機上的電子書已經很久了
小弟也在自己的手機iphone上看電子書看了數本
要我去買電子書 我才不想花那錢呢

手機也方便放在口袋

除非電子書要有塗破性的功能才會吸引消費者吧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希望有跨平臺
和普及性 因為不是每本書都有電子檔


前面有人提了好幾次, 不要把傳統LCD的閱讀經驗帶到e-ink上,
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拿手機來比實在是....

這東西的先天限制就是只適合做靜態的東西, 像是報紙, 書類,
拿其他東西類比然後說功能不夠齊全這是張飛打岳飛...

技術突破? 那個e-ink就是了, 今年底我會去買一台Kindle DX吧..
終於可以旅行不用帶一堆書了..XD
電子書在學校應該是推的起來的, 光是小學生的書包重量就足夠讓所有家長支持改用電子書, 而且不只看書, 寫作業.也可以用電子書來做, 想想看這一個市場有多大. ...........

只是跟實際書本比起來還是有一些不便之處, 像是口袋書的便利, 或者像躺在床上看書看到睡著不必怕會壓壞掉, 在車上看書不必怕被擠壞或掉落撞壞.....我常常做在沙發上看書看到睡著, 醒來書大多是掉在地上......沒辦法, 人老了連看電視都會睡著~~~~~

要是價格可以壓到100美金以下應該很值得, 光是想到今天出版的書可以馬上閱讀不是很興奮嗎? 還有一些外國小說(美國啦~~)要等誠品或上網訂購等郵寄, 這過程就很不環保, 電子書只要下載, 不必讓書繞著地球跑一圈才送到你手上, 而且不是所有的書都可以買的到, 如過是電子書的檔案保存上應該是容易多了
jonchannile wrote:
不方便!!1.主機貴...(恕刪)


科技不可能一口氣就跳到那麼遠...

摩斯發明電報時,那時侯的人會想到現在人手一隻手機嗎? 就算有,當時的科技技術、整個環境也無法接受

題外話:

當初貝爾發明電話時,當時的人還不認為電話是每個人家中必備品,還有一派的人堅持電報最好用,逼得不讓貝爾努力的去推廣自己的發明.....

現在反而是人手二隻電話是很常見就是了

同樣的電子書也是遇上當年電話發明之初的問題....
Hunter PPC =X.x.X= Palm wrote:
不可能一口氣就要全台...(恕刪)


其實我還是不樂觀,產值是沒辦法擴大的(或擴大太多),閱讀人口先天有限。

您說的替代,我覺得成本並不低,因為紙本印刷已經這麼久了,成本已經達到最經濟規模。
但是要做電子出版,出版業都不需要做新的投資或導入或流程改變嗎?
那些 IT 投入要多少?臺灣出版業都偏向小公司,他們有能力作這種轉換嗎?
如果要另外一家業者代為做電子發行,那這些出版業者能拆到的比例會比原本的紙本出版更好嗎?
如果都要委託另外一家業者發行了,如果我是作者,我還何必找出版社?直接跳去發行業者更好賺一點。
(出版社的地位就被取代了,所以出版社也要考慮下要不要做下去)
而現有出版業者不願意(或沒有能力)將手上的書做電子發行,又回到蛋生雞雞生蛋,沒有服務,沒人會買載具,沒有人買載具,沒有人願意發行電子版....。

臺灣閱讀人口比例就少,再加上每次電子書話題一出現,就是小筆電比電子書,更令人感嘆愛書人到底是跑哪去了 ...

(提出小筆電比電子書這個論點的文章多數是不看紙本書的 ...)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