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請問你看好電子書嗎?

respect wrote:
老一輩的不想用電子書習慣傳統書本,新一代的習慣多功能整合機器...(恕刪)



如果什麼都東西都要來個專用的硬體......你身上要有多少電子產品啊....手機、PDA、GPS、TV、PSP

電子書內容有賣點.......但專用的電子書閱讀器.....實在不看好
用途单一
容易损坏
价格偏高
总之个人不看好,虽然也想要一个
用在教育單位比較有前途吧~
電子書要是跟教育部和學校談好的話~
還有價格壓的下來的話~
fusen wrote:
有興趣的人最好都去試試看,再來幫這篇文章下主觀評語吧


其實展場上看過沒什麼意義的,要有意義要拿著他看完自己喜歡的一整本書,才有辦法體會到電子書的好。
pdutw wrote:
NB,一台2~3公斤的NB不插電能撐多久呢?
...(恕刪)

CULV筆電應該就可以看電子書了吧?那CULV多重?續航力至少也有將近10小時..
01不給改暱稱,請叫我柚子 Blog: http://www.3cblog.idv.tw
Chinghaui wrote:
我覺得電子書這個產品最後一定會不了了之,
電子書的功能以目前的小筆電那一項做不到?
即然如此我買小筆電就好了為什麼要買電子書。


我同意臺灣電子書做不起來(因為難度太高了)。
但小筆電唯一不能做的事就是電子書能做的事 ...

那件事就是:在戶外或交通工具上頭舒適地看書。
電子書跟實體書唯一的差別在於:實體書閱讀感受更好,電子書可以一次帶一整個車庫的書出門。
boy155112 wrote:
CULV筆電應該就可以看電子書了吧?那CULV多重?續航力至少也有將近10小時..


你願意在捷運在路邊在床頭在咖啡廳手持CULV筆電"看書"嗎?
我可都是這麼拿著電子書看著呦 ...

單就看書這件事來說,"目前"電子設備沒一項贏的過採用 e-link 製作的電子書。
不管是體積,舒適度,重量,閱讀感受。
boy155112 wrote:
CULV筆電應該就可...(恕刪)

太陽底下 單手持書 就掛了..多輕 算公斤的...價格多貴..就不用說了...

可見你沒再看書...電子書各種優點 筆電都死

看那經典的卡卡西看書就知道了 誤!


話說一箱實體書好處我剛剛用到了~~拿來當小板凳我換燈泡剛剛好XD

如果電子書的售價/成本壓不下來 沒前途~
還有書籍版權問題..是否可以便宜的價錢取得...

我想這東西 要大賣 還有很多問題要克服...
畢竟使用者已經太習慣免費在網路上獲取資訊了

如果真的要花錢,很多人應該還是喜歡買實體的書籍
針對使用習慣來說, 實體書籍是有他不可取代的部分的

引一段詹宏志在的訪談,他說他出門一定會帶書,會帶很多本,旅行中看完他會不安

甚至出門看到的喜歡也會順便買回來,最後家全都一堆書...

很多愛書的人會很同意詹宏志這一段話,我也是

我出門不論如何身上一定會有一本書,很少會看到我沒帶

如果出門會住上一天一夜的話,我身上說不定會有兩本

帶書不麻煩,麻煩的是會帶太多

有時會想,到底要帶一本大的? 還是兩本不是很大的? 還是一大一小?

這樣會很重也很不方便

電子書最大的好處是攜帶方便,就 "END USER" 來看,我們只看到我們使用的好壞

如果你能想想他背後龐大的商機,如果你能多聽聽業者目前做的,以及一些出版社的動作

你不會還會覺得 "為啥我要花上萬把元買一台既慢又不能放動畫打電玩的電子書"



遠見雜誌發行人王力行在一次的演講,也是談未來電子出版的想像,當下我問了他一個最直接的問題

"請問面對將來幾年內可見的趨勢,請問遠見雜誌是否有具體的計畫與行動以面對將來電子出版的挑戰"

她,沒有正面回答我,也許是機秘是不方便談,但她說

"將來的電子出版不是傳統出版業在玩的,是電子產業切入會很具競爭力"


遠流董事長王榮文幾年前就不斷的接觸電子出版這行業,他已到了退休之年,甚至他大可棒子一交接就交給年輕一輩去做,但他覺得很有挑戰不願這樣子退休,他說:

"目前遠流未來電子出版的計畫是以 "平台" 的方式來經營"

他的想法是這樣,現有的出版社是擁有 "版權" ,以遠流的目前規畫來說,將來是提供 "服務" ,如你在看電子書遇到不懂的,可以透過網路馬上連線到網站發問,如看金庸的小說某一段角色關係弄不清楚,這時你只要在電子書上做記提問,很快的將你的問題發送到社群網站,馬上就會有另一個武俠迷給你最快的回應「請看金庸OO作品,第XX~XX頁有提到」....


大家對於 "書" 的想像還想的不夠多,將來一定是電子產業跨足進到出版業,而出版社則是成為了 "經紀人",代理各項書本的版權,將來這關係會更多變,甚至會有 "素人文化" ,幾個人合資成立 "素人出版經紀公司" ,發行自己版權的電子書,與電子產業合作。

紙本給了出版社很大的空間,同樣的當紙本這個媒介一但被其他可替代後,自然就有人受惠有人受害,在這一波潮流下,未來如何大家還很難猜,如果有人真的光從 "使用者" "END USER"立場看得出電子書產業的未來,那也太神了不是嗎?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