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 wrote:
一堆回應的人到底知不...(恕刪)
看過了大家的留言真的很無奈。
無論怎麼解釋,eink始終被普遍認為是螢幕的一種,所謂螢幕的螢,是有自體發光的詞義,而電子紙真的不會發光(補光燈不算),他是重新排列黑粒子的電子設備,只有翻頁企圖改變內容才會通電去移動黑粒子,看起來就跟紙質書一樣。
但我猜發這篇也是沒用,只有Kindle正式進入台灣市場才能幫大家科普。
另外我要強調未來的變化將會是逐步淘汰實體書,各位難道不覺得實體書是個臃腫過時的東西了嗎?堆在家裡整個書櫃不說,實際上看過的書也很少拿出來的再回味,想想現在寸土寸金,佔用地坪甚廣,還有就是字體那麼小也無法改動,對老人家也是硬傷。短期因為大家認識不清,長期還是請大家準備改朝換代吧,基本上Kindle在美國已經很普及了,要取代實體書是時間問題,屆時圖書館可能將凋零,乏人問津而倒閉,書局愈來愈少最終改賣文具或全部倒閉。
請想想銀鹽相機當時如何看衰數位相機?如今連底片都很難買了。那些擁護者安在?當時只有幾幾百萬畫素,那些人皆斥之以鼻,如今千萬畫素加上AI算法更是碾壓銀鹽,如今銀鹽只存在少數專業攝影和博物館裡了。
時代的滾動是無情且迅速的,只有食古不化的人無法跟進,繼續留在小時候的回憶吧。
也買了讀墨6吋、hyread10吋,
今年捏了一下,買了13吋的,
因為紙本買了不少,所以慢慢的想電子化。
但…以閱讀體驗來說,純文字可以用電子式的,
但雜誌真的不太行,因為單色,且刷新慢,
但用ipad的話,雖然可以放大來看,但會變一直移來移去的,我不太喜歡。
沒有任何一種是完美的!
但能看最久的是文石13吋的,而且系統可以裝很多的程式,在家很好用!但不適合帶出門。
要帶出門的話,我會拿mooink,只是因為輕,可以手持使用很久,但缺點是…封閉系統,不好用!沒辦法看小說或是借書,我不太推薦。
十吋真的是有點不上不下的產品,拿在手上有些重,但要看圖又看不清,看漫畫字太小(老花眼了),真的要看文字又要輕巧的話,文石六吋就可以了。
而有大量閱讀習慣或是看pdf檔的話,直接入手13吋的,爽度會高很多!!
對了,電子書配上翻頁器,真的是超級好用的喔!!
有空來逛逛喔~~~
http://tontonwang.synology.m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