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退休生活的理財問題

看到隔壁樓討論投報率,算了一下自己的。今年台股部分跟大盤差不多,不多但也不算少。不過還有很多非台股的部位就不太好算。平均下來報酬率應該低於台股,但總報酬高於台股所得。

相較於年輕時收入存款有限,在開支上斤斤計較寸土必爭,現在只靠投資理財所得生活,實在輕鬆愉快多了。但人生不都是這樣一路奮鬥過來嗎?

的確如網友所有,別花得太兇就不必操心不夠花的問題。記帳記了一個月,各類開銷比例大致與自己預期差不多,但沒料到近一個月總開銷超出預期 50%以上。因為年度一次性的開銷實在太多了,如繳稅、保險,繳學費、買玩具以及旅遊。其實生活開支型態與退休前的差異並不大,主要是時間變多活動增加,各類型的支出也自然而然相應增加。有些購買的東西不一定用得到,只是覺得先買了再說(以為預購比較便宜, 或是有備無患),看來真的應該節制一點,不然就是等有多賺時再來犒賞一下自己。
🫡
開源節流蠻重要的
uglycat wrote:
最近看牙醫,得到需要植牙的噩耗,又有幾十萬要報銷了


看來老兄忘了退休,或者說進入老年,最重要的一筆固定支出:醫療費用,健康保險記得要買足。
今天有事搭高鐵南下,兩天一夜活動當然花了些說多不多說少不算少的銀子。像這種事還在工作時不太可能發生。特別是興致一來突然出國的情形。

今年股市還不錯,不過投資踩到地雷,虧損不小。在自救會群組裡,看到形形色色不同反應的人。有的告到底,有的哭天搶地,有的六神無主,有的相信錢一定會回來。我是直接認賠,不想再花時間精力攪和。

人算不如天算。被騙了當然懊惱,覺得自己的辛苦錢,搭頭等艙去賭城輸光都還更好一些。但發生就發生了,生活還是該繼續正常過下去。趕快去瞎拼一下,讓心理恢復平衡。

想想投資的績效再好,都比不上詐騙好賺。難怪詐騙怎麼抓都抓不完。
specware

聽到這個不愉快的經驗,實感抱歉. 很詫異您會有這樣的遭遇.因為即便不是理財高手至少也是老兵階級,有一定分辨能力的. 顯然詐騙手法高明細膩. 您可願意分享? (人事物)細節可略,手法套路即可.我們學習

2023-11-09 12:50
uglycat
uglycat 樓主

我整理一下思緒再敘述好了

2023-11-09 19:28
我的作法

每年十二月,先把明年度的總預算編好,並且足額提撥,再外加 10% 的超額準備。
我以這樣的運作方式,已經超過十年了

(例)



由於我勞保年資今年滿三十年了,所以就在幾個月前,又寫了一支小程式,用來試算當前的資產是否足夠撐到平均餘命

(例)



至於投資項目,目前手上持有最短時間是 15 年,最長的是 28 年。
有興趣在「我們家」參與留言討論的朋友,歡迎私訊索取註冊邀請碼
ailaug2

這檔持股,28年下來,股本成長超過二十倍,去年配三塊

2023-11-09 21:37
specware

這金流帳的詳實程度, 加上28年有20倍成長的投資(大約是每6.5年翻一番.套進72法則換算為11%年報率),可能是我見過最有紀律的理財和投資行為了. 絕對是教科書範例. 值得喝采.

2023-11-11 12:10
uglycat wrote:
退休之前我沒有在控制...(恕刪)


每月拿一定數目的金錢當作薪資,量入為出。
specware

我有聽過這樣的做法. 請問您是用什麼樣的準則或公式來得出這"一定數目"的呢?

2023-11-10 23:33
何患無

1基本薪資2每月要給自己多少錢3去年賺的錢分成12個月給自己選擇一個方法都可以,自律就好。

2023-11-12 19:10
tzechiny wrote:
把本金納進來一起算吧!

百年之後有要留錢給什麼人嗎?

沒有的話就算一下自己要在什麼時候把錢花光...(恕刪)

我就是這樣做
有興趣在「我們家」參與留言討論的朋友,歡迎私訊索取註冊邀請碼
uglycat wrote:
退休之前我沒有在控制...(恕刪)

有人退休只需要有幾百萬存款就可以生活的很好,有人則要幾千萬才能過活,這取決於個人對於金錢的概念,如果你就是那種沒辦法控制荷包君的人,那建議把絕大部分的存款拿去買基金或股票,身上只留小部分的現金,這樣的話,再搭配每個月領的退休金,生活應該沒啥問題,如果基金或股票有獲利,就可以利用這些獲利去做一些額外的享受,像是出國、購買奢侈品
節流也重要
  • 7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