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在雙北有房子的人,是不是將來往生另一伴或子女繼承時,很難躲過10%的遺產稅呢?

如題,,,,,,,,,請教有經驗的網友,謝謝
2022-11-04 17:24 發佈
1. 土增稅免了, 比起直接賣掉還省這一筆
2. 土地房屋價值是看公告現值, 比起市價差的遠
3. 真正可怕的是房地合一稅...
你已經坐享別人五倍十倍的房價了!
然後還在意這10%!?

我不在意遺產稅,繳越多我越高興,拿的多多繳點有啥關係?
myballsonfire

看到稅金被政客亂花和拼命消化預算的情況,個人覺得交一毛都嫌太多。還是有人可以跟我解釋一下,為什麼一堆馬路要鋪了又鏟,鏟了又鋪,常常在鏟,常常在鋪。通常說不在意的人,對稅被浪費感受較低,也許是繳得不多。

2022-11-04 22:28
如果往生者只留下一戶權狀40坪,尤其是集合式住宅,土地持分很少的房子,大部分遺產總額都不會超過一千萬,因為遺產稅的計算是以政府公告現值計算,不是市價計算。

譬如中和、永和、板橋、新莊、新店的集合式住宅,權狀40坪,土地持有200分之一,房子加土地市價3000萬,但政府計算遺產稅的價格是可能是200萬。(數字只是舉例,用來說明觀念。)除非往生者的存款超過900多萬,否則應該很難課到遺產稅。

可是,正如二樓講的,可怕的是當子女將來把房子賣掉時,成本也是用當年繼承時的成本來計算,也就是200萬。當子女用3000萬把房子賣掉,扣掉200萬的成本,獲利2800萬,就要用2800萬來計算房地合一稅。

如果子女不想適用房地合一稅,想用舊制(明年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只計算房子的獲利,不用計算土地獲利,假設當初遺產的房子(不含土地),政府以100萬計算,現在賣掉,假設買賣契約書記載的房子價格是1500萬(不含土地),明年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賣房所得是1400萬,再加上今年的薪資所得,所得稅直接跳到40%的稅率。

因此,該擔憂的不是遺產稅,而是將來子女賣房地產的房地合一稅或個人綜合所得稅。不過,就像3樓、4樓講的,房子的獲利已經很多了,繳稅是你的能力、你的貢獻、你的善。

資料來源:我自己的經驗。以上數字都只是舉例,用來說明觀念。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trumandream wrote:
如果往生者只留下一戶...(恕刪)


謝謝您,解説的非常清楚
根據財政部公告2021年遺產稅的相關規定,基本上免稅額為1200萬元。

● 配偶:扣除額493萬元
● 直系血親卑親屬:扣除額每人50萬元。其有未滿20歲者,並得按其年齡距屆滿20歲之年數,每年加扣50萬元
● 父母:扣除額每人123萬元
● 重度以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618萬元
● 受被繼承人扶養之親屬/受被繼承人扶養之兄弟姊妹/祖父母:扣除額每人50萬元。
● 兄弟姊妹中有未滿20歲:得按其年齡距屆滿20歲之年數,每年加扣50萬元
● 喪葬費:扣除額123萬元。

舉例來說:假設被繼承人往生後,遺有一位配偶與兩位成年子女,免課稅的金額大約為1900萬。當遺產低於這金額的時候,不用擔心遺產稅的問題。
更換國籍
有研究過了....
台灣國籍只有健保讚其他沒啥鳥用
Beamscool wrote:
更換國籍有研究過了....(恕刪)


哪個國籍繳的比較少?
1740TT wrote:
根據財政部公告2021年遺產稅的相關規定,基本上免稅額為1200萬元。

今年開始,遺產稅免稅額已經變成1333萬元了

再加上123萬的喪葬扣除額,等於一個人有1456萬元的免稅額,如果配偶還在,還可以加上493萬元的免稅額,也就是免稅額高達1949萬元,更別說一個子女的50萬元免稅額

接近2千萬的免稅額,還不夠用?

如果還不夠,那你就保佑死掉的配偶比較有錢,那就可以動用民法1030-1條的『『差額分配』,來提高免稅額度(差額分配,不是無條件先拿一半,不要亂相信鄉野謠言)

不知道樓主緊張什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