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勞動節又要來了,我都叫他51報稅節,每年這天就是快點報稅,越早報越早退因個人長期有投資股票並參加除權息,所以每年都是退稅狀態我製作了一個Google試算表,可以幫自己試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點選下列連結就可使用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NaL13LzlZ_SNwPW31Qpq_tBSD20MljOlObcWTZyBFwI/edit?usp=sharing也可以參考影片中的說明
現在要退稅大概要有免稅額度內有多餘的空間才可以退一點你表格裡的數據似乎少了健保補充費我自己算實際收入時,會扣除健保補充費健保補充費今年提高到2.11%也就是8.5%的部分其實還要減去2.11%才是實際在免稅額度內可以退的最大比例只剩下6.39%如果級距在5%,接下來只剩下1.39% 其實不多如果把健保補充費包含進去的話以中華電來說,一張4300股息,在免稅額度內一張可以退不到275元如過已經到了5%級距,一張退不到60元想要拉高退稅的錢,就要提早退休,扣除薪資所得要不然一般受薪階級,退稅其實沒有退多少,大部分應該是公司幫你繳的稅款吧
Yaude Huang wrote:現在要退稅大概要有免(恕刪) 感謝您的回覆因為補充保費是在股利發放時直接內扣而且是單筆超過2萬(含)時才會計算計算所得稅時,國稅局寄來的單子也不會管你有沒有繳補充保費仍然是用它本來的公式計算囉為了避免混餚就讓它扣歸扣,退歸退囉
Yaude Huang wrote:現在要退稅大概要有免(恕刪) 現金股利應該是有先把健保補充費扣掉。30000*(1-2.11%)=29367,健保補充費63729367*8.5%=2496已先預扣的綜合所得稅2496元。如綜合所得稅率為0%就可退稅2496元。或者是30000*8.5%=2550已先預扣的綜合所得稅2550元。如綜合所得稅率為0%就可退稅2550元。
我知道健保補充費是先預扣的但我表達的是其實沒有必要在意退稅的部分因為實際上存股退稅的幅度已經很低了存股退稅,在已經退休的人身上比較看得出成果我自己也有存股,我一般會在除權後將股票陸續買回,將股息拉高到兩年生活費水準中間會持續換股,買便宜的賣掉貴的到了除權前,盡量壓低到所得淨額,就是股息低於免稅額,大約維持一年生活所需就好了,避免某一年沒機會買回存股這時候最好賣掉的股票價差獲利超過股息收入,留在手上的盡量是成本最低的這樣其實代表賣股的收入加上存股的股息夠兩年生活費,多的一年就是額外的保險,避免有意外的支出需求跟所得稅相關的數據,在股票記帳時,就同步計算出來了用來評估,股票是要繼續買,增加持股,還是換股操作,又或是該減碼降低股息收入了至於申報所得稅的資料,早就計算出來了目前我計算的,都是現有持股預估明年度的所得稅數據
Yaude Huang wrote:我知道健保補充費是先(恕刪) 存股退稅8.5%最高8萬,繳5%所得稅率剩3.5%退稅。繳12%所得稅率的還要多繳3.5%的股利稅。但繳40%所得稅率的,股利稅率只要繳28%,省12%的股利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