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現在的年輕人都說買不起房,以前的年輕人就買得起房嗎?

30年期,每月固定金額攤還,年利率從1.75%每增加一碼0.25%至9%.每百萬每月需負擔房貸金額!


回想當年,房貸利率是7%,貸100萬要還234萬又3528元,真的好恐怖!
好在當時自備款是3成,貸款是7成......
好在買在房市低迷時.....
也好在房貨利率愈來愈低!!  
記得當年房貸是20年......................

280萬房貸,每月要負擔7624*2.8=21347元,20年要付512萬3964,即利息要付232萬3964元,真不知道,當時是那來的勇氣??

有不少人怪央行,利率太低,利率低是可以平抑房價,但不必然會讓購房變輕鬆,事實上,從最低到現在也才調一碼半左右,很多購屋者,都大感吃不消了.若調升2%借1000萬,(4733-3687)*10=10460,每個月要多付10460元,恐怕大街上天天都有人,在遊行抗議了吧..
因為你來,山谷已把相思打開,打開相思,就是連山的艷陽季節,愛與前途都變得明朗清楚。
hermas

不會啦,房貸族不到人口的10%,跟當年卡債族差不多而已

2023-12-26 1:31
人均?

財團跟建商會人均嗎?

鈔票印那樣多難不成均分的嗎?
jack1357
jack1357 樓主

2023政府打房已見成效,價跌量縮是明擺著事實,第三季交易量少同期三成,有人跟你說還再漲還會漲,那是要你趕快買,手上一堆房卻被屯房稅嚇到快尿褲子了!建商目前很難看到可以降的空間。選手當裁判,你也信嗎?

2023-12-25 13:29
jack1357
jack1357 樓主

我家附近有一個十六。七年前的建案,只售出五成,原建商早已倒閉人間蒸發,空屋債權,現在都屬銀行所有,政府要打房,屯房稅別漏掉這些法人大戶!不然成效一定不會太好..

2023-12-25 13:34
蔣介石以前印金圓券的時候

曉得人均多少嗎?
jack1357
jack1357 樓主

蔣介石的金圓券,1948.8.19-1949.06,是在現在的大陸地區發行的,造成嚴重通澎,不得人心,蔣介石來台是1949.12.07,金圓券跟台灣沒有半毛錢關係.. 

2023-12-25 13:02
達克瓦 wrote:
在房產版會有一堆人叫你別上車,
因為他們怕你先買了,房價又高了!


為什麼不是說會漲的,都是要你趕快買房的,都是手上套牢,或被屯房稅嚇到吃手手的..
拿出數據與證據來說話吧!

今年第三季,交易量年減三成,你不知道嗎??
你知不知道,蘋果為什麼要把富士康的女工。立訊簡直就是當親女兒一樣對待嗎??2025年中國製造!!
2025年中國製造前,所有的外資企業將再也不能分享中國這個大市場的大餅,台企無疑衝擊最大!
台企全面撤出中國,已成定局,是好是壞,不知道,也就是不確定!
不管是股市還是房市,都很怕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交易量就會驟減,交易價格就會緩跌..
所以未來三年,注定要緩跌!
因為你來,山谷已把相思打開,打開相思,就是連山的艷陽季節,愛與前途都變得明朗清楚。
jack1357 wrote:
為什麼不是說會漲的,...(恕刪)


刪啦!
又進回收區啦⋯⋯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jack1357
jack1357 樓主

食物類通澎,韓國比台灣嚴重許多,所以最近幾年來,來台灣的韓國遊客爆增,竟然異口同聲說:台灣美食又好吃又便宜..

2023-12-25 13:56
jack1357
jack1357 樓主

說到硬幣,幾天前為了冬季衣服,清理櫃子,發現二個玻璃瓶,一個一堆的一毛錢零角,一個一堆的一塊錢夾雜五塊錢銅板!以前口袋裡有幾個一毛錢零角,快樂的不得了,現在一塊錢甚至五塊錢,都往玻璃瓶丟.五千一定有!

2023-12-25 14:03
民國88年我用420萬買了這間房,那時還送平面車位,而大前年樓下鄰居需要資金賣了800萬...,相隔20多年房價翻了快一倍。

早期物價也低,千元鈔蠻好用,哪像現在買沒幾樣東西,一千元就快用掉了,民國82年我的起薪是2萬4千左右,而現在基層員工的薪資和那時差沒多少!
jack1357
jack1357 樓主

人均GDP從美元124到32811,土地不會漲,我信你個鬼,但房子會漲嗎?土糊的早就風化掉了,怎麼漲??我姐那120萬變2800萬,房子人家是廢棄物在處理,是要那塊地!

2023-12-25 14:20
jack1357
jack1357 樓主

我那33年翻了6倍的房子,有興趣的也是看上地,雖然我認為還可以住個30年,但有興趣的人,可不會這麼認為..

2023-12-25 14:25
來挖一下舊討論
前兩天剛好我媽講到以前的事
跟大家分享一下

他說當年民國6X年大學畢業
薪水才三四千
房租就要一千多
忍耐了幾年之後
拿著存款還有跟親友借來的錢
在北投中和街尾買房子
大概是民國69年的時候
當時買一百萬

想想現在物價好像也不過是加個零而已
大學生畢業薪水三四萬
房租一萬多

我家以前那個房子
現在大概一千萬左右
當然那種四五十年的老房子不能這樣比
不過當年那個山腳下的房子
連柏油路都沒有
也沒有電話線
都是空地和田地
要到台北市內上班
要先走一大段路才能搭公車
搭一個小時多一點才能到公司

當時什麼都要省
吃得省用得省穿得省
最奢侈的也只是有客人來的時候
去巷口的店切一點豬耳朵豬頭皮
或是自己包餃子

現在環境怎樣
是好是壞就不說了
我就只是家裡的故事
寫出來給給大家參考比較一下而已
我是參考房價所得比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Q2,全國房價所得比高達9.82倍
hodson2013

如果有區域房價所得比,會比較有參考價值。

2024-02-10 11:41
以前10年.20年
現在30年.40年
所以'放棄買新房
等父母的房子吧
n202 wrote:
以前10年.20年現...(恕刪)


20多年前朋友到維也納工作一年多,談到維也納房價。
一般年輕人是無法在維也納買房子,唯有靠繼承。
台北的精華區現在大概也是這樣。

不過所謂精華區是會變動的。
五十年前,信義計劃區還沒出現前,現在世貿一帶,不是聯勤兵工廠,就是農地。
那時應該西門町比較貴,而有人在講什麼忠孝東路五段丶六段房子當年多少錢,現在多少錢。
四'五十年前,那裡根本是鄉下。
追求穩定收益!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