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退休金規劃請益

chiyenms wrote:
這種事很多是看人的。(恕刪)


謝謝您的建議,分析的非常清楚且有道理。 七千萬是希望不包含房產價值或變賣,我和太太有計算過如果是以不貸款付清桃園房子的話,再加上每年固定存款200萬,預計我55歲她51歲我們頂多只有4千多萬的存款,會捉七千萬是預估退休後,我和太太每年花費捉200萬,活個30年(如果順利的話),至少還會剩下一千萬。 如果我和太太都還沒掛可以有個一千萬的預備存活金。如果我先走了,至少我太太一個人也可以還有存活金可以活下去或是去住養老院。

會捉一年200萬是包含滑雪long stay的錢,因為我和我太太都很喜歡滑雪,疫情前每年會去2~3次(每次8~10天),我們希望退休後每年雪季都可以去日本long stay(2~3個月),所以才會捉一年200萬。

您提到的繼承的這件事,確實是我們還沒有想過的議題,這個可能也是我們要好好思考的,因為我們是頂客族沒有子女繼承。
kitty0071025

但是你們退休時已存滿7000萬,找了一個每年能給你3%(不算高)的標的投資,已經是每年都在花利息的意思,30年後你們還是有本金7000萬啊

2023-05-13 11:40
Yaude Huang wrote:
樓主有提到,他們花了4500...(恕刪)


目前新竹的房子是登記我的名字,本來確實我有想要登記我媽的名字,因為想說桃園的房子如果我們有要貸款的話,會不會因為是第二間房子可以貸的成數會減少,不過最後我爸媽不同意,他們堅持是我們出錢的就該登記在我們名下。不過當初我們真的沒有想到您提的遣產均分的事。
端木森 wrote:
稅的部份真的要好好再算一下,才不會真的能存到的和我們想像的有差異,感謝您的分享。


這個的變數很大,
包含公司現在與未來的股價、上市櫃或公發狀況,
都會牽涉到價值計算、認定時點的基礎
「領的股票」這個敘述中間也有不同狀況,分紅配股、認股權、其他

通常這種東西公司方面都會在一開始就設計好,狀況組合很多
可以問一下公司辦員工認股的部門,
公司制度這些東西對員工的稅負影響(領取、賣出時要繳多少稅),節稅辦法
有沒有鎖股,以及,有沒有被算到內部人、掛董事之類

通常一開始公司在導入這東西時,
決策層的高階主管都把這當作最高考量之一評估過了。
內部應該也會有發過說明。
每年配股時問一下或是集中留存相關說明的版本(法令可能會變)。

--

四年間的股價行情本身倒是最難掌握。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