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借錢免利」現金卡的風波,五分鐘發卡、只要會呼吸就能辦卡。近年台灣也有銀行在推 BNPL (Buy now, pay later) 的服務,也是主打審核更快速便利,申請條件較寬鬆,不佔用信用額度...算一算,卡債危機其實沒有離現在很遠。 怎麼借錢通常不會是問題,持卡人 (借貸人) 的心態及金錢觀念才是最重要的。
你有很堅定能夠超過借款利率的利潤,就可以盡量借。比如說你買一個工具一百萬,出租一次三千塊,一個月平均可以出租十次共三萬,一年可以收租金36萬,而市場上有這個需求,因為沒什麼人願意花一百萬去買,用租的比較划算。於是你跟銀行借兩百萬買了兩台,年息就算五趴你還是賺。生意做大了就有擔保品,再借一千萬買十台,到最後你有一百台,但是你的欠錢可能超過一百台的價值,因為銀行看好你願意多借給你。至於法人借錢怎樣把錢給潤到自然人手裡,倒閉欠銀行一屁股債還是可以一輩子吃香喝辣的,又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