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退休金規劃請益

55歲退休, 樓主42歲......因此剩下13年的時間
1. 公司發的股票約25xx萬, 其實任何投資最好是你自己熟悉的, 如果貴公司經營績效好且你認為未來公司會越來越好, 其實5700萬的股票不應該賣出去買房子, 銀行房貸可以貸多少就貸多少, 每個月還款用夫妻二人薪水跟公司每年的股息來一次性提前還本金, 說不定十年內你就已經把房屋款2100萬和裝潢家電600萬全部還清, 而你還剩下5700萬的股票資產.........況且公司只要經營好, 5700萬股票有機會直接漲到7000萬以上(看看台積電高層那些幾十億身家的人, 他們都是長期持有台積電的)
2. 假設你沒信心, 用42歲有2500萬存款+每年200萬資金, 13年後要達到7000萬資產來試算一下.....等於 13年後要比現在多4500萬
官股金融股, 每年殖利率約4.5%計算, 每年投入200萬+每年配息全部投入, 13年後約3500萬, 加上期初2500萬, 共有6000萬元在55歲時
雖然沒有達到你要的7000萬, 但是.............你有無想過, 當你這樣在股市投資13年了, 你對投資定存金融股還沒信心嗎? 直接6000萬買官股金融股, 每年殖利率約4.5%計算, 其實一年他就配息270萬給你了, 而且你的本金還沒減少
jhlien wrote:
jhlien wrote:
55歲退休, 樓主42(恕刪)


謝謝您的建議,很有道理的建議也,我們還真的沒有從這個角度去切入想,只想到不要有貸款負債比較好,最後的工程款和交屋款付掉後,實際大約貸17xx萬,一個月大概6~7萬。如果依您的建議設定十年內還清,好像也是不錯的方式也。而且留有本金在。非常感謝您的分享,我們會好好思考一下這個方向。

想請問官股金融股是指那一些? 殖利率我可能要先google一下是什麼意思。
端木森 wrote:
想請問官股金融股是指那一些? 殖利率我可能要先google一下是什麼意思

就只有四家而已:兆豐金, 第一金, 合庫金, 華南金
jhlien wrote:
就只有四家而已:兆豐...(恕刪)


謝謝您的説明,請問除了官股的金融股之外,如果一樣是官股的其他類別股,有建議的嗎?
端木森 wrote:
謝謝您的説明,請問除(恕刪)


說說我的配置吧.......
1. 金融股:四家官股銀行+中信金
2. 電信股:中華電信(殖利率約3.8%)
3. 其他都不是打算長存的, 例如台泥, 亞泥

如果想要降低投資股市風險, 把大部分放在中華電信是相對安全的, 低風險低回報.......官股金融股殖利率4%~5%, 風險是比中華電信高一點點, 但是還是很安全
jhlien

其實沒啥大虧的問題, Yahoo可查到的中華電信股價最高121元, 每年配息4元來看, 你任何時候買都沒賣, 中華電信給的股息都是比定存好也比2%通膨好, 他就是適合幾乎無風險的資產

2021-12-28 11:11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謝謝分享,非常感謝

2021-12-28 14:40
去書店買些書藉慢慢學
不懂得就從頭開始學或
花點錢找 (財務規劃師)
勿以為這裏都理財專家
才不會被半桶水所淋濕
知道吧不用錢是最貴的

端木森 wrote:
我和我太太對於財務方...(恕刪)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謝謝建議,我們現在真的最需要的是要先充實這部份的相關知識。

2021-12-28 14:41
端木森 wrote:
現況:
我:42歲。 太太:38歲,無小孩。 夫妻固定年收稅後約為400萬左右。目前手頭上存款大約4xx萬左右。

不動產:(1)去年我們有用存款在新竹市區買一棟有店面的5樓透天,大約4,500萬(無貸款),目前是給爸媽住,週末我們會回去。 (2)因為目前我們是在外面租房子,所以今年在桃園買了一戶2,300萬的大樓住家打算自住(目前只付頭期款2xx萬,預計後年交屋。)

公司發的股票: 大概約5,7xx萬。稅後大概剩4,6xx萬。但是公司規定要分四年領。


1) 你資產負債要整理出來
2) 以收入與現金狀況來說,你資產太多比重擺房地產。
房地產自用用不了那麼多以後,可以換現或變現(租人或賣出)
3) 股票本身算是不確定因素。包括領得到領不到,以及幾年後的股價。

不過年紀還很輕,現在規劃退休金是適當。但還要再工作幾年吧。
自行抓一下你

-拿人生生命換錢(把思考與時間賣給公司)
-拿錢換人生生命(不工作不領薪水的機會成本)

兩條線想要的交叉點,會發生在什麼時候。

包含你自己的工作負擔與健康狀況。
以及最後拿到的錢的目的。

--

至於股票,台灣定義上的低風險方式,就是投資大盤指數基金 (0050 之類)
長期風險:台灣整體的長期經濟狀況
其他的在定義上,都是增加偏重曝露於特定領域的風險

你比較可能要考慮的,是要不要增加一些外幣資產部位
以避免過量的「台幣匯率/台幣購買力」、或是「台灣」經濟部位的風險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謝謝您的分享和建議,我們現在這部份的理財知識非常不足,需要先好好用功一下,您分享的觀點很受益,感謝。

2021-12-28 14:44
這種事很多是看人的。你的目標可能要考慮一些較完整的陳述方式或想法。
主要是未來是不確定的。
可管理的目標可能不只是:「怎麼最快賺最多的錢」這麼簡單。

工作上會有很多 Scenario,單一客戶你都不知道他未來會怎麼想怎麼弄了
股票投資的未來收益多少,具體的數字當然也是沒個準的。
只能假設 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人類不會搞砸自己,以後經濟整體還是會成長。

具體的說
如果你本來推想基準點是作到 55 歲退休。那麼

A) 保守投資:因為投資收益不確定,
所以你比較可能是需要作到 52 ~ 58 歲間的某一個點,就會想退。
(具體目標金額、想要的生活方式也會變動)

B) 主動選股、選時、選產業:
因為投資收益「更」不確定,所以你這個 Range 可能就變成 50~62 歲
狀況好時可能作到 50 歲就可以高興退休(房貸要先按時付,或是提前處份掉房子),
但狀況不好的話可能要想辦法在那個產業待到 62 歲
(或是縮減原來假想的目標每年花費金額)
你比較關心的是短的那邊,還是長的那邊的數字?

*目標金額、健康狀況、家庭人口組成也會變動
「七千萬以上的存款」含不含房產價值或變賣房產所得?


--


** 另外如果預計還是會沒有小孩的話,這邊就是有個很 Personal 的議題
你,要明確的認知,你會需要留下很多 Safety Margin 來保證生存
但也因為這個是留了很多保障(求安心),所以你會有很多年數的辛苦工作,
只是在用來變成更多可能會沒有繼承人的遺產。
目前看起來你的資源還蠻充裕,可以買個年金險之類的,讓自己稍微有個保障
聽三商的朋友說還蠻推投資型的保單,有需要可以試看看
ctjh920915

保險是保險,投資是投資,不要把保險當投資

2021-12-28 17:44
chiyenms

是沒錯,但效用是互補的。用保險可以 Cover 一下,不用自己留太多 Safety Margin(但低利率時買較傷)。但就是不要太期待什麼投資型保單,那個就是走法規漏洞隨時會修正。要保就找真正的保單。

2021-12-28 19:23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