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想理財先從省錢開始

程伯老師 wrote:
大家日常生活怎麼省錢(恕刪)


你隨便吃,那是在虧錢,不會省錢,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在家吃更要吃得健康才對,省錢不能省健康!
莫小華 wrote:
我自己省錢的方法:1(恕刪)
用信用卡扣款。我也這樣子做。結果損失快一萬元。一輩子也賺不回來。
我兒子把我信用卡拿去買點數。
我爸說為什麼要辦信用卡
我說信用卡扣款可以省下什麼什麼
我爸說你省下這些。一次損失一輩子也賺不回來。
。也確實是。一個月2-3元
一萬元被刷
一輩子也賺不回
開源也是蠻重要,因為花費再怎麼省 還是有固定開銷
想辦法多賺錢...也盡量多省錢
從記帳開始
確認自己每個月的花費方向
自然而然你就會知道該怎麼省錢了
程伯老師 wrote:
我有個親戚其實有穩定(恕刪)
大家分享的都很中肯又簡潔 =) 我分享一下心路歷程,同時也要繼續督促自己。

* 長期習慣:節省的行為要練習到自己能長期適應,而不是太激進每天吃泡麵逼自己太緊,這樣也撐不了多久。

* 優先順序:將收入劃分出食衣住行的比重,及依自己生存必須的優先順序,每個消費之前都再次問自己是真的需要嗎? 舉例我自己以前多年的消費習性,剛出社會那幾年吃一餐不超過50元,(不健康,建議要吃營養,健康最重要);服飾鞋包一年可能買不到一次,價位也都偏低夜市等級;頭髮一年剪一次一百元(跟我同年出社會的正妹同學每個月花七千弄頭髮)等等;其餘娛樂費會控制預算,非必要就不消費,我個人愛看書,休閒是有空時會坐在誠品看一整天書;那幾年手機始終用零元爛機,通話費每月不到兩百元。我月薪不到三萬的期間,每月扣掉所有費用含房租,每月可以存5000至1萬多。(當時好友都很擔心我怎麼這麼苦XD)
十年後很多同學完全沒存錢沒房(不靠家人的),我辛苦存到頭期買房,
雖然現在的我沒以前那麼拮据,但我想網購衣服或化妝品時,會先把物品放在購物車裡放好幾天,過幾天再想一想,有時候就會不買了。

* 開源:
1. 兼差:我認為開源比節省更有效率,但我本人平凡無能收入只有兩三萬而已,那幾年是實實在在又要支援媽媽的部份開銷、同時又要靠自己獨立生活又要還學貸的低收可憐蟲,回想以前真的好累。所以我有幾年是下班晚上或假日又兼差來增加收入。
針對兼差,有一次有一個老闆對我們說一句話: 如果打工是累積不到未來有幫助的,絕對不要做。
我後來覺得有道理,例如兼差臨時教學老師可以訓練台風及累積職涯經歷;但如果兼差做手工可能對未來幫助不大。不過我很清楚有些家境是不得已,某些條件限制下又經濟緊迫,只有這些選擇。我很小時候我媽也是正職以外在家兼手工, 因為要同時顧孩子。。。

2. 投資:另外想分享自己笨的經驗,我以前不懂,大家盡量不要像我一樣傻傻每個月死存錢,我建議如果有存到一小筆錢,可以自己抓比例,將小部份的金額做投資,我近幾年才發現以前笨死了!別人投資才可以收入增加更有效率,但要依自己的資金額度和個性,評估風險承擔後果,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3. 投資自己:我在工作五年後開始會規劃,將某比例的存款有計劃的讓自己週末去上課,語文或運動課程,持續很多年,對我未來的國外業務職涯幫助不少;工作八年後規劃出國一年,回國後意外的對於我工作收入有助益。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對自己的收入比例及人生階段做長/短期的規劃。

* 另一種節流:個人觀察整體社會對於婚姻的觀念文化,加上房價物價等各方面評估,強烈建議「不要結婚生子」是人生規劃長期來說最好的路。婚姻及養育這部份又是另一個範疇,這裡不詳述。但真心建議想要結婚的人,先認真思考婚姻的結構、意義和風險,尤其是有生小孩的保守估計一半以上夫妻是後悔了。
若只針對節流部份,舉例我自己,我先生堅持要結婚時,我是無奈的建議,那不要辦婚禮、不要拍婚紗、不用鑽戒也不需要蜜月。這牽涉到價值觀,我個人不知道這些禮俗的儀式花這種龐大費用的意義在哪? 我看到的多的是婚禮鑽戒上千萬多風光,婚紗拍的多豪華多美,婚姻還不是痛苦或離婚的比比皆是。做這些浪費錢浪費時間的事,不如每個當下兩人用心經營關係的相處日常才是最重要的吧。


最後,想分享一下心情小語,跟標題無關,可跳過。
我很常看到市面架上的投資書或某些文章標題聳動類似「年收百萬的秘訣」或「二十五歲成為美商CEO」(隨便舉例而已),心裡就會翻八百個白眼,因為再看看那些內容,會發現大部份是手上已經有幾百萬資金去做投資。。。或那位超優秀青年從小家境優沃、國高中就歐美深造,成長環境有最好的資源。。。
或有時一些不熟的人聊天時驕傲的說他靠自己買房子,細問後發現他從小到大,吃住父母家完全無支出,人生沒打工過,唸書時每月零用錢有兩萬,水電費手機費交通費保險費甚至連車子都是父母提供。。。 我個人覺得這種就不需要特別提了,在我看來,這種條件存到錢是正常(滿滿嫉妒和心酸XD請不要理我)
我家裡單親沒錢(小時候爸爸到處欠債)、沒房,國中開始打工到大沒停過,家裡房租我一直要一起負擔,從小到大搬家次數絕對超過二十次,大學學費自己慢慢還,我沒有父母那裡可以支援我任何一點點資源,甚至因為單親無援而影響了放棄很多很好的事業選擇機會。。。。(這是另一層面的底層窮困惡性循環的社會結構,不贅述)成長過程從小東西,像同學很多人有隨身聽、手機到長大後機車、保險等等都是靠自己。

有時候會看到有些人說,現在這世代,月薪三萬一輩子買不了房。很多年前的我也曾經如此絕望過,但我在底層全身泥濘的爬那麼多年,前年也買一間小房子了。我還是想要說一句,只有願不願意這麼努力付出,是真的要苦很多年、很難,但真的不是不可能的。
其實很多人只是不想放棄貪圖平時的享受而已。
程伯老師 wrote:
大家日常生活怎麼省錢(恕刪)


省錢很好
存錢很好

我身邊有太多堅持這樣到老的(親人及公司前主管)
存款數字很漂亮
一切到最後只是存款數字很漂亮
買什麼不需要,吃什麼不需要,用什麼不需要
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好東西也跟我沒關係

現在如此省
10年後更省
20年後完全定型
然後您們的好兒子女兒爽爽繼承

最近看一部韓劇裡面說到
"我活到這麼老才發現,人生只有一次,而不是兩次"

但我並不是要人不要務實
只是我完全不羨慕那種為了退休生活打拼的
或節儉為了退休生活的
Witcheer

還好我現在開始懂的享受了XD

2021-07-06 8:01
merlinee

存錢存的是安全感 。別人看著可惜, 自己覺得自在便好.

2021-07-06 12:18
該花的還是要花
不能因為為了省錢而省錢

買需要的 不買想要的
省下來就可以多存一點
然後拿來做點理財 跑贏通彭
並不是只是存款 然後被通彭吃掉

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不可預知
多留點錢 對自己是一種保障

我也反對拼命存 拼命省 將來留給小孩
自己的人生是為了自己好過
不是什麼都考慮到小孩
Witcheer

沒錯, 並不是只是存款 然後被通彭吃掉, 這很重要啊, 不要跟我以前一樣傻

2021-07-06 12:29
我個人 跟樓主一樣 認為不管做什麼投資 存錢

一定必須先由省來做起!...


但省錢 對某些人而言 就是 "蕩森" (小氣、吝嗇)


但拿省錢的那位來說 : 有一部125cc機車,有一部90幾萬房車,有一部480萬房車。

口口聲聲 不該"蕩森"的這位: 汽車應該是沒有,至於有沒有機車‧‧‧(我也沒辦法肯定究竟有 或沒有?)


=

這陣子 在家的時間比較多

幾部電腦自修 (附近朋友公司,裏面的正妹女職員[比林志玲漂亮很多],
有跟另一位大姐問我最近有沒有有去! 因為她電腦又出問題了)

省了幾千塊,

螢幕或電視 也自修,又省了幾千塊!

[都之前壞掉啦!因為都跑晚會,少有時間弄這些。就存了N部。最近比較有空 全弄一弄!]

冷氣室外機在很安全狀態下 能自修的部份也自修,又省了兩三千塊。

機車能自修的部份也動動手,又省了兩千塊!

一些工作上要用的機台也修一修, 省了幾萬塊。

土水+油漆 最近太熱了。 秋天再自己弄一弄,這部份或許可以省十幾萬,幾十萬!


=

想到那位 氣氣

下午我本來是想騎車散散心 加減買個機油! (喜歡騎車)


氣氣,下午換開車去買好了,順便再去跑跑山!...

不然騎車又要被那個講 蕩蔘...






五級金賀 wrote:
我身邊有太多堅持這樣到老的(親人及公司前主管)
存款數字很漂亮
一切到最後只是存款數字很漂亮
買什麼不需要,吃什麼不需要,用什麼不需要
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好東西也跟我沒關係

現在如此省
10年後更省
20年後完全定型
然後您們的好兒子女兒爽爽繼承


台灣很多這樣的老人家,畢竟他們那一代 苦的太慘了。

但當用則用,有什麼真正應該用的 還是要用下去! 不過度奢侈就可。

甚至要運用在最有cp值之處。


譬如省吃儉用存錢,或買股的。 後有存一點。譬如兩千萬好了。

再有個投緣的朋友剛好有需要股東。

要是真壓對寶了。可能兩三年後 每一年什麼事都不用做 大概就有五六百萬新台幣的紅利...

要得到後續的成果,還是必須建立在最一開始的省吃儉用,先存到資本!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