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love0418 wrote: 第一份工作在汽車零件業Tier2 當業務 月薪38k 任職2.5年
第二份工作跳到另一間Tier2 一樣是業務 月薪43K 任職1.5年
第三份工作國內Tier1, 任職2.5年, 第一年48K
第二年50K, 最後半年53K
第四份工作在汽車零件AM廠 任職業務, 月薪50K, 任職2.5年
第五份工作 在外商汽車零件AM廠 擔任採購,年薪1000K 要滿一年了
這樣Total 年資將近10年,總共領取薪資592萬,標準社畜。
(恕刪)
>>>
步步高升,好厲害
不過我以前當主管
看這樣的履歷表
通常就不會考慮了!
人兩腳,錢四腳
自住的房子,市值的增減
就如同股票的帳上未實現損益
除非出售
否則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獲利
且如果還要買房子
售屋的錢
還不見得可以買一樣坪數房子
像樓主這樣,不斷增加本業收入
才是王道
我就沒有樓主的企圖心
第一份工作就做了近24年
第二份工作至今也近11年
房子除了提供屋主及家人居住
只會花錢
每月的各項費用
管理費、水電、瓦斯、修繕、稅費等
至少要攤1-2萬元
最近在評估房屋拉皮,可能也要50-100萬元
要維護生活品質,都大不易
十年前你父母投入1800萬買房,
而投在你身上從小大差不多500萬,
所以1800萬可以養三個樓主,
三個樓主過去十年的產值600*3=1800萬,
和投資房產的收益差不多。
不過不論是哪個世代,
不靠理財只靠死薪水,都一樣很辛苦。
樓主父母退休存了1800萬,
加上養一個小孩500萬,
每年一家生活開銷算百萬,30年3000萬,
總共需要5~6千萬,平均每年要賺200萬左右,
父母每個人都要百萬年薪才行,
這在30年前算非常高薪了,
不靠理財投資是很難達到的。
薪資高低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留下了多少,
留下的資產又創造了多少收益,
即使年薪只有60萬,
還是可以透過存股當股東,
讓有能力的人為你賣命,
每年拿1/3的薪資20萬存股台積電,股息再投入,
十年可以滾出千萬的資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