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yu2011 wrote:很明確的和你說一定要不擴廠不更新製程, 下一次崛起就和你bye bye反正這兩年錢都賺飽了加上後續幾年都已經收了預付金產能利用率就跌一些, 要跌到盈轉虧也不會發生有啥好怕的? 幫您紀錄一下您說所有現在賺錢的半導體代工廠,都不會因為擴產導致日後盈轉虧
dsrex wrote:早說這情形跟種大蒜一樣缺大蒜時~農民開始狂種等到下年大蒜過量生產價格便宜到賠本...(恕刪) 這就是市場經濟有別於計畫經濟的特色。市場需求越大,利潤率越高就更能吸引廠商投入擴張。真正的問題應該問:庫存增高究竟是長期的,還是是短暫的季度現象?爾必達擴張過度導致虧損的根本因素是紅海市場過度削價競爭導致利潤不敷成本,打擊企業現金流。但是台積電跟爾必達不一樣是前者有技術競爭力,後者只有價格競爭力。兩者並不夠能在同一個天平上相互比較。從庫存觀點來評價台積電,我認為意義不大,因為庫存從來都是隨時間變化的浮動指標。毛利率才是技術力的直接指標,應該是關注這個來決定是否繼續投資。
笑哈哈 wrote:個人拙見 大者恆大 只要是世界前幾名的半導體企業 國家政策不搞它 想倒想賠都難中小型的 被併購 惡意倒閉虧損 向上向下 時間早晚 中小型只要有利基點都 容易生存。大晶圓廠看似安全,但只要一步踏錯就可能滿盤皆輸。美國過去有一大堆半導體先進大廠,現在幾乎都倒光了。
如果未來幾十年是半導體產業的黃金時代,台積電該關心的不是短期的市場需求起伏,而是要確保自己和現有和潛在競爭者的差距,維持客戶的忠誠度。要不要在3奈米擴廠現在對三星的壓力更大,如果擴充產能卻沒產量或客戶那就慘了。半導體已經變成國運之爭,台積電要是錢花得太兇,公股銀行或可以考慮吸收他發行的債券。
台積電最慘的時候在2001年,EPS約0.9元。那一年全球網路泡沫化、光通訊、電子商務過度過早大量投資,需求完全跟不上來,導致台灣經濟主力半導體和高科技業很慘,台灣GDP成長率也負成長。但是接下手機晶片、物聯網、雲端的興起,台積電年年大賺,即使是2008年金融海嘯,台積電EPS仍有3元以上,表現遠比2001年來得好,現在無論是軍用武器或是民生家電,每一樣都需要晶片,戰爭開打、都市重建,這些都會是台灣科技業的機會。
kevin721202 wrote:美國過去有一大堆半導體先進大廠,現在幾乎都倒光了。 半導體廠 都很吃人力的要歐美人 上夜班 或是假日on call很難所以半導體產業 適合在亞州因為奴性的人很多新鮮的肝很多無良的老闆很多台灣現在很多都 做4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