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退休金規劃請益

你公司的股票可以有5000左右..表示是很好的公司...
那就存你公司應就可以了...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您說的好像也有道理,謝謝建議。

2021-12-24 23:37
端木森 wrote:
公司發的股票: 大概約5,7xx萬。稅後大概剩4,6xx萬。但是公司規定要分四年領。


這個計算怪怪的,稅後沒那麼多吧。
以111年綜合所得稅率計算
就算完全沒有任何收入簡單計算好了,
5700萬分四年給,那就是每年1425萬
以所得稅40%最高級距453萬開始計算,累進差額是82.9萬
那就是有972萬是要繳40%的所得稅,是388.8萬加上前面累計的82.9萬,等於397.09萬
因為分四次,等於總共繳了所得稅1588.36萬,最後剩下4111.64萬
就算你的XX算成5799萬,那也應該大約4200萬而已

但這是完全以你所有的其他收入不超過所有的免稅額扣除額總額計算,但這不太可能吧
也就是稅後只會更少

但不管怎樣,這股票是很大筆的收入,所以就算你要買股票領股息,也應該是公司股票入帳後的隔年才開始買
如果是連續四年領股票,那也應該是五年後才適合投資,要不然你的股息收入也是40%計算

稅的計算要想清楚,不要一腦子買下去,隔年才發現一大半都貢獻給政府了,如果碰上貼息就更嘔
發巨額股票那一年最好不要有其他股息收入了,要不然也要在除權前賣掉
我愛Keroro wrote:
先不急你有房子已經可(恕刪)


謝謝Keroro大的回覆和建議,您說的很道理,不懂的東西不要亂投資,尤其是我們這種又害怕承擔風險的人,股票似乎對我們來說風險太高。 而房地產除非我們有您這種理財思維,否則對我們好像有點難度,哈哈。 看完您的回覆後,受益良多。 我們似乎比較適合從ETF下手,當然如您建議的,要多充實這方面的知識。

另外退休後希望有七千萬是假設55歲退休可以活個30年,一年我們花個200萬。剩下多出來的一千萬除了應付緊急狀況外,還想說如果我比我老婆早離開,至少她還有一筆存款可以生活或去養老院有人照顧。
Yaude Huang wrote:
這個計算怪怪的,稅後(恕刪)


您真利害,我們是用概略的方式算,沒有您算的仔細。您提到稅和股息的部份很有道理,我們好像真的應該要弄的更清楚再投資否則真的會都貢獻給政府,光現在所得稅就繳的很心痛了。股票確實如您說的,明年開始連續分四年領,稅的部份真的要好好再算一下,才不會真的能存到的和我們想像的有差異,感謝您的分享。
55歲還不能退休吧?
明年退修年齡要調到63歲
每二年會在調高一歲
約2026年的退休年齡會調到65歲

提早退休
最多五年
一年要扣4%
五年會多扣20%

這一切還真該感謝政客
預防勞保破產有功
害苦了年青人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這我還真的不知道也,如果真的這樣到時候是不是要自己跟公司提退休?要好好研究一下新的規定,謝謝分享

2021-12-25 10:41
端木森 wrote:
我和我太太對於財務方(恕刪)
建議您找專業的財務規劃師來幫您財務做規劃會比較好,您跟嫂夫人的年收入不低,應花得起這個費用。(用Google搜尋:財務規劃顧問)

如果買房子你們感覺很上手,或許也可以當成一種投資工具。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謝謝您的建議,之前新竹和桃園房子都是買來自住的,如果說是要買來投資的我們還真的是外行。銀行財務規劃詢問我之前有想過,但我老婆説那都是那種企業老闆在用的,我們這種上班族可能不適合。

2021-12-25 10:47
敢來01 PO文自已資產的,沒幾十個億的很少,
你算很有勇氣,給個讚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您是説真的嗎?我不知道這裡的規矩,謝謝您的提醒和稱讚。

2021-12-25 10:50
恭喜你目前的能力己經打趴許多人了(包含我)
其實很簡單~直接去定期定額買股票
例如直接選5-10股
每個月投20萬
分配在這些股票(當然是選長期(五年以上)穩定配股績優股)
這二年都不要做任何更動~就當忘了這件事
等二年後再做檢視即可夠簡單吧!而且必勝
真心不騙~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謝謝您的建議,股票我們真的是外行,可能還要研究好一陣子,但是您提的定期定額好像很多人建議這樣作,謝謝分享

2021-12-25 10:55
對銀行來說, 您這種等級的客戶應該會配理專才是
需求跟理專說, 或許也能得到一些建議
想保守買股投資, 最能分散風險的就 ETF
不然就竹北買房, 房價有園區的工程師幫你頂著, 後有大新竹合併的題材
大賺不敢講, 但應該是相對保值吧!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謝謝您的建議,我之前也有想過可不可以問銀行規劃的建議,但是我老婆説那都是企業老闆在作,我們這種上班族不適合,所以我才想說在理財版請教前輩們的建議。

2021-12-25 10:58
BK Wu

要找就是找獨立的財務規劃師,不是銀行的服務 - 這些人和你是有利益衝突的。但台灣的財務規劃師/顧問似乎不好找,所以就還是得靠自己。

2021-12-30 13:24
誠摯建議

1. 不要找理專,請自行研究判斷找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2. 不要買你自己都搞不懂的商品
3. 寧願保守也不要躁進
4. 維持健康身體 持續努力工作創造現金流

我自己和樓主差不多年紀,我也是打算60歲左右退休
目前我的資產
20% 現金定存
10% BND (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Index Fund ETF)
70% VTI (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 ETF)

平均每年賺10%
運用你的現金流 穩穩地每年定期定額再平衡
並不建議使用非追蹤大盤指數的ETF or 基金
這些商品通常報酬率都無法擊敗大盤

到了50歲之後 守成變得更重要了

加油

Barry
端木森
端木森 樓主

謝謝您的分享,我和我老婆都是很保守,所以一直就只有存銀行而已,因為我們真的對投資很不懂,可能會先研究一下ETF,看能不能先從定期定額開始。謝謝您的建議,也希望您理財規劃順利,享受退休生活。

2021-12-25 11:03
BK Wu

大筆初始資金分二年投入 VT (60%) + VGIT (40%);之後每年再投入與再平衡,維持同樣的資產配置。55歲以後,配置改成各半,每年以資產的3%進行提領和維持再平衡,有很大的機會資產還會成長

2021-12-30 13:30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